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快高質量發展

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途徑。今年《財政預算案》聚焦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加快香港的高質量發展,並宣佈多項新措施,以實現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願景。

一、完善創科生態圈、推進香港“新型工業化”及壯大創科人才庫,增強發展動能

人工智能作爲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香港全力發展人工智能爲關鍵產業。《預算案》預留10億港元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以引導及助力香港的人工智能創新研發和產業應用。數碼港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已投入服務,多個與大語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學大模型相關及利用超算中心算力的研發項目已經展開。

在促進創科產業發展方面,去年香港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及優化了“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正在籌備中,計劃於年中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此外,香港將推出“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以1(政府):2(企業)的配对比例为在港营运生产线的企業提供最高25萬港元資助,以協助它們訂立智能生產策略,以及爲現有生產線引進先進技術。香港亦正籌備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进一步加强支援初创企業。

推動研發方面,香港已開展建設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並已在InnoHK研發平臺下成立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目標是研發機械人爲嫦娥八號任務作出貢獻。香港微電子研發院正籌備今年在元朗微電子中心組裝兩條中試線,爭取明年投入運作,以支持產品的開發和試產。此外,香港已就“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資助計劃”邀請院校提交建議書,亦將於今年年中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推行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

在創科用地方面,香港政府正全速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的發展。園區由西至東分兩期發展,隨着第一期首三座大樓快將全部落成,今年稍後園區將正式進入營運階段。另有五座大樓的建築亦正全速推行,預計在2027年起陸續完工。至於第一期餘下的用地,會在今年選擇合適的地塊徵求私人發展意見,以期通過政府和市場合作提速、提量推進園區發展。另外,《預算案》已預留37億港元,以加快完成園區第一期的基建及公用設施。與此同時,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內地相關部委探討創新政策措施,促進港深兩個園區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

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建設智慧香港

香港政府致力通過科技爲市民提供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務。“智方便”的登記用戶已超過330萬,接達超過1100項政府和公私營機構服務及政府電子表格。香港正全面提升“智方便”平臺,以期於今年年底前達致政府服務“一網通辦”。“數碼企業身份”平臺亦将于明年年底前逐步推出,促進企業數碼轉型,並提升政府部門處理企業網上申請的效率。

此外,數字政策辦公室會繼續協調所有決策局/部門試用由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研發的“港文通”,並逐步擴大參與試用計劃的人數,有助減省政府人員處理一般文書工作所需人力,讓人手可以用在其他有需要的地方。

三、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好連通內地與世界的橋樑

香港會繼續深化與內地創科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數據互通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便利措施已開放予所有業界參與,有助個人信息在大灣區內安全有序跨境流動。此外,數碼港與前海亦積極對接初創企業落戶兩地園區;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科技集羣發佈活動亦將於今年稍後在香港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