上個星期五,股市經歷了波動後出現反彈,其中創業板指數表現最為強勁。滬深兩市當天的交易額達到1.72萬億元,相較於前一交易日減少了1048億元。在板塊表現上,AI醫療、雲端運算、數據要素、遊戲等板塊漲幅領先,而房地產、零售、機器人、旅遊等板塊則跌幅較大。截至上個星期五收盘时,滬指上升了0.43%,深成指上升了1.16%,創業板指數上升了1.8%。
在今日的證券公司晨會中,中金公司提出,一些可能從AI應用中獲益的行業目前具有較高的估值性價比;國泰君安則認為,到2025年,中國股市的投資重點將集中在科技成長領域。
中金公司:部分可能從AI應用中獲益的行業目前具有較高的估值性價比
中金公司強調,當前AI行情的覆蓋範圍廣泛,從上游的算力到中下游的應用、端側,以及“AI+”領域都有涉及。與以往AI行情主要集中在上游算力板塊不同,本輪行情涵蓋了從上游算力到中下游應用、端側,以及醫療等“AI+”領域。在行情初期,上游标的的涨幅更为显著,而目前下游應用、“AI+”領域展现出了更强的上涨动力。從市場表現來看,自2023年以來,核心算力公司的漲幅較為明顯,而應用端等中下游公司的表現則相對有限。根據中金軟件組的觀點,2023-24年基於GPT-4級別的應用並未達到市場預期,而DeepSeek R1為工具類應用和Agent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應用端有望實現多樣化發展。同時,一些可能從AI應用中獲益的行業,如医疗領域,近年來調整幅度較大,有望成为预期扩散的新領域。
國泰君安:到2025年,中國股市的投資重點將集中在科技成長領域
國泰君安指出,之前提出的對中國DeepSeek突破的重視,其創新標誌著中國AI發展進入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其意義不僅在於縮小中美AI之間的差距。對於證券投資而言,更重要的是商業機會(產業分析預期的建立)、社會資本(流動性充足)與人心共識(冒險精神的出現)的匯聚,這是自2020-2021年新能源牛市之後罕見的現象,也標誌著2025年科技“轉型牛”主線確立的基礎。從更具體的角度來看,科技成長風格也將受益於:1)在全球實際利率下行週期中,中國企業的新一輪資本支出有望加速,特別是在過去緊縮週期中收縮更多的民營科技行業有望領先。2)國內標誌性的技術/產業突破後,人工智慧、機器人、自動駕駛等新興產業開始出現大量跨界進入,產業滲透率加速增長。3)“投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政策基礎與中長期資金的入市,也將對新興科技帶來預期和流動性的改善。
本文來源於“財聯社”,由FOREXBNB編輯李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