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旅遊業預計未來數月實現創紀錄增長
儘管消費者面臨生活成本上漲和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旅遊業卻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C)的最新預測顯示,到2025年,旅遊業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將達到11.7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10.3%。
今年國際旅行支出預計將突破2.1萬億美元,超過2019年1.9萬億美元的历史峰值。按照當前的增長速度,到2035年,旅遊業的規模可能達到2.9萬億美元。如果將旅遊業的間接貢獻考慮在內,其經濟影響力將擴大至16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11.5%。
這些預測來自於WTTC聯合牛津經濟研究院完成的《2025年經濟影響研究報告》初稿,完整版將於4月9日發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數據採集於特朗普政府宣佈對90餘國加徵關稅之前,新關稅政策可能推高商品價格、限制航班供給,並削弱美國遊客的可支配收入。
WTTC總裁朱莉婭·辛普森表示,儘管存在短期逆風,預計今年國際旅行支出將保持強勁增長。她強調,儘管研究完成後形勢有所變化,但人們仍將旅行列爲優先事項。
旅遊消費的預付屬性是這種信心的部分來源——多數行程需提前支付且不可退款。WTTC夏季旅行數據顯示,法國、西班牙預訂量已創歷史新高,亞太和中東地區旅遊業績強勁。非洲旅遊業預計貢獻2250億美元,佔該大陸GDP近8%,較2019年增長17%。
美國和中國旅遊業承壓
報告指出,美國和中國可能成爲旅遊業主要承壓區——此結論形成於兩國互加徵關稅前。牛津經濟研究院4月3日單獨預測顯示,美國入境遊客量將下降9.4%,導致本土消費減少90億美元。
該機構歸因於邊境政策不確定性、美元走強、國家形象受損及加墨兩大客源市場經濟疲軟。辛普森透露,美國仍將是旅遊業對GDP貢獻最大的市場,但確實面臨挑戰。
歷史證明旅遊業具有超強韌性——無論是世界大戰、全球疫情還是自然災害,其復甦速度都遠超其他行業。然而,辛普森也坦言存在隱憂,首當其衝的是關稅對全球供應鏈的潛在衝擊。隨着新關稅政策逐步落地,這場逆勢增長的旅遊盛宴能否持續,仍有待時間檢驗。
年份 | 國際旅行支出 | 歷史峯值 |
---|---|---|
2019年 | 1.9萬億美元 | - |
2023年 | 預計2.1萬億美元 | 2019年峯值 |
地區 | 旅遊業對GDP的貢獻 | 增長 |
---|---|---|
非洲 | 2250億美元 | 較2019年增長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