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低走”四個字最貼合卡羅特(02549)上市以來的股價表現。

2024年10月2日,卡羅特成功在港股主板掛牌交易,上市首日股價收漲58.3%,讓打新者收穫頗豐。但隨後其股價一路下跌,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最低跌至4.22港元,較5.78港元的發行價跌近27%,較上市首日最高价10.88港元大跌超61%,股價上演了從雲端向地面俯衝的“戲碼”。

在超跌至4.22港元之後,卡羅特股價於4個交易日內反彈超50%至6.4港元,一舉“收復”發行價。但此後又開始新一輪的下跌,在橫盤整理近一個月後,重拾升勢突破6.4港元的前高壓力位,但隨後又回調至前高壓力位下方。截至2月21日收盤報價6港元每股,仅较發行價高出不足5%。

艱難重回發行價後,卡羅特(02549)再迎基石解禁新挑戰 - 圖片1

股價來到這個位置後,問題也隨之出現,即後續走勢將向上還是向下?而即將到來的限售股解禁,也將成為影響後續股價走勢的關鍵因素。

FOREXBNB觀察到,卡羅特在IPO時引入的兩位基石投資者將於4月3日解除禁售限制,兩者持有卡羅特的股份均為4.88%(超額配股權行使後),合計9.76%。若基石投資者在解禁後拋售股票,或將讓卡羅特股價明顯承壓。

亢奮情緒過後“一地雞毛”

回首卡羅特上市時的表現,其在招股階段便展現出了極高的市場熱度。在招股之前,卡羅特便吸引了兩位基石投資者,分別是經緯創投和元生資本,二者過往主要專注於一級市場,分別認購了卡羅特約2709.15萬股的股份,合計5418.3驚人的,佔全球發售股份的約41.72%,佔國際配售的比例高達83.45%,國際配售的大部分籌碼都歸攏於兩大基石投資者。

進入到招股階段後,卡羅特受資金追捧熱度進一步飆升,其在香港公開發售中獲1347.27倍的超額認購,成為年內香港主板認購最高的企業,這觸發了50%的回撥,因此公開發售與國際配售下均發行6493.25驚人的,合計約1.3億股,總發行股份數量佔總股本的24.25%(超額配授權行使之前)。

而在國際配售中,在兩大基石投資者認購了超八成的股份之後,錄得國際配售項下超額認購7.91倍,雖不如公開發售般火爆,但仍能看出機構資金對卡羅特的搶籌。

在如此強烈的熱度之下,卡羅特在9月30日的暗盤中一度漲超100%,據利弗莫爾證券暗盤交易顯示,最終暗盤報價10.26港元,較招股價上漲77.51%,若不計手續費,打新者每手可賺2240港元。

能在暗盤階段便有如此亮眼的表現,主要得益於兩方面,其一是卡羅特於過往年份實現了持續成長的業績,其二是中國資產於2024年9月下旬開始大幅拉升,這讓市場情緒空前高漲,這也是卡羅特暗盤股價翻倍的關鍵原因。

但缺點也顯而易見,投資者在短期內大幅度浮盈之後,兌現的情緒宣洩而下,投資者紛紛落袋為安以保存盈利果實,因此卡羅特上市首日盤中拋壓巨大,漲幅一度回落至16%,後在強烈的市場情緒帶動下最終錄得58.3%的上市首日漲幅。

艱難重回發行價後,卡羅特(02549)再迎基石解禁新挑戰 - 圖片2

且在卡羅特上市的兩三天后,恆生指數見頂回調,市場情緒迅速降溫,這導致籌碼結構不穩的卡羅特股價持續大幅下跌,在跌破發行價後仍下殺至4.22港元。在這一過程中,卡羅特擁有1947.95萬股的超額配售股份,相當於全球發售股份的約15%在10月28日之前悉數獲得全部行使之後,仍未能阻擋卡羅特的下跌趨勢。

截至目前,恆生指數已突破前高走出牛市韻味,這帶動卡羅特股價較底部有所回升,但卡羅特截至2月21日收盤報價6港元,較發行價僅漲3.8%,較股價最高點仍有很遠的距離。

而經緯創投和元生資本兩位基石投資者所持的5418.3驚人的,約佔卡羅特總股本10%的股份將於4月3日解除禁售,同時,控股股東所持有的74.99%的股份也將於同一日有限制(需在保持控股股東地位的前提下)解除禁售,若基石和控股股東後續減持,必令卡羅特股價承壓,而其基本面在此時便顯得尤為重要。

多個潛在經營風險或壓制公司估值

卡羅特自2013年開始由OEM業務向ODM業務轉變,其為國際品牌所有者和零售商設計、開發及供應定制的炊具和其他廚具產品。憑藉ODM業務獲得的專業知識及對客戶偏好的經驗,2016年,卡羅特進軍在線零售領域,推出自有廚具產品品牌卡羅特(CAROTE)。

截至2024年9月14日,卡羅特向全球零售消費者提供了超過2500個SKU的多種自有品牌的產品組合,且其已在全球19個地区市场的19個在线市场所开设了48家自營網店,打造了自身的全球渠道。

據灼識諮詢報告顯示,按2023年的零售額計,卡羅特在各主要市場的線上炊具行業中排名前五,在中國排名第四,在美國排名第二,在西歐排名第三,在東南亞排名第二,在日本排名第三,市場份額分別為1.2%、13.1%、1.3%、8.6%及8.1%。

從業績來看,卡羅特實現了快速成長,其2021至2023年的收入分別為6.75億、7.69億、15.83億元,同期的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3170萬元、1.09億元、2.43億元。至2024年前三個月,卡羅特的收入同比增長72.34%至5.03億元,經調整淨利潤增長73.21%至9700萬元。

卡羅特之所以能實現持續的快速成長,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自有品牌廚具強勢崛起。2021年至2023年,卡羅特品牌業務的收入佔比分別為41.9%、69.1%、87.2%,自有品牌產品收入持續大幅提升,2023年ODM業務的佔比已下降至12.8%。

其二,海外市場成為業績增長主要動力。2023年,卡羅特來自中國以外市場的收入佔比高達79.3%,海外市場收入快速增長,其中又以美國、西歐兩大市場的發展最為亮眼,倍數級別的增長。

但在2024年10月28日卡羅特的自願公告中,卡羅特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未經審核的收入同比增長約40%-50%,而2024年第一季度卡羅特的收入增速高達72.34%,這表明卡羅特的增速在2024年的第二、第三季度或已有所下滑,這或許也是卡羅特當前股價相對低迷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卡羅特面臨的經營挑戰亦不在少數。其一是市場競爭或將持續加劇。無論是在國內亦或是國外,廚具市場均是高度競爭的行業,為了吸引客戶擴大市場份額,卡羅特於2023年下調了定價策略,進一步突出產品的高性價比,這使得2023年品牌業務的毛利率降至39.2%,而2022年同期為45.9%。若未來市場競爭持續加劇,或會令卡羅特的盈利能力受到影響。

其二,對個別電商平台依賴度過高。據招股書顯示,2024年前三個月,卡羅特來自亞馬遜和沃爾瑪的收入佔比分別為52.2%、17.2%,合計高達約70%。過度依賴於部分電商平台,或會增加業務經營的潛在風險,若未來該等電商平台上調服務費或其他費用,或將對卡羅特造成衝擊。

其三,過於依賴單一市場。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卡羅特來自美國市場的收入佔比已高達60%,較2021年時的16.5%有大幅度的提高,若美國未來市場需求下滑或未來涉及到關稅等問題,那麼過度依賴美國市場的卡羅特或因此受影響。且主要收入來自美國市場的卡羅特或難以提高公司估值水平,畢竟潛在關稅風險是抑制估值提升的因素之一。

綜合來看,過往的亮眼業績及高昂的市場情緒雖然讓卡羅特上市首日股價大漲,但隨著情緒的消退以及籌碼的紊亂,卡羅特股價持續下殺。目前雖已回升至發行價上方,但限售股解禁或會令股價承壓,投資者還需警惕卡羅特收入增速放緩的可能,同時市場的劇烈競爭、過度依賴個別電商平台及單一市場也讓卡羅特的潛在經營風險提升,不確定性或仍將壓制卡羅特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