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瑞銀近日發佈美國經濟展望報告,對2025 - 2027年美國經濟進行預測分析,涵蓋經濟增長、就業、通脹、政策等多個方面。該行稱,未來三年美國經濟將在減速擴張中波動。去除波動因素,政府支出支持減少以及實際收入增長放緩,預示着 2025 年經濟將進一步放緩。
瑞銀在報告中表示,預計2025 年美國經濟將圍繞減速擴張態勢持續波動。2023 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迅猛,達到 3.2%,非農就業人數平均每月增加 21.6 萬人。2024 年,實際 GDP 增長 2.5%,就業人數平均每月增加 16.8 萬人。去除波動因素,政府支出支持減少以及實際收入增長放緩,預示着 2025 年經濟將進一步放緩,新政府財政政策對2026年影響更大。
預計新政府的財政政策變化對 2026 年的影響大於 2025 年。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警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對關稅的反應比預期更爲複雜。
預計 2025 年通脹將繼續回落,結合勞動力市場風險,這將促使美聯儲在 2025 年降息。去年春天,市場預期 2024 年僅會有一次 25 個基點的降息,但美聯儲實際降息幅度達到了 100 個基點。
此外,該行還針對各領域經濟狀況進行了詳細闡述。該行稱,商業部門2024年第四季度表現疲軟,2025年第一季度有望反彈,此後則有待觀察。公佈的資本支出意向持續低迷,招聘計劃也依然疲軟。若缺少消費者的強勁需求和財政支持,商業部門可能表現更弱。展望未來,稅收和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上升。
與此同時,投資風險受到不確定性抑制。從歷史經驗來看,不確定性會抑制商業部門的投資。美國國會在稅收政策上仍有諸多決策有待做出,貿易政策也存在不確定性。此外,國會還有可能因時間緊迫而將稅法延長一年。
勞動力市場方面預計將放緩,與整體經濟趨勢一致。2024年下半年,非農就業人數平均每月增加 16.5 萬人,私人部門平均每月增加 12.9 萬人(對於美國的經濟擴張期來說,這一數據表現不佳)。就業增長放緩下,該行預計未來趨勢爲每月新增非農就業約15萬人、私人部門約12萬人。這其中還包括了持續存在的輕微高估情況。
目前,測量問題仍在多個維度困擾着勞動力市場分析。與此同時,做這場行為,勞動力市場波動將促使美聯儲考慮降息。
該行稱美國潛在經濟增長在未來或得到提振,但可能放緩。2023 年 2024 年,淨國際移民的激增可能推高了潛在 GDP 增長,但預計這種提振作用將會減弱。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參與率(LFPR)和潛在增長構成下行壓力。自 2000 年第一季度以來,生產率的年化增長率爲 1.8%,與 2003 年以後 1.6% 的趨勢相比,差異不大。
在通脹問題上,瑞銀的觀點同樣鮮明,下行之路佈滿荊棘。整體個人者消費支出(PCE)通脹率從超過 7% 基本回落到美聯儲 2% 的目標水平。然而,核心通脹率仍明顯高於 2%。預計關稅將導致 2026 年通脹溫和上升,其影響幅度對利率決策至關重要。
租金是導致通脹未能降至 2% 的主要因素,隨着租房空置率上升和替代市場租金數據增長放緩,預計租金上漲速度將進一步減慢。
財政政策方面,2023年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推動作用明顯,2024年影響力逐漸減弱,預計2025年這種推動作用將進一步減弱。
貨幣政策上,該行認爲美聯儲預計將繼續調整利率至中性水平,2025年底接近3.5% 。若通脹下降且勞動力市場風險增加,美聯儲可能進一步降息,但政策調整取決於多種因素,存在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瑞銀也提及影響經濟增長的諸多潛在風險。美國經濟面臨軟着陸不及預期、通脹頑固、增長放緩不及預期、觸及利率零下限等風險。政策不確定性高,關稅、稅收政策和美聯儲政策依賴數據波動。移民政策變化可能降低人口增長,進而影響潛在GDP增長和經濟 “速度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