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获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与欧亚大陆的股市行情自今年以来的分化或将延续——即欧亚股市可能持续大幅跑赢美股,并且今年欧洲与亚洲股市更光明的前景逐渐在呈现改善趋势的企业盈利预期中,以及“动物精神”从美国流向欧亚市场显现。而美国人工智能相关的概念股,甚至包括英伟达、微软以及谷歌在内的“七巨头”利润与估值都在遭市场质疑。多数华尔街分析师近期选择上调欧洲企业盈利预期,同时几乎同步下调美国企业整体利润预期。

Bloomberg Intelligence汇编统计数据显示,华尔街分析师们自年初以来将欧洲股市的上市公司们2025年盈利预期上调0.6%。与此同时,由于近期经济数据显示通胀高企,以及支撑美国经济的服务业陷入颓势,市场愈发担忧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美国上市公司们的整体盈利预测在过去一个月被下调大约1%,其中以本周即将发布财报的“AI芯片霸主”英伟达(NVDA.US)代表的半导体板块业绩预期可谓领跌。

尽管美国股市的整体盈利预期是从更高基数水平下调,但这一趋势仍预示着欧洲基准股指——斯托克600指数的持续牛市,即所谓的“长期牛市”前景——该指数正迈向十年来相对于标普500指数最强劲的第一季度表现。

全球股市分化延续:美股陷入“杀估值”  欧洲与中国有望迎“戴维斯双击” - 图片1

在亚洲,分析师们对于企业盈利预期转向乐观,尤其是对于亚洲最大股市——中国股市(包含港股与A股市场)的企业盈利预期不断改善,并且所谓的股票市场“动物精神”正在从美股市场全面流出,转而加速渗透至欧洲以及亚洲股票市场,推动欧亚股市出现所谓的“拔估值”行情以及业绩预期改善所推动的持续增长行情。

这也是为何有分析人士预计,欧洲与中国股市即将出现“戴维斯双击”——即企业盈利与估值同步上行所催化的持续上涨走势。

“Animal Spirits”,即动物精神,是一个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的术语,最初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其1936年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凯恩斯描述为“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的情绪和信心因素,具体而言是推动投资、消费和经济决策的心理动力”,强调这些动力常常基于非理性因素。

在现代经济学中,“动物精神”被用来解释市场波动、经济周期等现象背后的“非理性因素”,特别是在传统经济学模型无法完全解释的情况下。例如,股市中的短期暴涨暴跌现象。因此,动物精神,乃所谓股票市场“拔估值”行情的核心催化因素。

在过去两年推动美国股市飙升的“动物精神”正在加速“出口”至全球,同时美国国内市场的“动物精神”因最新公布的疲软经济数据以及通胀预期高企而呈现出所谓的“动物精神衰减”——一些市场专业人士表示,这一趋势可能才刚刚开始。

DeepSeek重磅推出的具备划时代意义的“超低成本AI大模型”,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资产,尤其是评估中国股市(包含港股与A股)的前所未见“牛市催化剂”,而这些投资者本来已经对美国科技股愈发高企的估值感到担忧。DeepSeek的横空出世,可谓彻底引爆全球资金——包括杠杆型对冲基金以及传统资管巨头们,围绕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史无前例投资狂潮,而中国科技股火爆行情有望带动港股与A股共同步入长期牛市。总体而言,这些因素正在动摇所谓的“美国例外论”,即美国市场将持续跑赢其他市场。

美股遭遇“估值杀”,欧亚股市或将迎来“戴维斯双击”

一系列负面性质的经济消息导致市场急剧下滑,美国股市上周可谓度过了极其艰难的一周。叠加此前DeepSeek横空出世,估值处于历史最高位的“七巨头”带来整体估值同样高企的美股不可避免步入持续回调趋势,出现所谓的“杀估值”行情,并且这种趋势短期内似乎难以停止。

最新经济数据方面,2月份美国经济扩张步伐却放缓至接近停滞水平。美国综合PMI从1月份的52.7降至50.4,创17个月以来的新低,更加悲观的数据在于,对于美国经济而言至关重要的庞大服务业活动两年多首次出现萎缩,服务业PMI初值49.7,进入收缩区间,显著低于1月的52.9,创2023年1月以来新低,这也是美国经济“滞胀”预期近日大幅升温的核心逻辑。

通胀方面,1月CPI与PPI均超预期,美国消费者们的长期通胀预期甚至升至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密歇根大学最新公布的2月份通胀预期显示,美国消费者们5年期-10年期的通胀预期终值3.5%,创2021年5月份以来最大环比升幅,并创1995年以来新高,受访者们普遍担心特朗普上调关税将导致物价上涨。

自1月27日“DeepSeek冲击波”导致美股市值蒸发1万亿美元以来,投资者们开始强烈质疑美国科技巨头们对于人工智能堪称狂热的AI烧钱计划是否合理,毕竟动辄千亿美元的支出,相比于DeepSeek仅仅百万美元级别成本令这些美国科技股投资者无比震惊的同时也无比愤怒,他们认为股东利润在被不合理的支出不断侵蚀,所谓的“AI货币化”前景则越来越模糊。

欧洲与亚洲股市则是另一番繁荣景象,上述统计数据显示欧洲股市的盈利预期显著改善,亚洲方面,华尔街大行高盛在经历“DeepSeek冲击波”重创美股科技巨头之后,展现出该机构对于中国股市的看涨热情。高盛研究部的中国股票研究团队预计,未来十年AI的广泛普及有望推动中国股票整体盈利每年提高2.5%,高盛还将MSCI中国指数以及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分别上调至85点及4700点,意味着两指数在未来12个月分别有大约15%及20%的上涨空间,并且高盛预计增长前景改善以及随之而来的潜在信心提升,可能将为中国股市带来高达2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规模。

再结合所谓的“动物精神”在美股市场逐渐淡化,转而加速渗透至欧亚大陆,欧洲和亚洲股市的“戴维斯双击”式上涨行情似乎未完待续。在2023年和2024年累计飙升超过50%后,标普500指数自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职以来基本持平。热门交易现在正在向海外转移,投资者纷纷涌入欧洲和亚洲股市,无视关税、贸易战和军事冲突的威胁。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上涨了5.8%,而纳斯达克金龙指数飙升了18%。相比之下,标普500指数同期仅上涨0.3%,上周五单日暴跌1.7%进一步拖累了该指数的表现。对于采取同样策略的交易员来说,逻辑很简单。美国以外的股票错过了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涨幅,现在随着全球经济前景趋于稳定,这些股票看起来相对便宜。与此同时,关税的不确定性开始加剧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滞胀”情绪,美元和美股的强势已经消退。

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的火爆也让投资者重新考虑美国股票的过高价格,并使中国科技股在短期内更具吸引力。总体而言,这些因素正在动摇所谓的“美国例外论”,即美国市场将持续跑赢其他市场。

“这种转变有可能是长期的,而非周期性的,”管理着约750亿美元资产的Nationwide Investment Management Group首席市场策略师Mark Hackett表示。“自有记录以来,美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表现和估值差距如此之大的唯一一次,出现在科技泡沫时期。而当这种转变到来时,它来势汹汹,且持续时间漫长。”

估值对比之下,欧洲与中国股市优势非常明显

资金流向以及估值均表明,非美国股票市场的潜在增长空间,尤其是欧洲与亚洲股市的未来上行空间可能十分广阔。

摩根大通公司的一项分析发现,若不考虑中国股票,美国股票今年的相对表现不佳,也仅代表自2023年4月至去年年底主导市场的亲美投资主题发生了10%至20%的逆转。花旗集团表示,投资者们持仓可能已经“大幅”转向欧洲,投资者现在对欧洲的看涨程度超过了对美国的看涨程度。

过去两年,全球股市的表现远远落后于美国股市,斯托克600指数上涨了20%,金龙指数仅上涨了1%,而标普500指数飙升了53%。即使在今年上涨之后,斯托克6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仍为14x,远远低于标普500指数的22x。中国金龙指数经历2月大幅上涨之后的市盈率则为17x,仍然低于美股市场。

更具吸引力的估值水平、德国大选后财政改革带来的乐观投资者情绪,以及对俄罗斯与乌克兰停火的热切期待,共同推动资金流向欧洲资产。

更多估值对比显示,即使经历2025年以来大涨29%,迈入“技术性牛市”之后,恒生科技指数的预期市盈率徘徊在17x附近,市销率仅仅为1.1x,低于自身平均水平,同时也远远低于纳斯达克100指数高达28.2x的预期市盈率以及4.5x的市销率。

尽管十多年来美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一直高于大多数亚洲市场的水平,但这一“市盈率溢价”目前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下图显示,标普500指数的1年期预期市盈率相比于新兴市场股票指数、韩国与中国香港股市的估值溢价已达LSEG DATASTREAM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全球股市分化延续:美股陷入“杀估值”  欧洲与中国有望迎“戴维斯双击” - 图片2

全球股市分化延续:美股陷入“杀估值”  欧洲与中国有望迎“戴维斯双击” - 图片3

在美国股票市场,虽然Facebook母公司Meta股价表现非常强劲,但是其他科技巨头的萎靡走势,带动衡量七巨头的基准股票指数,以及七巨头占据高额权重的标普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100指数(七巨头占权重高达30%-40%)深陷“杀估值”行情,大幅跑输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巨头们以及欧洲的斯托克600指数。七大科技巨头今年表现落后,主要源于市场对其人工智能领域巨额支出迟迟未见可观的利润回报,以及与中国之间的AI应用与AI大模型领域竞争将处于劣势的担忧。

全球股市分化延续:美股陷入“杀估值”  欧洲与中国有望迎“戴维斯双击” - 图片4

本周将发布的英伟达季度业绩报告焦点将集中在美国AI应用需求增长前景尤其是AI推理端需求增长前景,因巨额支出迫切需要强劲的AI推理算力需求来抵消。英伟达当前的尚未完全收复1月下旬因市场担忧其AI GPU产品需求,尤其是Blackwell系列AI GPU需求将受中国聊天机器人初创公司DeepSeek“低成本冲击”而出现的剧烈跌幅,1月27日英伟达市值蒸发幅度更是高达5890亿美元,为美国股市历史上最大规模市值损失,单日跌幅高达17%。

占据标普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100指数高额权重的所谓“美股七大科技巨头”,即“Magnificent Seven”,它们包括: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它们乃标普500指数屡创新高的核心推动力。

放眼整个美股,七大科技巨头自2023年以来乃领涨整个美股的最核心力量,它们凭借布局AI带来的无比强劲营收、坚如磐石的基本面、多年以来持续强劲的自由现金流储备以及不断扩张的股票回购规模,吸引全球范围的资金蜂拥而至。但是今年以来,七巨头领涨美股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除了Meta,其他科技巨头的股价表现都大幅跑输标普500指数,成为拖累整个美股上涨的最核心负面催化剂,投资者们开始强烈质疑估值高企的美国科技巨头们的人工智能竞争力不如中国,以及怀疑美国巨头们对于人工智能堪称狂热的AI烧钱计划是否合理。

随着中国本土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全面崛起,并且引领以“低成本”和“高能效”为核心的全新“AI大模型算力范式”,DeepSeek开始与医疗、金融和教育等各行各业,以及与消费电子等AI应用终端深度融合带来的AI创新产品/服务,有望带动中国半导体、SaaS软件、云计算乃至所有行业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步入新的增长范式,推动全球投资者们对于中国股票的看涨热情,尤其是对于大幅受益推理端算力需求的巨头们——即具备强大云端AI算力体系的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云巨头的看涨情绪在这一周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