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交叉”技术形态引发市场忧虑,历史数据显示其并非熊市信号

在美国股市因关税问题遭遇抛售之际,所谓的“死亡交叉”技术形态的出现再度引发市场忧虑。然而,历史数据表明,这个名称骇人的技术信号未必意味着股市将面临更大幅度的下跌。

“死亡交叉”是指当50日移动平均线向下穿越200日移动平均线时形成的现象,技术派认为这标志着短期调整可能演变为长期下跌趋势。

截至周一收盘,标普500指数的50日均线位于5748点附近,200日均线则报5754点。虽然该基准指数当日收涨0.8%,但这标志着自2023年2月1日以来,其中期趋势指标首次跌破长期趋势线。此前,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已于周三出现“死亡交叉”。

LPL Financial首席技术策略师Adam Turnquist表示:“这个信号在股市中听起来非常不祥,但当你实际回溯历史上的死亡交叉案例时,选择在此时买入反而比卖出更有利。”

死亡交叉后市场表现 情况 比例 平均跌幅/涨幅
最大跌幅后出现死亡交叉 54% -
抛售持续恶化 46% 平均下跌19%

该信号确实曾引发过剧烈下跌。在1981年、2000年和2007年出现死亡交叉后,市场最终分别下跌21%、45%和55%。

美国银行技术策略师Paul Ciana在研究近百年数据后指出,标普500指数在死亡交叉出现后20日内有52%的概率下跌,平均跌幅0.5%。但他在周一的报告中补充道,该信号出现30日后,指数有60%的概率上涨,平均涨幅达0.8%。

分析师表示,市场已经历了相当程度的抛售——标普500指数本月险些确认进入20%的技术性熊市——同时包括CBOE波动率指数在内的多项看空指标均触及高位,这些迹象暗示抛售高潮可能已经结束。

“过去一周我们在整体市场中观察到了重要的投降信号,”Turnquist表示,“从图表形态来看,我认为当前更可能像2018年或2020年那样出现V型复苏,而非持续漫长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