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糖的發現及普及可以說是具有深遠影響的重大事件之一。從最初的奢侈品到現代社會的日常必需品,糖不僅重塑了人類的飲食結構,還深刻影響了全球經濟格局、社會關係乃至文化形態。
從大的分類來看,醣類可分為食用糖和甜味劑。其中,後者是指在食品中添加極少量就能提供甜味的物質,其主要特點包括用量少、甜度高、能量低甚至無能量。
由於糖攝入過多會帶來健康負擔,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提升,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刮起了“減糖風潮”。灼識諮詢的報告顯示,人工甜味劑的銷量從2018年的14.3萬噸增加至2023年的17.61萬噸,複合年增長率達到了4.2%。若以甜度貢獻計算,2023年人工甜味劑在全球甜味劑中的佔比已經超過了80%。而至2028年,這一市場的年銷量有望達到21.55萬噸。
行業規模與日俱增,資本市場里相關公司的動向自然也值得關注。FOREXBNB注意到,日前,新琪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琪安”)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請。據介紹,新琪安的業務最早可追溯至2003年,歷經20餘年發展後,公司目前在食品級甘氨酸製造行業裡排名全球第一,在三氯蔗糖製造行業裡排名全球第五。
然而,雖然細分領域裡的行業地位十分突出,但新琪安的業績表現其實難言穩定。回溯財務數據,公司的收入在2023年大幅回撤,而淨利潤指標更是連續兩年負增長。在本次遞表之前,新琪安已向港交所發起過一輪衝刺,可惜並未能在有效期內圓夢港股市場。時隔大半年後,重振旗鼓的新琪安是否能打動市場呢?
產品市價波動拖累財務表現
從業務構成來說,新琪安的收入主要來源於食品級甘氨酸、工業級甘氨酸,以及三氯蔗糖這三大類產品。2022-2024年,三氯蔗糖銷售額分別佔新琪安總收入的49.6%、51.1%及41.8%,食品級甘氨酸銷售額分別佔總收入的約40.6%、40.1%及42%,而工業級甘氨酸销售额的占比则分别为7.6%、6.1%及11.7%。
不難看出,新琪安的收入主要仰仗於三氯蔗糖和食品級甘氨酸。不過,作為大宗商品,糖的國際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而甜味劑自然亦概莫能外。過去幾年,食品級甘氨酸和三氯蔗糖的市場價格都呈現出了大幅波動的走勢。
首先就食品級甘氨酸來說,隨著供應端產能逐步恢復,疊加下游生產商因擔心價格上漲而囤貨引發了需求下滑,食品級甘氨酸的平均出口市場價格由2022年的每噸約22991.3元大幅降至2024年的14842.9元。
而三氯蔗糖方面,由於主要生產商採取積極的生產擴張策略,該市場陷入供大於求的境地。此外,出於維護各自市佔率的需求,同時也為了遏制有可能破壞市場平衡的小競爭者湧入,龍頭企業還在2022年掀起了價格戰。數據顯示,三氯蔗糖的平均出口市場價格及平均國內市場價格分別由2022年的386261.6元/噸及378556元/噸下跌至2024年的141597.3元/噸及148904.9元/噸。
在市場價格不斷走低的過程中,新琪安也只能隨行就市。以三氯蔗糖為例,2022-2024年,新琪安該產品的平均售價分別為311663元/噸、236811元/噸、184802元/噸。
在此影響下,新琪安的主要產品的銷售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三氯蔗糖方面,報告期內該業務的收入分別為3.77億元、2.28億元、2.37億元;同期,食品級甘氨酸的收入分別為3.09億元、1.79億元、2.39億元。
“拳頭”產品收入貢獻大幅減少,無怪乎新琪安的核心財務數據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2022-2024年,公司的總收入分別為7.61億元、4.47億元、5.69億元,儘管2024年收入規模有所回升,但較2022年高點仍有較大距離。而以利潤指標看,這三年裡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25.6%、17.9%、17.9%,盈利能力承压显著;同時,淨利潤分別為1.22億元、4466.2萬元、4340.6萬元,可謂是連續下滑。
加碼海外市場效果存疑
貴為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新琪安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穩定且多元化的客戶群,其中包括了多家知名跨國企業。儘管公司並未直接披露客戶名稱,但從招股書的相關描述可推測,可口可樂、雀巢都是新琪安的客戶。
但結合財務表現分析,哪怕深度綁定世界數一數二的食品飲料公司,新琪安也無法使自己擺脫甜味劑價格戰的衝擊。
或許也是苦於“內捲”,新琪安方面表示接下來公司的重點在於“繼續優先關注海外市場”。具體舉措看,新琪安計劃擴大其泰國工廠的三氯蔗糖生產規模,併計劃在該工廠生產異麥芽酮糖醇。除此之外,公司還準備擴大國際銷售網絡。
截至目前,新琪安位於泰國的工廠具備年產500噸三氯蔗糖的能力,而公司方面之所以計劃進一步擴大泰國工廠的三氯蔗糖產量,核心原因或是海外三氯蔗糖的價格一般都要高於國內價格,因此在海外銷售該產品的利潤空間更大。
不僅如此,根據公開資料,全球市場對三氯蔗糖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長,預計至2028年該產品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91萬噸,2023-202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能達到7.8%,而通過擴大泰國工廠的生產規模,無疑有利於新琪安進一步提升其在海外市場的“話語權”。
除了把握自身優勢產品的擴張機會外,新琪安也將目光延伸到了異麥芽酮糖醇身上。據介紹,下一步,新琪安計劃在泰國工廠生產該產品,預期年產能為1.5萬噸。
而在配套的銷售渠道方面,當前新琪安正著手在美國、荷蘭、泰國及印尼設立新銷售辦事處,以擴大國際銷售網絡。同時,公司方面還計劃擴大位於深圳的銷售辦事處,並將其打造為全球銷售總部。
綜合以上種種跡象來看,新琪安未來的增長表現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海外工廠尤其是泰國工廠的業務能力。而在新琪安的長期戰略中,港股上市大概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畢竟香港作為舉世聞名的自由貿易港和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在港上市將為新琪安的國際化戰略添色不少。
不過也要正視的是,現階段新琪安的業績穩定性較差,公司的增長表現依然十分仰賴於行業景氣程度。雖說擴產舉動能讓新琪安的規模“更上層樓”,但相關產品的供需關係本就處在微妙的緊平衡之中,龍頭公司們持續擴產之后海外市場的“價格紅利”還能剩下多少,這大概也會是一個必須要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