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活力,产销量再创新高。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渗透率达到40.9%,同比提升9.3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电池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1-12月,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1039.5GWh,累计同比增长42.4%。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791.3GWh,累计同比增长28.4%;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248.2GWh,累计同比增长118.8%。
随着新能源产业规模扩张,锂电池领域竞争愈发激烈,资本与技术纷纷涌入。在这场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盛宴中,企业想要脱颖而出绝非易事。而瑞浦兰钧自2017年成立以来,把握行业机遇,坚持以质量与技术创新为本,以一流的产品力、一流的渠道力拥抱行业的竞争,迅速成为锂电池行业中的一匹“黑马”。
时移势迁,瑞浦兰钧站在了全新的发展节点上。从其不断攀升的出货量、拓展的市场版图,以及深厚的技术积累、完善的产业布局来看,其正处在从“黑马”向“千里马”蜕变的关键进程中。
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出货量双丰收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瑞浦兰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2.14GWh,位居行业前6,市占率2.97%,同比提升1.17个百分点,份额增速在装车量排名前10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企业中位居前3。
在动力电池细分市场,瑞浦兰钧同样表现出色。绿色重卡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新能源重卡共销售82723辆,同比增长139.36%。新能源重卡配套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包含与燃料电池搭配应用)配套数量,占比96.69%。在配套电池企业中,瑞浦兰钧为6718辆新能源重卡配套磷酸铁锂电池(含选配车型),2024年下半年从第五迅速跃升至第三。据统计,包括徐工集团、三一集团、一汽解放等头部重卡车企超40款车型配套瑞浦兰钧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方面。维科网锂电以核心部件储能电池作为基准,不完全统计2024年公开的储能电池订单TOP10,瑞浦兰钧斩获15GWh订单,稳居行业前三。这一成绩体现出市场对瑞浦兰钧产品的高度认可。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储能需求不断增长,瑞浦兰钧在储能领域的布局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双轮驱动战略,契合行业趋势
据FOREXBNB观察,瑞浦兰钧在电池市场取得优异成绩,并非偶然。这背后,是其清晰的战略规划、强大的研发实力、高效的生产制造能力和稳定的供应链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瑞浦兰钧成立之时,很多锂电池企业还在专注于单一领域的发展,但瑞浦兰钧敏锐捕捉到动力和储能两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前瞻性设立“动力+储能”双轮驱动战略,专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和储能电池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攀升,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进程加快,对高性能动力电池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储能系统作为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关键一环,重要性日益凸显。瑞浦兰钧的“动储联动”战略,契合了行业发展大势,为其市场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受益于下游行业的强劲需求,2020年以来,瑞浦兰钧的产品出货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锂离子电池销量由2020年的1.55GWh增长至2023年的19.48GWh,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2.3%,并于2024年延续高增长趋势。
稳定的销售增长,充分验证了瑞浦兰钧“动储联动”战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动力+储能”协同发展,瑞浦兰钧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夯实核心能力,巩固基本盘
清晰的战略规划是发展的基石,而践行长期主义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瑞浦兰钧始终坚守“长期主义”发展理念,将目光放远,聚焦产品研发、生产、供应链体系等核心能力的培育与积累,筑牢长期发展根基。
在产品研发端,瑞浦兰钧在上海、温州和嘉善建立了三个研发中心。瑞浦兰钧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共拥有研发人员1876名,占员工总数15.4%;核心研发人员平均拥有超过10年的锂电池技术研发经验;已获授予专利2245项,拥有已注册商标219件。
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瑞浦兰钧的产品覆盖了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系统的广泛产品矩阵。首创盖板一体化设计,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7%以上;采用双高固液态界面技术,体积能量密度突破行业天花板。利用前沿技术,瑞浦兰钧打造出“问顶”方形电池、ET电芯、“双子星”电池、箱式储能电池系统、半固态电池等特色产品。
在乘用车领域,“问顶”技术是一大亮点。它缩短电芯极耳长度与顶部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和容量;优化电子传输路径提升锂离子传输速度;采用一体化焊接技术增强安全性,有效提升PHEV电池能量密度与快充性能。“问顶PHEV电池”已量产,2025年有望成为动力电池市场的爆款产品。
商用车市场,瑞浦兰钧以“大电量”策略适配多场景。在2024年率先推出面向重卡市场的独立品类——重卡电动化全新解决方案“BIGBANK”电池系统,该产品能量密度超过210Wh/kg,系统可支持重卡车型续航里程突破500km,并支持2C快充性能,18min可实现10%-80%快速补电。
在储能领域,瑞浦兰钧通过大电芯技术引领大容量系统、长时储能趋势。其推出的问顶储能全家桶产品矩阵,涵盖了多种不同容量的储能电芯和储能电池舱。据悉,瑞浦兰钧的储能产品种类及解决方案,涵盖了从发电侧到网侧,再到用户侧,包括商用及家用在内的全方位需求。
生产制造方面,截至2024年上半年,瑞浦兰钧在温州、柳州、嘉善拥有3大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达62GWh。公司重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持续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优化流程、提升自动化水平。同时,构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的各环节严格检测监控,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凭借高效生产体系,瑞浦兰钧能快速响应市场,及时交付高质量产品。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自身在生产端的努力,背后也离不开控股股东在产业链上的有力支持。
FOREXBNB了解到,瑞浦兰钧的控股股东青山集团通过直接控制或股权投资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涵盖正极前驱体、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镍、锂及钴等上游资源。得益于青山集团在锂电池产业链的全面布局,瑞浦兰钧未来将获得坚实可靠的原材料供应,并增强在供应链上与同业公司相比的竞争力。另外,瑞浦兰钧还与其他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承购协议,以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并有效管理价格波动。
得益于长期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及供应链体系等核心能力方面的持续建设,瑞浦兰钧在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获得了广泛的合作机会。在客户合作上,瑞浦兰钧已与数十家乘用车品牌深度合作,借此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研发。预计2025年,其配套车型将在欧洲和国内多地上市,还计划实现与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合作全覆盖,与上汽集团已合作十余款车型。
2024年度在市场拓展方面,瑞浦兰钧成绩斐然。国际上,与Powin、Vena Energy等海外客户签署超40GWh储能订单,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此外,国内成功中标国能信控、中石油等集采项目,与乐亿通、柳工等企业达成合作。上述订单和合作成果将带动瑞浦兰钧营收增长,为研发、生产及供应链优化提供资金,增强市场信心,吸引更多合作,巩固其在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
全球化进行时,锂电“千里马”行稳致远
基于前期经营取得的显著成效,瑞浦兰钧在新的发展时期着眼全球,开启全球化战略布局。
FOREXBNB获悉,2025年1月9日,瑞浦兰钧发布公告,决议于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电池厂。据公告,印尼电池厂完成建设后,拟配合当地政府有关政策,从事锂离子电池、电池组件、模组、电池包等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业务。印尼电池厂第一期投产后预计可年产8GWh动力与储能电池及系统以及电池组件。
印尼自然资源丰富,镍矿资源在全球镍金属来源中占重要地位,而镍是锂电池生产的关键原材料。瑞浦兰钧在印尼投资建厂,可就近获取资源,降低采购和运输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印尼政府大力支持电池制造业,出台系列优惠与产业政策,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瑞浦兰钧借此加速自身发展。
瑞浦兰钧全球化布局还能分散地缘政治风险,增强盈利能力。经济全球化下,地缘政治风险对企业影响增大,通过在不同地区投资建厂,降低单一地区不稳定带来的影响,还能更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提高响应速度,增强全球竞争力。
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博士称,海外工厂将遵循“建成一个、运营一个、盈利一个,再做下一个”的策略。瑞浦兰钧先集中精力建成首个东南亚基地并实现快速盈利,以此积累海外运营经验,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后续全球化布局筑牢根基。
综上所述,瑞浦兰钧凭借清晰的战略规划、强大的研发实力、高效的生产制造能力和稳定的供应链,在锂电池行业从“黑马”逐渐成长为“千里马”。未来,随着全球清洁能源需求增长,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前景广阔,瑞浦兰钧推动全球化战略落地有望持续释放潜力,在新能源浪潮中行稳致远,不断巩固和提升自身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在全球锂电池市场中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