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Omdia在其文章中指出,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正在實現深度融合。IoT企業如何整合AI和機器學習(AI/ML),並將這些智能技術應用到最適宜的領域,將成為2025年物聯網(IoT)領域的關鍵議題。此外,儘管衛星IoT不太可能引髮根本性變革,但對某些企業來說,它可能會節省大量成本,並有助於混合網絡實現全面覆蓋。隨著SGP.32規範的商業化,窄帶物聯網(NB-IoT)有望在多個市場上獲得強勁的發展勢頭。

Omdia認為,儘管2025年對物聯網(IoT)企業來說充滿挑戰,但也存在增長的可能性。世界銀行表示,2025年的經濟前景仍然不容樂觀。由於地緣政治緊張、貿易分裂、長期高利率和氣候相關災害等因素,IoT企業將面臨許多不可控制的挑戰。

高盛對未來持謹慎樂觀態度,並預測利率將下降。然而,高盛也警告說,美國施加的關稅和相應的報復措施可能要到2025年下半年才會實施,因此2025年可能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主要信息

AI與IoT的實質性融合正在發生,尤其是在邊緣領域。在某些情況下,AI和IoT技術相互補充。行业参與者、汽車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和其他公司正在探索IoT如何創造效益。2025年將探討這兩種技術如何協同發展。

混合5G蜂窩/非地面網絡(NTN)將促進超大規模連接。到2025年,許多衛星星座將建成。雖然其中一些將專門用於IoT,但大多數將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寬帶服務。儘管如此,Omdia預計,IoT市場將從更廣泛的連接和硬件選擇中受益。

連接管理至關重要。2025年,SGP.32規範的eSIM/iSIM將實現商業化,這將證明更好的連接管理是否是推動NB-IoT市場繁榮的關鍵因素。

IoT網絡API將於2025年開始產生收入。長期以來,API一直是不同系統之間的“橋樑”,使IoT設備能夠通過這種“橋樑”連接到互聯網並與其他系統交換數據。網絡API最終能夠作為一座“橋樑”,從5G IoT中獲取價值,但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地緣政治因素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抑制物聯網市場。不斷升級的關稅戰將給許多IoT企業的供應鏈帶來不確定性,再加上日益複雜的監管環境,IoT企業將面臨許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