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億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簡稱“億航通航”)和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國民航局頒發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OC)。
其中,億航通航為億航智能旗下專注於UAM運營的全資子公司,合翼航空則是由合肥市國資平台與億航智能合資成立的公司。
圖|億航通航OC取證
這是全球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億航智能也由此成為全球首個具備無人駕駛載人eVTOL完整商業運營資質的公司,意味著中國低空經濟將從試點邁向商業化。據悉,億航智能的EH216-S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開啟規模化服務,推動“空中公交”時代的到來。
合翼航空收到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之後,市民可在合肥購票體驗低空觀光旅遊、城市空中通勤等服務。合翼航空負責人介紹,今後合翼航空將在合肥駱崗公園等運營點正式開展商業載人服務。
億航通航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後億航智能將逐步擴大和增加商業運營點,在廣州各區域佈局低空交通運營中心,為市民和消費者提供常態化的低空遊覽、城市觀光及商業載人服務。億航智能副總裁薛鵬表示,OC取證後,市民可像打網約車一樣預約飛行。
在全球範圍內,載人航空器進入商業化市場必須經過民航監管部門的適航審定,設計民用航空器需獲得型號合格證(TC),製造民用航空器需獲得生產許可證(PC),使用民用航空器需獲得單機適航證(AC),而OC則是民航局向運營商頒發的資質證明,標誌著企業具備安全、合規開展商業飛行的能力——若用“造車”做比較,則TC、PC、AC分別解決了 “車能造、車能產、車能跑” 的問題,OC決定了“車能運營”。
圖|億航智能資質審核過程(來源:東吳證券)
在落地場景上,從合翼航空和億航通航相關負責人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旅遊觀光將是率先實現商業化落地的場景。
此前,合肥、深圳、廣州等地區也正在積極規劃起降點與航路航線;億航與廣深珠、合肥、太原西山、浙江文成、山東威海等政府,祥源文旅、西域旅遊、冠忠智慧出行等企業合作。據東吳證券初步測算,國內低空旅遊觀光年市場規模近60億元,在政企合作模式以及消費補貼等政策支持下,2025年低空文旅市場有望快速起量。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首次將“低空消費”納入國家頂層設計,明確提出“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系,有序發展低空旅遊、航空運動、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費”。
從2024年12月起,低空經濟相關中標已開始爆發。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低空經濟相關項目中標總金額15.3億元,環比增長260%;2025年1月中標總金額36.1億元,環比增長137%;結構上主要是基建建設(EPC)、規劃設計、設備和服務採購、空管建設、低空運營。
東吳證券指出,2024年內各省份低空經濟發展方案和支持措施已陸續出台,2025年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導下,將是低空經濟規模化落地元年,低空經濟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有望在政策推動下大規模放量應用。展望2025年二季度,相關指導文件有望在低空司統籌下發布,指導地方低空投建營落地,eVTOL首批六個試點城市有望進度領先。
本文轉自“財聯社”微信公眾號,FOREXBNB編輯: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