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4月28日,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一季度能源形勢、一季度可再生能源併網運行情況,解讀《國家能源局關於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潘慧敏表示,當前,我國已經構建基本完善的綠證制度體系,綠證核發也實現了全覆蓋。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部門,一是繼續加強與RE100的溝通交流,推動其出臺中國綠證採購相關技術指南,更好服務中國企業購買綠證;二是加強與主要貿易伙伴開展綠證相關交流溝通,加快推動綠證國際互認;三是持續做好綠證宣傳,開展形式多樣的政策宣介活動,爲企業購買綠證、使用綠證答疑解難,做好服務。
對於一季度可再生能源併網運行情況,潘慧敏表示,一季度國家能源局統籌能源安全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全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邁上新臺階。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持續實現新突破。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新增裝機的主體地位,風電光伏發電裝機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2025年一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7675萬千瓦,同比增長21%,約佔新增裝機的90%。其中,水電新增213萬千瓦,風電新增1462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5971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29萬千瓦。
關於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的有關情況,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副司長徐欣介紹到,若干舉措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支持民營企業提升發展動能;二是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三是提升能源政務服務水平。
通知提到支持民營企業參股核電,投資水電、油氣儲備設施、油氣管網、“沙戈荒”大基地等能源重大項目。支持發展能源新業態新模式,支持民營企業積極投資新型儲能、虛擬電廠、充電基礎設施、智能微電網等創新技術和模式。鼓勵創新發展,支持民營企業深度參與能源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加強科研協同攻關、成果共享。支持轉型升級,鼓勵民營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級,創新“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積極培育能源設備循環利用先進技術和商業模式。
核電方面,綜合司副司長張星介紹到,2024年全國核電發電量450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7%,佔全國總發電量的4.5%。全年等效減少標煤消耗約1.4億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3.7億噸。
促進氫能發展的措施方面,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表示,國家能源局將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緊緊圍繞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目標,持續落實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要求,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供給,在“十五五”能源相關規劃中加強規劃引領,推動氫能項目和產業科學佈局,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協調發展。二是加快科技創新,加強對能源科技創新平臺、科技攻關、集成應用示範等方面支持力度,推動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三是優化項目管理,推動各地建立健全氫能項目管理制度,持續完善氫能標準和認證體系,推動氫能產業規範發展。四是深化國際合作,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一帶一路”、APEC、金磚機制等合作框架下推動氫能產業開放發展。
文字實錄如下:
【綜合司副司長張星】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家能源局例行新聞發佈會。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將介紹一季度能源形勢、一季度可再生能源併網運行等有關情況,解讀《國家能源局關於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並回答記者提問。
出席今天發佈會的有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副司長徐欣女士、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邢翼騰先生、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先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潘慧敏女士。我是綜合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張星。各位司長髮布內容之後,統一安排回答記者提問。現在,請邢翼騰副司長介紹一季度能源形勢相關情況。
【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邢翼騰】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一季度全國能源形勢作簡要介紹。今年以來,能源行業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我國能源供給體系不斷完善,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新進展,能源高質量發展不斷走深走實。總的來看,一季度全國能源供應充足,消費保持增長,供需總體寬鬆,價格穩中有降,能源生產和用電增速呈現積極信號,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能源生產穩步增長,3月份煤、油、氣、電生產增速加快。一季度規上工業原煤產量12億噸,同比增長8.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長9.6%,日均產量超過1400萬噸。一季度規上工業原油產量5409萬噸,同比增長1.1%,3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同比增長3.5%。一季度规上工业天然氣产量66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3%,3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氣产量同比增長5.0%。一季度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4.3億千瓦,同比增長14.6%,3月份規上工業發電量增速較1—2月提高3.1個百分點。
二是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快速增長,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截至3月底,全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同比分別增長17.2%、43.4%,合計裝機容量歷史性超過火電,水電、核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4.38億、0.61億千瓦,同比分別增長3.3%、6.9%,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較去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初步測算,一季度全國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較去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
三是能源消費總體保持增長態勢,3月份用電增速明顯回升。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2.3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8%。天然氣消費保持增長,發電用氣保持較快增速。受暖冬、新能源出力明顯增加等因素影響,煤炭需求整體偏弱。汽柴油消費延續降勢,煤油消費同比小幅增長。
四是能源價格穩中有降,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動力煤現貨價格持續下行,長協價格緩慢下降。截至3月31日,環渤海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價格676元/噸,同比下降165元/噸;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74.7美元/桶,同比下跌7美元。一季度,能源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今年前兩個月,全國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12.9%,海上風電、新型儲能、電網、核電等投資快速增長。 以上,是一季度能源形勢的主要情況。謝謝。
【綜合司副司長張星】
謝謝邢翼騰副司長。下面由潘慧敏副司長介紹一季度可再生能源併網運行情況。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潘慧敏】
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下面,我簡要介紹一季度可再生能源併網運行情況。今年以來,國家能源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錨定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統籌能源安全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全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邁上新臺階。
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持續實現新突破。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新增裝機的主體地位,風電光伏發電裝機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2025年一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7675萬千瓦,同比增長21%,約佔新增裝機的90%。其中,水電新增213萬千瓦,風電新增1462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5971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29萬千瓦。截至2025年3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9.66億千瓦,同比增長24%,約佔我國總裝機的57.3%,其中,水電裝機4.38億千瓦,風電裝機5.35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9.46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46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合計裝機達到14.8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全口徑的火電裝機(14.5億千瓦),今後也將成爲常態。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穩步邁上新臺階。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在全社會用電量中佔比突破20%,超出同期第三產業用電量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帶動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提升至四成左右。風電光伏新增電量超過全社會用電量增量。2025年一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81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7%,約佔全部發電量的35.9%;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合計達53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1%,在全社會用電量中佔比達到22.5%,較去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明顯超出同期第三產業用電量(4465億千瓦時)和同期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3853億千瓦時)。風電光伏合計發電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110億千瓦時,已經超出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下面,我分別介紹主要可再生能源發電品種有關情況。
(一)水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5年一季度,全國新增水電併網容量213萬千瓦,其中常規水電73萬千瓦,抽水蓄能140萬千瓦。截至2025年3月底,全國水電累計裝機容量達4.38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3.78億千瓦,抽水蓄能5987萬千瓦。2025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水電累計發電量2233億千瓦时,全國水電累計平均利用小時數爲564小時。
(二)風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5年一季度,全國風電新增併網容量1462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1364萬千瓦,海上風電98萬千瓦。截至2025年3月底,全國風電累計併網容量達到5.35億千瓦,同比增長17.2%,其中陸上風電4.93億千瓦,海上風電4273萬千瓦。2025年一季度,全國風電累計發電量3036億千瓦时,同比增長15.2%,全國風電平均利用率93.3%。
(三)光伏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5年一季度,全國光伏新增併網5971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2341萬千瓦,分佈式光伏3631萬千瓦。截至2025年3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9.45億千瓦,同比增長43.4%,其中集中式光伏5.34億千瓦,分佈式光伏4.11億千瓦。2025年一季度,全國光伏累計發電量2328億千瓦时,同比增長43.9%,全國光伏發電利用率93.6%。
(四)生物質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5年一季度,全國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29萬千瓦,累計裝機達4627萬千瓦,同比增長3.4%。生物質發電量5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2%。發佈完畢,謝謝。
【綜合司副司長張星】
謝謝潘慧敏副司長。下面請徐欣副司長解讀《國家能源局關於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
【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副司長徐欣】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國家能源局關於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有關情況。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結合能源發展新形勢、新變化,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起草了《國家能源局關於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引導民營經濟在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中做大做優做強。文件將在今天發佈會後正式掛網,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是支持民營企業提升發展動能。支持投資能源基礎設施,支持民營企業參股核電,投資水電、油氣儲備設施、油氣管網、“沙戈荒”大基地等能源重大項目。支持發展能源新業態新模式,支持民營企業積極投資新型儲能、虛擬電廠、充電基礎設施、智能微電網等創新技術和模式。鼓勵創新發展,支持民營企業深度參與能源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加強科研協同攻關、成果共享。支持轉型升級,鼓勵民營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級,創新“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積極培育能源設備循環利用先進技術和商業模式。
二是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健全市場準入制度,推進油氣管網運銷分離,引導民營企業更便捷進入油氣市場競爭性環節;優化許可條件,支持民營施工企業積極參與電網建設。強化要素保障,將低壓辦電“零投資”服務對象拓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營用電企業;加大電網、油氣管網能源公共服務企業的信息公開力度,更好支撐投資決策;探索拓寬融資渠道。規範市場秩序,健全能源領域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督促管網設施運營企業公平開放;加強市場監管,爲民營企業公平參與能源市場營造良好環境。
三是提升能源政務服務水平。優化項目審批。鼓勵一窗受理、在線並聯審批,對“千鄉萬村馭風行動”風電項目結合實際提供“一站式”服務。保障合法權益。健全能源領域政企溝通協商制度,完善民營企業權益維護機制;深入落實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制度,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加強能源領域涉企收費監管,保護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幫助企業“走出去”。加強有關國家能源政策宣介,鼓勵民營企業高質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下一步,我們將指導各地做好落實,持續跟蹤問效,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發佈完畢,謝謝大家!
【綜合司副司長張星】
謝謝徐欣副司長。下面請徐繼林副司長解讀《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
【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下面由我介紹《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相關情況。發展氫能產業對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當前我國氫能產業正從試點探索逐步進入有序破局的新階段。
爲進一步貫徹落實《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要求,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國家能源局組織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編制了《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聚焦國內外技術和產業發展,系統梳理2024年全球氫能產業發展情況,並對2025年中國氫能產業發展進行展望。《報告》已爲各位媒體朋友提供,我做一下簡要介紹。
《報告》內容主要包括2024年國內外氫能發展情況、2025年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展望和大事記三個部分。2024年情況部分,從政策發佈、市場規模、價格水平、創新應用、國際合作、標準認證等六個方面,系統總結2024年國內外氫能發展形勢。2025年展望部分,從加強政策統籌協調、推進核心技術攻關、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氫能試點工作、開展國際市場探索等五個方面,提出相關展望。
《報告》指出,2024年,中央和地方持續加強政策頂層設計、推動專項政策出臺,加強跨部門協調,綜合施策引導產業高質量發展。2025年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明確規定“積極有序推進氫能開發利用,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要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建立健全氫能“制儲輸用”標準。全國各地累計發佈氫能專項政策超560項,因地制宜推進地方氫能產業發展。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生產消費規模超3650萬噸,位列世界第一位。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項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萬噸/年,我國佔比超50%,已逐步成爲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引領國家。
《報告》指出,2024年,以科技創新爲引領,以產業規模化、商業化爲目標,我國氫能製取、儲運、利用全鏈條關鍵技術逐步取得突破。新疆庫車、寧夏寧東一批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建成運營,貫通可再生氫製取—儲運—利用全流程,發揮了較好的示範作用。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穩步推進,各地建成加氫站超540座,推廣燃料電池汽車約2.4萬輛;京津冀、上海、廣東、鄭州、河北五個區域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過1.5萬輛。多類型燃料電池發電和熱電聯供項目投建運營,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完成燃燒器摻燒30%氫氣試驗,兆瓦級纯氢燃气轮机完成整机试验验证。同時,6項氫能技術裝備入選國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覆蓋氫能制儲輸用全環節。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國家能源局將持續推動氫能產業政策接續發力,積極落實氫能納入能源管理相關工作,加快推進氫能領域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和應用示範,促進“制儲輸用”全產業鏈發展,進一步完善氫能產業生態、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爲“十五五”時期氫能產業提質提速建立堅實的基礎。 以上是《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的相關情況。謝謝大家!
【綜合司副司長張星】
謝謝徐繼林副司長。現在開始提問,請各位記者朋友圍繞今天新聞發佈會的內容提出問題,提問時請先報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經濟日報記者】
目前,我國各地都在積極佈局氫能產業,請徐司長簡要介紹下重點地區發展相關情況。
【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
謝謝你的提問。我國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發展,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產業政策,積極推動氫能技術創新,各地也有序探索氫能產業發展和項目落地模式。截至2024年底,全國各地累計發佈氫能專項政策超560項,22個省級行政區將氫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因地制宜推進氫能產業佈局。
三北地區傳統產業基礎和能源資源稟賦較好,爲氫能項目落地推廣奠定了良好基礎。2024年,全國氫氣產量超3650萬噸,三北地區佔比超50%,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等地區氫氣產量均排名靠前。截至2024年底,全國各地累計規劃建設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項目超600個,其中,已建在建項目超150個,已建成產能約12.5萬噸/年,主要分佈在西北和華北地區,合計佔全國已建成產能近90%。同時,一批典型示範項目建成落地,發揮了較好的示範作用。新疆庫車建成2萬噸/年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寧夏寧東碳減排示範區可再生氫順利併入煤制合成氨裝置,逐步貫通可再生氫製取-儲運-利用全流程,實現氫能多場景耦合應用。
東部地區依託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和“氫進萬家”等工作,積極佈局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逐步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大中小企業並存、產業鏈相對完整、創新能力較強的氫能產業集羣。同時,海水制氫、液氫工廠、跨洋貿易等新技術、新場景、新模式在相關地區加速探索,支撐氫能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融合發展。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相關部門積極發揮氫能產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作用,推動地方結合自身基礎條件科學合理佈局氫能產業,實現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回答完畢,謝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充電基礎設施方面,國家能源局近期有哪些工作重點?
【綜合司副司長張星】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你的問題由我來回答。近年來,國家能源局會同各有關方面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完善政策體系,加強統籌規劃,推動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截至2025年3月底,我國充電基礎設施數量達到1374.9萬臺,同比增長47.6%,其中公共充電設施390萬臺,私人充電設施984.9萬臺。高速公路服務區累計建成充電設施3.8萬臺,覆蓋了全國98%的服務區。全國除西藏、青海外,其他省份均實現充電站“縣縣全覆蓋”的建設目標,全國縣域充電設施覆蓋率達97.31%;13個省份實現充電樁“鄉鄉全覆蓋”,鄉鎮充電設施覆蓋率達76.91%。爲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促進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國家能源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選取了上海等9個城市以及30個雙向充放電項目開展試點驗證。
爲更好解決大家關注的節假日出行等問題,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大功率充電設施建設改造的政策文件,鼓勵地方和企業以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即充即走場景爲重點,因地制宜佈局大功率充電設施。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統籌謀劃和政策制定,持續完善充電網絡,提高設施服務能力,大力推進試點示範,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服務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羣衆購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需要。
“五一”假期臨近,我們已經指導各地更新存量老舊充電設施、增配臨時充電設備,同時加派引導值班人員、提前做好設備檢修,並通過利用信息化平臺加強監測,確保“五一”期間充電服務工作運轉有序、安全可靠、規範高效。謝謝。
【中國能源報記者】
前段時間國家能源局發佈了2024年度全國電力可靠性指標,我們關注到近期大風等極端天氣對羣衆供電也造成了一定影響,請介紹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力可靠性指標有關情況。
【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邢翼騰】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從今年一季度電力可靠性數據來看,全國電力供應總體平穩,電力系統及設備持續安全穩定運行,各項電力可靠性指標持續向好,爲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發電方面,主要發電企業燃煤機組等效可用係數爲95.23%,平均利用小時數爲1047.6小時,同比減少107.8小時;常規水電機組等效可用係數爲90.25%,平均利用小時數爲653.5小時,同比增加75.9小時。常規機組,尤其是燃煤機組在電力供應保障中充分發揮了壓艙石和調節器作用。
在輸變電和直流系統方面,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變壓器的可用係數爲99.64%,同比上升0.07個百分點;斷路器的可用係數爲99.93%,同比上升0.06個百分點;架空線路的可用係數爲99.86%,同比上升0.06個百分點。納入電力可靠性統計的51個直流輸電系統合計能量可用率爲97.32%,同比增加4.86個百分點。直流輸電系統總計發生強迫停運3次,同比下降8次。全國電網运行总体平稳,電力設備安全可靠,電力供應充足有序。
在供電方面,全國用戶平均停電時間0.66小時/戶,同比降低0.55小時/戶;用戶平均停电频率0.30次/戶,同比降低0.12次/戶。其中,城市用戶平均停电时间0.28小時/戶,用戶平均停电频率0.13次/戶;农村用戶平均停电时间0.82小時/戶,用戶平均停电频率0.37次/戶。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民生用能工作,持續聚焦供電質量,始终关注用戶体验,致力於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羣衆美好生活用電需要,讓人民羣衆“用好電”。
前不久4月11日至13日出現的全國範圍大風、沙塵、降溫、暴雨雪天氣過程,累計造成北京、天津、吉林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座變電站、1128條輸配電線路停運,共有135.27萬用戶停電。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所有停電用戶在2到12小時均已恢復供電。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持續加強電力可靠性管理,全力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謝謝!
【中國能源報記者】
前段時間國家能源局發佈了2024年度全國電力可靠性指標,我們關注到近期大風等極端天氣對羣衆供電也造成了一定影響,請介紹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力可靠性指標有關情況。
【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邢翼騰】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從今年一季度電力可靠性數據來看,全國電力供應總體平穩,電力系統及設備持續安全穩定運行,各項電力可靠性指標持續向好,爲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發電方面,主要發電企業燃煤機組等效可用係數爲95.23%,平均利用小時數爲1047.6小時,同比減少107.8小時;常規水電機組等效可用係數爲90.25%,平均利用小時數爲653.5小時,同比增加75.9小時。常規機組,尤其是燃煤機組在電力供應保障中充分發揮了壓艙石和調節器作用。
在輸變電和直流系統方面,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變壓器的可用係數爲99.64%,同比上升0.07個百分點;斷路器的可用係數爲99.93%,同比上升0.06個百分點;架空線路的可用係數爲99.86%,同比上升0.06個百分點。納入電力可靠性統計的51個直流輸電系統合計能量可用率爲97.32%,同比增加4.86個百分點。直流輸電系統總計發生強迫停運3次,同比下降8次。全國電網运行总体平稳,電力設備安全可靠,電力供應充足有序。
在供電方面,全國用戶平均停電時間0.66小時/戶,同比降低0.55小時/戶;用戶平均停电频率0.30次/戶,同比降低0.12次/戶。其中,城市用戶平均停电时间0.28小時/戶,用戶平均停电频率0.13次/戶;农村用戶平均停电时间0.82小時/戶,用戶平均停电频率0.37次/戶。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民生用能工作,持續聚焦供電質量,始终关注用戶体验,致力於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羣衆美好生活用電需要,讓人民羣衆“用好電”。
前不久4月11日至13日出現的全國範圍大風、沙塵、降溫、暴雨雪天氣過程,累計造成北京、天津、吉林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座變電站、1128條輸配電線路停運,共有135.27萬用戶停電。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所有停電用戶在2到12小時均已恢復供電。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持續加強電力可靠性管理,全力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謝謝!
【中國傳媒記者】
昨天下午國常會決定覈准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等核電項目,我想了解目前我國核電建設運行整體情況?
【綜合司副司長張星】
你的問題由我來回答。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核電發展始終貫徹安全第一方針,通過持續不斷的核電項目建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發展,已成爲全球少數幾個擁有完整核電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核電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已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昨天,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覈准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福建霞浦壓水堆1、2號機組、山東海陽三期工程、廣東臺山二期工程、廣西防城港三期工程等5個核電項目,我國在運和核準在建核電裝機容量超過1.2億千瓦。
2024年全國核電發電量450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7%,佔全國總發電量的4.5%。全年等效減少標煤消耗約1.4億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3.7億噸。我國在運核電機組始終保持良好的安全記錄,主要運行指標保持國際領先水平,30多年來未發生過國際核與輻射事件分級手冊2級及以上運行事件,未對公衆和環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的戰略部署,指導督促企業加強核安全文化建設,落實核電安全質量責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標準建設和運營核電機組,進一步提高核電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水平,確保核電安全萬無一失。大力支持第四代核電技術、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核聚變等前沿技術的研發攻關。積極探索核能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綜合利用,爲優化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更大貢獻。謝謝!
【人民網記者】
隨着今年迎峯度夏的到來,國家能源局在電力保供方面有哪些計劃和部署?
【綜合司副司長張星】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您的問題由我來回答。迎峯度夏這個問題大家都很關注,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2024年的情況。2024年,全國電力供應保障經受住了夏季高溫、冬季寒潮等多重考驗,28個省級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打贏了電力保供攻堅戰。今年以來,電力消費持續增長,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2.38萬億千瓦時。預計今年度夏期間,全國用電負荷還將快速增長,最高負荷同比增長約1億千瓦,電力保供面臨着一定壓力。綜合研判,迎峯度夏期間,全國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局部地區高峯時段可能存在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主要是華東、華中、西南區域的部分省份。如果出現極端、災害性天氣,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可能進一步加劇。
國家能源局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常態供應有彈性、局部短時緊張有措施、極端情況應對有成效”爲目標,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多措並舉,全力確保迎峯度夏電力安全穩定供應。
一是強化能源電力監測預警。密切跟蹤全國及重點地區用電、來水、電煤、機組出力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一省一策”指導督促重點地區、有關電力企業做好迎峯度夏能源電力供應保障工作。
二是確保高峯時段充分發揮保供潛力。指導電網企業優化運行調度安排,深挖區域間、網間餘缺互濟潛力,充分釋放各類電源和輸電通道能力,促進新型儲能有效利用。發揮容量電價考覈機制,加大對機組非停和出力受阻的考覈力度,確保機組能發盡發、穩發滿發。
三是加快支撐性電源建設投產。按照清單管理機制推動支撐性電源項目建設投產,按月監測項目進度,按季度通報完成情況。
四是指導各地做細做實工作預案,進一步優化負荷管理措施方案並精準細化執行,堅決守住不拉閘限電的底線,堅決確保民生用電。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記者】
我們提到促進《國家能源局關於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在支持民營經濟參與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方面,提出哪些創新措施?
【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副司長徐欣】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若干舉措》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措施。
第一,開闢投資新賽道。新型能源體系是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能源體系。《若干舉措》發揮民營經濟主體多元、形式多樣、運行靈活、市場敏銳度高的優勢,既支持民營企業積極發展能源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也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核電、油氣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民營企業在充電設施領域加速發展,截至2024年底,規模以上(運營1萬臺以上充電設施)運營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昨天國務院常務會議新覈准5個核電項目,引入一批優質民營企業參股投資,民營企業所持股比均達到10%以上。《若干舉措》出臺後,將進一步助力打造能源領域新的投資增長點,推動民營經濟成爲能源低碳轉型、能源安全保障、地方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力量。
第二,釋放科技創新活力。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是一場以科技創新爲核心的能源變革。目前,一大批民營企業深度參與智能電網、儲能、氫能、可再生能源、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能源領域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實施,民營企業參與的前四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約佔50%。《若干舉措》將持續推動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能源技術創新模式,鼓勵民營領軍企業參與研究制定重大能源科技戰略規劃、政策標準,鼓勵國家科技創新平臺與民營企業協同合作,支持民營能源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化轉型升級,爲民營企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創造條件。
第三,構建發展新環境。新型能源體系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市場在能源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若干舉措》統籌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關係,促進公平準入、加強法治保障、優化涉企服務,持續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健全市場準入,支持民營施工企業積極參與電網建設。加強自然壟斷環節監管,推進油氣管網運銷分離,引導民營企業便捷進入能源市場。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暢通民營企業反映問題和訴求渠道,減少執法干擾。提升服務效能,降低辦電成本,預計未來五年新增低壓辦電“零投資”受益主體超100萬戶。簡化審批流程,多舉措打造民營企業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的能源領域營商環境。回答完畢,謝謝!
【新華社記者】
氫能發展已經成爲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請問其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有哪些方面?下一步有哪些具體舉措促進其發展?
【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氫能在新型電力系統、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有力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已成爲社會共識。同時,氫能產業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涉及環節多,發展過程中可以全方位帶動產業創新、擴大內需、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
但整體來看,全球氫能產業仍處於發展初期,與傳統能源和風光等新能源相比:一是項目經濟性仍有差距。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規劃數量快速增長,但相關技術工藝和建設運營水平較傳統技術路線仍有不足,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落地實施和多元化場景探索較爲緩慢。二是技術成熟度存在短板。氫能部分技術和場景離商業化推廣應用還有差距,對產業突破經濟性瓶頸仍有掣肘。三是標準規範需進一步完善。氫能相關標準在與配套政策協同、與產業發展同步、落地應用推廣和國際化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國家能源局將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緊緊圍繞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目標,持續落實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要求,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供給,在“十五五”能源相關規劃中加強規劃引領,推動氫能項目和產業科學佈局,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協調發展。二是加快科技創新,加強對能源科技創新平臺、科技攻關、集成應用示範等方面支持力度,推動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三是優化項目管理,推動各地建立健全氫能項目管理制度,持續完善氫能標準和認證體系,推動氫能產業規範發展。四是深化國際合作,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一帶一路”、APEC、金磚機制等合作框架下推動氫能產業開放發展。回答完畢,謝謝!
【綜合司副司長張星】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本場發佈會由新華網、我局門戶網站同步現場圖文直播,我局微信公衆號轉發,請大家關注。謝謝大家,再見。
本文編選自“國家能源局”官網,FOREXBNB編輯:蔣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