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起始阶段,股市展现出了新的趋势,个股之间的表现差异显著增加,导致更多股票的表现超过了标普500指数。继过去两年市场高度集中的表现之后,这种变化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广阔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超越基准指数的选股者来说。
根据FOREXBNB的报道,截至上一个星期五,标普500指数的年初至今涨幅达到了2.4%,而超过49%的成分股表现超过了该指数。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将创下自2022年以来市场参与度最广泛的记录。相比之下,在2023年和2024年,能够超越指数的标普500成分股不到30%。当时,市场的增长主要由少数几家超大型市值科技股,尤其是英伟达(NVDA.US)推动,使得标普500连续两年的涨幅超过了20%。这种现象上一次出现还是在1998年和1999年。
这种变化,结合期权交易者对个股表现差异增大的预期,可能预示着主动管理基金的春天即将到来。金融专家向媒体表示,个股表现的分化程度上升,对主动管理型投资策略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IDX Advisors的首席投资官Ben McMillan表示:“市场的分化程度上升对主动管理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他甚至认为,主动投资策略可能迎来另一个“黄金时代”。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的个股分化指数(Dispersion Index)近期持续上升,并在1月底创下了三年来的新高。通常情况下,该指数在企业财报季会有所下降,但最近几周却在上升。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企业盈利的改善:2024年第四季度,市场普遍预期盈利增长将更加广泛化,而不是集中在“七巨头”身上。这种情况确实在逐步实现,减少了市场的极端集中度。
市场和经济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开始关注特朗普总统的政策议程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企业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的大规模投资是否明智。此外,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否真正稳健也受到质疑。
人工智能、关税和宏观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Cboe衍生品市场情报主管Mandy Xu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使财报季已经结束,单只股票的波动性仍然很高,主要是受AI投资、关税政策和经济前景的影响。
过去几年,主动管理基金的表现一直不佳,尤其是在市场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标准普尔道琼斯指数的数据显示,如果基金经理没有重仓“七巨头”中的热门股票,例如英伟达,或者其他动量股如Palantir(PLTR.US)和Vistra(VST.US),那么几乎注定会跑输标普500指数。
2024年上半年,主动管理基金的表现依然充满挑战,特别是投资于美国和全球股票的基金。S&P Dow Jones Indices美国指数投资策略主管Anu Ganti表示:“2024年上半年很可能会被记入史册,成为主动管理行业面临的又一个艰难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风格正在发生变化。曾经被高估的信息技术板块近期表现不佳,而消费必需品、金融和医疗保健等估值较低的板块在2025年开年取得了不错的涨幅。
“七巨头”中的大多数公司在2025年初以来表现疲软,唯一的例外是Meta(META.US),该公司股价在年初大幅上涨。其他成员要么下跌,要么基本持平。然而,尽管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标普500指数中市值排名前10的股票(包括所有“七巨头”)仍占据指数总市值的37%以上。不过,这一比例已经从2024年的高点回落。
ClearBridge Investments经济与市场策略主管Jeff Schulze指出,历史数据显示,当标普500指数的集中度超过24%时,等权重指数往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跑赢市值加权指数。自1989年以来,在96%的情况下,这一规律都得到了验证。
虽然历史样本较少,目前来看,这一模式仍然适用。2025年以来,Invesco S&P 500 Equal Weight ETF(RSP.US)的涨幅接近3%,而标普500指数的涨幅仅为2.3%。
除了美国市场,全球股票市场也在强势上扬。欧洲和中国股市在2025年已经录得两位数的涨幅,远超标普500指数。与此同时,由于主动管理基金持续跑输基准指数,投资者纷纷将资金转向成本更低的指数ETF。其中,先锋标普500 ETF(VOO.US)最近超过SPDR S&P 500 ETF Trust(SPY.US),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ETF,管理资产规模高达63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