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恶化或成美联储降息关键信号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路径的猜测不断,但顶级投行和美联储高官的分析指向一个清晰的结论:劳动力市场的显著恶化可能是促使美联储真正扣下降息扳机的关键。对于希望降低利率的特朗普或其他持此立场者而言,一个疲软的就业市场可能是实现其目标的最有效催化剂。

高盛视角:失业率显著上行压力是行动信号

高盛策略师多米尼克·威尔逊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劳动力市场的“急剧恶化”是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关键。他强调:“失业率的任何显著上行压力,都将看到美联储坚定地转向行动(降息)。”威尔逊分析,尽管4月9日暂停互征关税曾短暂阻止经济滑向衰退,但根本风险并未解除。政策引发的高度不确定性、低迷的消费者与商业信心,以及实际收入增长受压,意味着美国经济“仍有很大可能陷入衰退”。

高盛预测,若全面衰退发生,标普500指数或跌至4600点附近,高收益债券信用利差可能突破600个基点,短期国债收益率则或降至3%以下。

同时,近期市场动荡(包括国债市场)暴露的金融脆弱性仍是隐患。关税对通胀和就业的最终影响尚需时日显现,这使得美联储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可能继续处于“衰退观察”模式。贸易与财政政策路径的不明朗,叠加锚定通胀预期的需要,让美联储难以果断行动。

基于此,高盛认为,即便短期存在关税引发通胀的干扰,但“任何显著的失业率上行压力都将促使美联储坚定行动”。他们判断,一场衰退可能“轻易”引发美联储在短期内降息约200个基点,这一幅度“显著超过市场目前的定价”。换言之,失业人数的跳升所带来的失业率上行压力,或是迫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采取行动的关键因素。

美联储高官确认:关注失业率上升速度

美联储副主席克里斯托弗·沃尔勒的近期言论,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来自决策层内部的印证。他同样将劳动力市场视为关键变量。

沃尔勒承认,关税的全面影响可能要到2025年下半年才能清晰,并倾向于认为其影响是“一次性的价格水平效应”(即暂时性通胀)。他补充说,“直面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并将其视为暂时性现象,需要勇气”——此言暗示了在当前环境下做出此类判断的复杂性,尤其是考虑到潜在的政治因素。

那么,什么能促使美联储快速行动?沃尔勒的答案与高盛一致:就业数据。他表示,对于关税可能导致更多裁员和更高失业率的情况“不会感到意外”。更重要的是,沃尔勒强调,联储关注的焦点将是失业率的“上升速度”,而非其绝对水平。他认为:“关税有可能迅速推高失业率。”

这一逻辑也得到了明尼阿波利斯联储经济学家哈维尔·比安奇的支持,他认为,关税本质上是“负面需求冲击”,具有通缩效应。这进一步支持了美联储应“看穿”短期通胀、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降息)以避免更坏经济后果的观点。

沃尔勒最后警示,当前对数据的依赖可能使美联储面临再次“行动滞后”的风险(类似2021年但方向相反)。一旦失业率上升驱动经济下行,“大幅降息可能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