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大改造建設支持力度。支持符合“兩新”等條件的煤電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建設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燃煤發電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暢通“投融管退”渠道,促進投資良性循環。

深度調峯技術要求。根據機組類型、煤質特性、供熱類型等區別,現役機組最小發電出力達到25%—40%額定負荷。新建燃用煙煤的煤粉爐機組在純凝工況下力爭達到25%或更低,根据煤質特性、爐型差異適當調整最小技術出力值。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機組最小發電出力達到 20%額定負荷以下。機組在實現上述深度調峯能力的同時,儘可能通過自身調節或輔助調節方式兼顧一次調頻性能。

原文如下:

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

爲加快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數據局《關於印發〈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 年)〉的通知》(發改能源〔2024〕1128 號),夯實煤電兜底保障作用,積極推進煤電轉型升級,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 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有序推進、因地制宜、廠網協同、試點先行的原則,在實施“三改聯動”基礎上,推動煤電在新型電力系統中更好發揮兜底保障和支撐調節作用,以新一代煤電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二、 完善煤電技術指標體系

爲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發展,圍繞清潔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調節、智能運行等方向進一步深化拓展煤電技術指標體系,指導現役機組改造升級、新建機組建設運行和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

(一)深度調峯技術要求。根據機組類型、煤質特性、供熱類型等區別,現役機組最小發電出力達到25%—40%額定負荷。新建燃用煙煤的煤粉爐機組在純凝工況下力爭達到25%或更低,根据煤質特性、爐型差異適當調整最小技術出力值。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機組最小發電出力達到 20%額定負荷以下。機組在實現上述深度調峯能力的同時,儘可能通過自身調節或輔助調節方式兼顧一次調頻性能。

(二)負荷變化速率技術要求。根據機組類型、負荷區間等區別,現役機組負荷變化速率達到 0.8%—2.5%額定功率/分鐘。新建燃用煙煤的煤粉爐機組 50%及以上、30%—50%負荷力爭分別達到2.2%、1%額定功率/分鐘,根據機組煤質特性、爐型差異可適當放寬負荷變化速率要求。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機組負荷變化速率在50%及以上、30%—50%負荷區間分別達到4%、2%額定負荷/分鐘。

(三)啓停調峯技術要求。鼓勵具備條件的現役機組、新建機組通過實施適應性改造或針對性設計製造,具備安全可靠啓停調峯能力,循環流化牀鍋爐積極採用壓火調峯。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机组需具備安全可靠啓停調峯能力。

(四)寬負荷高效技術要求。現役機組年均運行供電煤耗、新建機組設計工況供電煤耗應滿足燃煤發電機組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 21258)的相關要求。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採用超超臨界、溼冷機組的,設計工況供電煤耗不高於 270 克/千瓦時,其它機型爐型、冷卻方式可適當增加修正值,原則上應達到同類機組先進煤耗水平。現役機組、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機組純凝工況下30%負荷相比額定負荷的供電煤耗增幅原則上分別不高於25%、15%,新建機組力爭控制在 20%以內,現役機組、新建機組根據煤質特性、爐型差異、冷卻方式、海拔差異等條件可適當放寬。

(五)安全可靠技術要求。現役機組、新建機組保供期申報出力達標率不低於 98%,保供期非計劃停運次數不高於0.3 次/臺年。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機組保供期申報出力達標率不低於99%,保供期非計劃停機次數不高於 0.3 次/臺年。

(六)清潔降碳技術要求。新建機組應預留低碳化改造條件,鼓勵具備條件的實施低碳化建設。積極推進現役機組實施低碳化改造。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機組採用降碳措施後,度電碳排放水平應較 2024 年同類型機組降低 10%—20%,鼓勵進一步提高碳減排水平。

(七)智能運行技術要求。現役機組通過改造實現乾溼態轉換點以上負荷調節自動控制,無人工干預完成AGC指令佔比不低於90%。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機組應實現全負荷工況(含乾溼態轉換點及以下)負荷調節自動控制,無人工干預完成AGC指令佔比不低於95%。新建機組鼓勵進一步達到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技術標準。

三、 組織開展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工作

在全面總結評估“三改聯動”工作成效和有益經驗的基礎上,推動一批現役機組改造升級,力爭全面提升新建機組指標水平,積極有序開展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到 2027 年,在難以滿足電網快速調節需求的地區,改造和新建一批具有快速變負荷能力的煤電機組;在調峯有缺額的地區,改造和新建一批具有深度調峯能力和寬負荷高效調節能力的煤電機組;結合區域特點和資源稟賦,推動開展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鼓勵各地、各發電企業落地見效一批兼備上述能力的煤電機組。

(八)分省制定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全面總結評估本地區現役機組“三改聯動”實施成效,具備實施條件的,統籌考慮電力系統需求、煤電機組條件和企業經營情況等因素,合理確定本地區現役機組改造升級、新建機組建設運行和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的時序、範圍、目標等,科學制定本地區現役機組改造升級、新建機組建設運行與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工作方案,建立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儲備項目庫並滾動更新。原則上,實施改造升級的現役機組主機設備剩餘壽命應在 10 年以上。國家能源局組織對上報的工作方案進行評估把關,指導相關地區有序推進煤電升級工作。

(九)鼓勵現役機組改造升級。對照現役機組改造升級指標要求,鼓勵重點對已經實施“三改聯動”的現役機組進行改造升級,應滿足安全可靠指標要求,達到高效調節指標要求,並適當兼顧智能運行指標要求。鼓勵具備條件的現役機組實施低碳化改造。

(十)升級新建機組指標水平。新建機組設計應滿足《大中型火力發電廠設計標準》(GB 50660)的相關要求,鼓勵新覈准的煤電機組參考執行本實施方案中對新建機組的技術要求。

(十一)探索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對照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指標要求,在滿足安全可靠指標、適當兼顧智能運行指標要求的前提下,積極推動具備條件的現役機組和新建機組探索針對清潔降碳、高效調節兩類指標分別開展示範,鼓勵開展同時滿足上述兩類指標的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

(十二)推進先進創新技術應用。積極開展主輔機裝備技術創新,優化鍋爐燃燒組織和傳熱控制調節,改善通流降低汽輪機低負荷熱耗,提升機組高效調節技術水平。因地制宜採用零碳低碳燃料摻燒、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煤電與新能源耦合等技術,提升機組清潔降碳技術水平。加大煤電深度調峯和快速變負荷智能控制技術創新攻關和工程應用力度,積極集成應用5G、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機組智能運行技術水平。

四、 促進產學研用全鏈條協同聯動

充分調動產學研用全鏈條優勢資源協同開展集中攻關,加快技術研發和應用進度,開展重大關鍵技術裝備應用和示範工程建設,儘快取得突破性成果。

(十三)發揮發電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發電企業要結合各地區和本企業實際,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協作,發揮技術創新主體作用,積極主動實施現役機組改造升級、新建機組指標水平提升與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

(十四)升級技術裝備研發製造體系。裝備製造企業要結合新一代煤電發展要求,進一步加大新一代煤電重大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力度,提升技術裝備製造能力,通過集中攻關解決技術裝備體系中的關鍵問題,夯實新一代煤電裝備供應基礎。

(十五)加強理論創新與技術研發。高校、研究機構應加強新一代煤電技術基礎理論研究,深入分析新形勢下影響煤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因素,加強煤電機組靈活調節能力提升和低碳化改造建設技術的研究力度,集中攻關一批具有規模化推廣潛力的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

(十六)統籌銜接完善標準體系。做好煤電機組改造建設的系統集成優化和裝備設計製造工作,加快《大中型火力發電廠設計標準》(GB 50660)修訂,標準印發實施後作爲新建機組的設計依據。

(十七)探索搭建新一代煤電創新發展協作平臺。圍繞新一代煤電發展,在技術研發、研究諮詢、設計優化、裝備製造等領域形成合力,推動產業鏈不同環節主體協同合作,定期組織技術研討交流和成效評估等工作。

五、 加強完善支持政策

(十八)加大改造建設支持力度。支持符合“兩新”等條件的煤電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建設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燃煤發電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暢通“投融管退”渠道,促進投資良性循環。

(十九)加強新一代煤電規劃建設支持力度。對於新建的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項目,所需煤電規模由國家能源局在國家依據總量控制制定的煤電規劃建設規模內優先安排。支持現役煤電改造升級機組、新建機組和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機組與新能源實施聯營,鼓勵聯營的新能源項目優先併網。

(二十)統籌優化機組運行調度。優化電力系統調節資源調度原則,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優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發改能源〔2024〕1803 號)相銜接,科學合理用好各類調節資源。

(二十一)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完善電力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和煤電容量電價機制,合理體現煤電機組高效調節價值和環境價值。

六、 加強組織實施

國家能源局負責做好本實施方案解釋說明和宣傳引導工作,指導省級能源主管部門、發電企業、電網企業持續做好新一代煤電升級和管理工作。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應做好本地區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的規劃部署和有序推進工作。發電企業应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電力調度機構要結合機組實際條件優化調度方式。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要加強監管,研究建立健全專項監管工作機制,重要事項及時向國家能源局報告。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就《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答記者問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

問:《實施方案》出臺的主要背景是什麼?

答: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支撐雙碳戰略的重要舉措,新一代煤電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主要任務之一。煤電長期以來在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方面發揮了“頂樑柱”和“壓艙石”作用。我國煤電裝機以不到40%的裝機佔比、提供了約60%的發電量、70%的頂峯能力和接近80%的調節能力,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下降90%以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同時,煤電還是現階段我國最經濟可靠的熱力供應主體,是我國民生採暖和工業用熱重要的熱源保障。煤电在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用电用能需求的同時,爲大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落實“雙碳”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調整,在統籌能源轉型和安全供應的壓力下,需要清醒認識到我國煤電面臨着進一步深刻轉型發展的巨大挑戰。一方面,作爲我國能源電力領域碳排放的最主要來源,煤電需要多措並舉努力降低自身的碳排放。另一方面,在電力系統結構和形態發生深刻變化的過程中,煤電作爲重要的系統調峯電源和慣量支撐電源,仍需進一步挖掘靈活調節能力,提升煤電深度調峯、快速爬坡、一次調頻和啓停調峯能力,持續高質量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爲此,需要我們立足基本國情,前瞻性謀劃新一代煤電戰略佈局,以新一代煤電技術作爲新質生產力代表,推動煤電行業開闢新賽道、開啓新徵程。

問:如何理解《實施方案》中的主要內容?

答:自2021年以來,煤電“三改聯動”取得了豐富成效,爲我國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隨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進程不斷深入,需要系統優化設計更加與時俱進和豐富全面的技術指標體系,为煤電在新形势下更好发挥兜底保障和支撑调节作用提供指引。新一代煤電升级专项行动在充分衔接“三改聯動”基礎上,着眼於適應雙碳戰略目標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以“深調峯、快調節、強支撐、寬負荷、高韌性、低排放”爲主線,从煤電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調節、智能运行四个方面建立健全煤電技术指标体系。

安全可靠是新一代煤電升級的基本前提。煤電機組在保供期發揮着不可替代的兜底保障作用,因此《實施方案》在安全可靠指標方面重點考慮保供期申報出力達標率、保供期非計劃停運次數等2項評價指標。高效調節是新一代煤電升級的核心目標。新一代煤電的高效調節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機組能效水平和深度調峯能力,而是擴展爲供電煤耗、低負荷煤耗攀升幅度、深度調峯最小出力、負荷變化速率、一次調頻、啓停調峯等6項指標要求。除深度調峯最小出力和供电煤耗外,其他4項指標均爲首次在產業政策中予以明確。低負荷煤耗攀升幅度用于衡量机组宽负荷运行能效水平,是新型電力系統下煤電機組頻繁參與深度調峯場景下對機組能效的必然要求和發展趨勢;負荷變化速率响应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需求,按機組在不同負荷運行水平下的客觀差異進行區分;一次調頻能力是煤电机组重要涉网性能,结合煤电机组在深度调峰期间一次調頻能力下降的客观实际,鼓励广大煤电机组通过自身调节或辅助调节方式提升机组一次調頻能力。隨着大規模新能源的接入,部分地區煤電啓停調峯需求逐漸顯現,但考慮到啓停調峯運行的安全隱患,指標體系對於現役、新建機組以鼓勵探索爲主,試點示範需具備安全可靠啓停調峯能力。清潔降碳是新一代煤電升級的重要方向。《實施方案》充分考慮了不同類型機組實際情況和區域資源條件的差異,對現役機組、新建機組和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提出了差異化的碳減排實施標準。《實施方案》不強制要求所有機組實施低碳化改造建設,試點示範明確了度電碳排放強度的量化指標要求,積極推進現役機組實施低碳化改造,且新建機組應重點研究預留低碳化改造條件、鼓勵具備條件的同步實施低碳化建設。智能運行是新一代煤電升級的重要支撐。《實施方案》提出了新一代煤電應重點聚焦智能控制、智能運維、智能決策等3個評價指標。其中,智能控制要求煤電機組強化負荷調節的自動化性能,提升自動控制的精準度並減少人工干預;智能運維要求提升机组运行智能化水平,強化安全監測、風險預警和壽命管理;智能決策是適應電力市場交易機制的重要能力,通過提升機組在市場化運行中的科學決策能力來降本增效。

問:《實施方案》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有哪些?

答:爲確保《實施方案》真正落地見效,下一步我們將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實施方案》的解讀宣傳,加強行業對《實施方案》的深入理解,引導煤電行業有序開展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工作。二是指導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結合本省區實施條件,科學制定新一代煤電工作方案。結合煤電技術指標要求,方案應對現役機組、新建機組和試點示範項目的分類實施:鼓勵現役機組在“三改聯動”基礎上進一步改造升級;鼓勵新覈准的項目達到新建機組相關指標要求,積極探索先進指標水平;試點示範主要圍繞清潔降碳和高效調節兩類指標分別開展,相關機組要充分體現技術先進性和行業引領價值。三是持續跟蹤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工作進展成效,根據實際情況滾動完善煤電技術指標及工作要求,推動《實施方案》取得實效。

本文選自:國家發改委官網;FOREXBNB編輯:陳筱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