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視新聞報道,3月3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露,他可能在4月2日公佈對等關稅的具體內容。特朗普強調,相較於其他國家,美國將採取“非常友好”的態度,並且“關稅計劃已經制定完畢”。

然而,一項新的經濟模型研究顯示,如果特朗普實施全面的25%進口關稅並引發貿易戰,全球經濟可能遭受高達1.4萬億美元的損失,全球通脹壓力將急劇上升,美國將首當其衝。

英國阿斯頓大學的經濟學家通過模型研究指出,在全面貿易戰的情況下,美國將面臨所有國家中最嚴重的通脹影響。該研究分析了132個國家2023年的雙邊貿易數據,並構建了六個不斷升級的貿易戰場景。如果貿易伙伴國以同等關稅回應特朗普的關稅措施,美國的出口可能暴跌超過43%。

這項研究指出,如果各國相互徵收25%的關稅,其影響將類似於1930年加劇大蕭條的貿易戰。阿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Jun Du表示:“這些發現與歷史先例如斯姆特-霍利關稅和現代貿易衝突相一致,揭示了保護主義如何削弱競爭力、擾亂供應鏈,並對消費者造成不成比例的成本。”

模型預測,在貿易戰初期,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出口將大幅下降。墨西哥的實際收入可能下降5%。隨着加拿大、墨西哥等國採取報復措施,貿易將進一步受阻,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收入降幅將加大。

在僅針對加拿大、墨西哥等三國對特朗普關稅採取25%報復性關稅的假設場景中,所有參與方的貿易都將銳減超過30%。貿易萎縮導致通脹增加,並對“經濟福利”(以人均GDP實際值衡量)產生負面影響。但美國的損失小於墨西哥和加拿大,反映了經濟關係中的權力平衡。

在這種情況下,預計美國的經濟福利將下降1.1%,而墨西哥和加拿大分別下降7%和5%,負面效應將在5到10年內顯現。

當美國對歐盟徵收關稅時,貿易戰的影響範圍擴大,愛爾蘭在歐洲受到的打擊最大。歐盟的報復措施進一步破壞貿易,加深了愛爾蘭的痛苦。研究指出,印度、英國、日本和韓國可能從貿易轉移中獲得微小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與美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國家,特別是那些依賴高度集成供應鏈的國家(如製藥產品),如愛爾蘭,風險尤其大。

雖然愛爾蘭在有限的加拿大-墨西哥-美國貿易戰中出口和進口略有增加,但在美歐貿易戰的情況下,這種增長將轉變爲出口下降6.6%和進口下降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