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本週一,美國股市在特朗普政府實施新關稅政策後的首個交易日出現了市場恐慌性拋售,但隨後跌幅有所減少。這種市場情緒可能預示著未來市場的波動趨勢,投資者可以關注那些受關稅影響較小的股票,並在市場恐慌時尋找入場機會。

週一早盤,由於特朗普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徵收25%關稅,美股三大指數一度全線下跌超過1%,但隨著市場對貿易談判進展的密切關注,跌幅有所收窄。

市場對關稅的擔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生產成本上升,許多美國企業依賴中國進口原材料,關稅提高將壓縮毛利率。其次,消費需求下降,企業為應對成本上升,可能提高商品價格,這將抑制消費需求,尤其是定價能力較弱的公司將更容易受到衝擊。目前市場整體呈現“先拋售再評估”的情緒,不僅是受關稅直接影響的半導體、零售和製造業公司遭遇重挫,標普500指數的大部分股票也在周一早盤一度下跌。

投資機構Evercore研究指出,部分公司因不依賴受關稅影響的貿易夥伴,或具備較強的定價能力,可較好地抵禦衝擊。這些公司包括金融板塊中的保險公司、銀行及資產管理公司。儘管銀行受短期利率上升影響可能面臨利潤率收縮,資產管理公司因股市波動可能減少管理費收入,但整體而言,金融機構受關稅影響較小。

旅遊與航空業也是受到相對較小影響的行業,包括各大航空公司、Airbnb(ABNB.US)、Booking Holdings(BKNG.US)和Expedia(EXPE.US)。然而,如果消費者因物價上漲減少開支,旅行需求可能受到抑制,尤其是在過去幾年旅行需求已經高漲的情況下。

消費必需品領域的公司,如食品、飲料和日用品生產商,也相對不受關稅影響。這些公司不依賴中國或墨西哥的供應鏈,且需求彈性較強,即使物價上漲,消費者仍可能購買。其中包括百威英博(BUD.US)、波士頓啤酒(SAM.US)、百事可樂(PEP.US)、Keurig Dr Pepper(KDP.US)、可口可樂(KO.US)、Molson Coors Beverage(TAP.US)、Monster Beverage(MNST.US)、寶潔(PG.US)、科蒂(COTY.US)、歐萊雅(LRLCY.US)、金佰利(KMB.US)、Church & Dwight(CHD.US)、Energizer Holdings(ENR.US)、Olaplex(OLPX.US)和高樂氏(CLX.US)。

在零售行業方面,相比高端品牌,低價零售商可能受經濟波動的影響較小,其中包括Burlington Stores(BURL.US)、Gap(GPS.US)、Macy’s(M.US)和Ross Stores(ROST.US)。此外,Lululemon(LULU.US)也被市場關注,因其較強的定價能力,可能能夠較好地轉嫁成本。

醫療行業的公司,由於其需求主要由患者健康狀況決定,因此對經濟周期較不敏感。受關稅影響較小的醫療公司包括Amgen(AMGN.US)、Biogen(BIIB.US)、輝瑞(PFE.US)、默克(MRK.US)、百時美施貴寶(BMY.US)、Elanco Animal Health(ELAN.US)、禮來(LLY.US)、ViATRis(VTRS.US)、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REGN.US)和Moderna(MRNA.US)。

互聯網和娛樂行業中的部分企業也因全球化營收模式而受影響較小。例如,奈飛(NFLX.US)的增長主要來自美國、墨西哥和中國以外的市場,因此美國消費者需求疲軟對其影響有限。而Spotify(SPOT.US)作為流媒體音樂平台,其業務模式決定了其不會受到成本上升的衝擊,同時即便消費降溫,訂閱模式仍具有較強的韌性。Spotify的高級訂閱計劃價格較低,預計未來幾年其全球用戶增長仍是主要收入來源。

化學工業中的部分企業因全球銷售佈局而受關稅影響較小,例如林德氣體(LIN.US)和Air Products & Chemicals(APD.US)。這兩家公司在全球超過八個國家銷售工業氣體,其生產佈局本地化,受關稅影響較小。由於全球只有三家公司——林德、Air Products & Chemicals及法國Air Liquide主導這一行業,這些企業仍然具備較強的定價能力。

當市場因關稅消息大跌時,對於那些不受直接衝擊的行業,投資者可以考慮逢低買入。這些抗壓股主要集中在消費必需品、醫療行業、部分零售商、流媒體娛樂以及化學工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