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摩根大通在其全球市場策略報告中再次強調,他們對成長股相對於價值股的表現持謹慎態度,但對小盤股的前景持樂觀看法。

摩根大通指出,儘管成長股自2022年的拋售以來表現強勁,但它們相對於價值股的估值倍數已經達到歷史高點。市場集中度依然很高,存在主導地位被削弱的風險,尤其是在散戶持股量達到歷史新高的背景下。摩根大通認為,成長股和科技股不太可能像過去那樣主導今年的市場回報,但他們並不建議大幅減持成長股,因為這些公司的盈利依然穩健。

在科技股領域,摩根大通重申了他們從半導體板塊轉向軟件板塊的立場,這一轉變得到了今年1月中國DeepSeek的橫空出世的支持。摩根大通看好中國科技股相對於美國科技股的表現,並指出,在近期的反彈之後,中國科技股的估值折扣仍然很大。

摩根大通長期看好大盤股相對於小盤股的表現,但這一觀點在去年年中發生了變化。小盤股在2023年2024年上半年表現不佳,之後表現參差不齊。摩根大通認為小盤股的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低持有量和長期不佳的表現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入場機會。

在摩根大通看來,PMI數據的反彈、監管的放鬆以及商業信心的改善等多種因素將對小盤股產生積極影響。各大央行維持利率或降息將有助於推動小盤股的表現,因為這些股票受益於較低的收益率。然而,摩根大通也警告說,未來幾個月通脹風險的上升可能會帶來挑戰。

此外,IPO活動、企业整合以及并购活動的增加也对小盘股有利,因為它們往往是被收購的目標。歐元區的小盤股可能會成為俄烏停火協議的間接受益者。摩根大通表示,小盤股通常更關注國內市場,因此在貿易不確定性增加時,它們可能更具防禦性。

總體而言,摩根大通對新興市場給予“減持”評級,原因是關稅不確定性再次上升,美元走強增加了風險。

摩根大通對發達市場給予“中性”評級,其中,美股為“中性”評級,原因是估值昂貴、企業盈利面臨風險以及投資者持倉過於集中;

日股為“增持”評級,原因是利率差異較大、東京證券交易所改革取得成效、消費再通脹,但日元匯率需要企穩;

歐股為“減持”評級,原因是歐元區可能保持邊緣化、企業盈利可能令人失望、政治不確定性升高,但估值便宜,建議投資者等待更好的入市點;p>

英股為“中性”評級,原因包括估值看起來非常有吸引力、低貝塔係數、高股息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