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宣布对大型银行年度压力测试机制进行系统性改革
美联储周四宣布将对大型银行年度压力测试机制实施三项核心调整,旨在优化现有监管框架的适应性。
改革内容包括:一是将现行以单一年度财务数据为基准的测试方式,改为采用最近两年财务数据的加权平均值;二是将新资本要求的生效日期从原定的10月1日延后至次年1月1日,为银行留出更充分的调整窗口期;三是计划年内推出更多提升透明度的改革措施。
此次改革通过"两年滚动平均法"有望平滑经济周期波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同时配套推出的合规缓冲期延长举措,可使银行获得额外三个月时间完善资本规划。
为增强监管透明度,美联储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压力测试模型的详细算法,并就假设情景设置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银行在收到监管指令前,有机会对测试参数设置提出行业意见,改变了以往"黑箱操作"的批评印象。
去年曾因测试标准不透明遭致银行业集体诉讼的美联储,此次改革仍面临内部高层分歧。美联储监管副主席迈克尔·巴尔公开质疑新方案可能弱化测试的动态预警功能,指出"平均化操作将掩盖即时风险,形成虚假安全错觉"。而支持改革派则认为,当前18个月的测试数据时效差已影响监管有效性,亟需通过机制优化实现"风险感知的实时性"。
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 (Adriana Kugler) 就对该计划表示支持,但对两年财务数据所占权重提出质疑,这一问题致使用于计算压力资本缓冲要求的财务报表与这些要求的生效日期之间平均存在18个月的时间差。库格勒在美联储发表的声明中指出:"此项拟议改革的不足之处在于,压力资本缓冲对当前经济状况及公司风险状况的敏感性相对不足。"
根据改革时间表,具体实施细则将在《联邦公报》刊登后60日内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场涉及万亿美元级银行资本的监管变革,既折射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的演进方向,也凸显了平衡安全与发展之间的永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