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OREXBNB的报道,东吴证券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大规模储能市场的增长势头强劲,美国市场保持快速增长,而欧洲和新兴市场则将迎来并网高峰,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分布式新兴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传统市场在去库存后,降息政策将推动新的增长。在欧美地区,预计2024年欧洲的储能装机量将下降31%至8.3GWh,但随着天然气价格的回升和降息政策的逐步实施,预计2025年欧美地区的装机量将增长20%,分别达到10GWh和2GWh。
东吴证券看好以下公司: 1) 海外大规模储能:阳光电源(300274.SZ)、宁德时代(300750.SZ)、阿特斯(688472.SH)、亿纬锂能(300014.SZ)、上能电气(300827.SZ)、比亚迪(002594.SZ),并关注科华数据(002335.SZ); 2) 海外家庭和商业储能:德业股份(605117.SH)、锦浪科技(300763.SZ)、艾罗能源(688717.SH)、盛弘股份(300693.SZ)、固德威(688390.SH)、禾迈股份(688032.SH)、派能科技(688063.SH)、科士达(002518.SZ)、昱能科技(688348.SH)等。3) 国内储能:禾望电气(603063.SH)、南网科技(688248.SH)等。
东吴证券的主要观点包括:
全球大规模储能市场的增长势头强劲,美国市场保持快速增长,而欧洲和新兴市场则将迎来并网高峰,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
该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大规模储能装机量将增长56%,达到194GWh。其中,美国:2024年并网加速,装机量达到35GWh,同比增长105%,2025年在加征关税前出现抢装潮,预计装机量将增长45%至51GWh。
欧洲:英国、意大利和德国引领增长,2025年装机量上调至18GWh,同比增长超过120%。
新兴市场:大型项目批量落地,预计2025年装机量将增长221%至34GWh,其中中东2025年上半年将有50-60GWh项目招标落地,预计2025年装机量将增长4倍至20GWh;智利在建项目8GWh,支撑2025年装机量翻番至4GWh;澳大利亚在建规模预期11GWh,2025年预计增长2倍至3.5GWh。
国内:2024年新增装机量超过70GWh,同比增长近65%,2025年尽管国内光伏增速放缓,但储能对电站收益率的贡献有所提升,配储比例和时长将继续提升,预计有望维持30%的增长。
分布式新兴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传统市场在去库存后,降息政策将推动新的增长。
该机构认为分布式储能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光储平价、电力短缺或电价上涨以及政策催化。(1)家庭储能:预计2025年装机量可达20GWh+,同比增长25%+。
其中,欧美:2024年欧洲去库存,家庭储能装机量下滑31%至8.3GWh,但随着天然气价格的回升和降息政策的逐步实施,预计2025年欧美地区的装机量将增长20%,分别达到10GWh和2GWh。
新兴市场:巴基斯坦电价略有下降,但收益率仍保持在30%左右,需求可维持高位;乌克兰战后重建需求较为刚性,有望迎来高增长;尼日利亚电力供给紧张、埃及政府推动能源转型,非洲或成为下一个爆发市场;东南亚电网薄弱+电价上涨,光储需求高增长已现。
(2)商业储能:预计2025年装机量可达14GWh,同比增长48%。海外尤其是欧洲和东南亚的商业储能经济性显著,装机迎来加速期;国内项目备案量超过36GWh,随着电力改革逐步落地。
产业链:(1)储能系统在欧美的盈利弹性大,国内及中东竞争激烈。系统一体化、大电芯+大组串、构网型设计等趋势明确,龙头企业具备技术和产品优势。价格上市场分化严重,欧美澳储能系统价格维持在0.2美元/wh+,盈利可达0.3元/wh+,美国特斯拉市场份额领先、欧洲阳光市场份额第一;而亚非拉市场竞争激烈,多方角逐,新签订单价格基本为0.6-0.9元/wh,盈利预期为0.1元/wh左右,竞争相对激烈,格局未定。
(2)电芯端格局稳固,宁德时代遥遥领先,二线企业开始加速,部分企业向系统拓展。该机构预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30GWh,同比增长57%,2025年增长51%至500GWh。宁德时代全球市场份额约为33%,海外市场份额约60%,二线企业如亿纬等出货量也有大幅提升,CR3集中度继续提升;同时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体化延伸至系统,加速拓展海外新兴市场。
(3)PCS大规模储能集中度高,国内企业开始出海,家庭储能渠道为王。阳光产品性能及海外渠道优势领先,大规模储能系统2025年预计40-50GWh,同比增长80%+,全球大规模储能市场份额有望提升至35%;上能、科华等独立PCS厂商崛起,与电池企业或海外集成商绑定,海外出货量将有大幅提升。家庭储能PCS集中度低,德业紧抓新兴市场,市占率明显提升,后续市场挖掘为核心竞争点。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超预期变化,可再生能源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供给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