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观察到,人形机器人市场正逐渐成为科技巨头们争夺的新焦点。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头羊,特斯拉(TSLA.US)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和进展备受瞩目。最近,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深入探讨了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地位和市场动态。

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发展潜力

美国的人形机器人新创公司Figure AI正在商谈新一轮15亿美元的融资,如果交易成功,其估值将达到395亿美元。这一估值不仅比2024年2月B轮融资后的26亿美元增长了超过15倍,还使其超过了福特(约370亿美元),与Stellantis(397亿美元)相提并论,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十大未上市新创公司之一。Figure AI的估值快速增长显示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技术前景的强烈信心。

特斯拉的行业地位与Optimus的潜力

摩根士丹利指出,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AI”(Embodied AI)的关键平台,因其任务的通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人类的示范和仿真训练)成为资本的焦点。尽管Figure AI的崛起可能对特斯拉的Optimus项目构成挑战,但报告认为这一领域不太可能是“赢者通吃”的局面,更可能呈现多家企业共存的格局,类似于传统汽车或机械制造业。

研报强调,特斯拉仍然是西方市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主要推动者。如果Optimus能够成功商业化,可能会颠覆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摩根士丹利估计,如果Optimus替代美国1%的劳动力(以2024年为基准),将为特斯拉股价增加约100美元的净现值(NPV)。尽管当前的估值并未明确包含Optimus的贡献,但Figure AI的高估值事件有望提高投资者对整个人形机器人领域可行性的认可,间接对特斯拉股价产生积极影响。

摩根士丹利给予特斯拉“增持”评级,目标价为430美元。这一估值基于五个业务板块的加权估值:1)核心汽车业务(86美元/股):预计2030年销量为520万辆,EBITDA利润率为16.1%,采用14倍远期EBITDA倍数;2)网络服务(172美元/股):预计2040年服务订阅渗透率为65%,单用户收入(ARPU)为200美元;3)移动出行(90美元/股):根据贴现现金流模型,预计2040年运营75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每英里收入1.46美元;4)能源业务(65美元/股):涵盖太阳能和储能产品线;5)第三方供应商(17美元/股):包括对外销售的电池、驱动系统等。

Meta的参与和数据优势

Meta最近宣布在Reality Labs部门组建人形机器人团队,初期关注家用场景,长期计划开发专用AI模型和传感器。值得注意的是,Meta的Ray-Ban智能眼镜能够实时捕获大量视觉数据,摩根士丹利引用计算机视觉专家的观点称,这些数据对于训练光学神经网络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模拟人类视角的环境交互方面。然而,数据带宽限制和隐私问题可能会限制其应用效率。

总结

人形机器人领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和新创公司的参与,市场竞争日益加剧。Figure AI的快速崛起和Meta的积极布局都显示了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摩根士丹利强调,特斯拉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之一,仍然是西方市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主要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