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IDC發布的文章指出,DeepSeek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崛起,備受矚目。DeepSeek R1模型以其卓越的推理能力、卓越的性能、開源特性和低成本優勢,為各行各業的大模型應用提供了一個顛覆性的技術基礎。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大模型的部署已經走在了前列。IDC預測,DeepSeek的問世將推動大模型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加速,車端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將加快步伐,智能座艙的AI應用將迎來大規模落地的轉折點,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至2025年,屆時車端大模型應用的落地將迎來爆發期。
IDC認為,DeepSeek R1的開源將為技術供應商和汽車製造商提供一個革命性的模型基礎和技術路徑,對應用落地和產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應用——智能座舱的大模型應用将迎来爆发期:
DeepSeek R1的強大思考能力是其受到廣泛關注的核心原因。對於汽車製造商和技術供應商來說,他們不僅可以直接使用DeepSeek的開源模型來提升座艙的智能化水平,還可以參考DeepSeek提出的全新訓練模式來迭代自己的垂直領域模型。隨著車端大模型思考能力的提升,座艙內的應用將不再局限於知識問答、繪畫等通用場景,而是向智能體方向發展,能夠與外部環境互動,獨立完成用戶交付的任務,使用戶感受到解放和服務,從而增強對智能座艙的依賴。目前,吉利、極氪、嵐圖、托米、寶駿、零跑、長城、比亞迪(002594.SZ)等品牌已經宣布採用DeepSeek大模型來增強其智能座艙的功能。IDC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至2025年,屆時車端大模型應用的落地將迎來爆發期。
技術路徑——車端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將加快:
目前,智能座艙大多依賴於雲端大模型,但隨著應用生態的繁榮,用戶的使用深度和頻率將增加,對隱私安全、低延遲、無網絡條件下的可用性等要求將越來越高,因此車端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變得至關重要。DeepSeek開源的蒸餾小模型表現出色,且參數量還有進一步壓縮的空間,這為車端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提供了技術可行性。僅佔用數GB內存和少量CPU資源的蒸餾小模型,能夠提供幾乎與原有大模型相媲美的效果,廠商對部署本地大模型的信心將大大增強,落地速度也將加快。
產業格局——技術供應商的大模型技術壁壘被拉平,競爭焦點需要轉向大模型應用的落地:
由於DeepSeek R1模型的效果可以與全球最頂尖的閉源模型相媲美,隨著DeepSeek模型和技術方案的開源,座艙領域的所有大模型玩家一夜之間都免費獲得了頂尖的基準大模型,追平甚至超越了原本的技術供應商。因此,技術供應商和有志於實現大模型落地的汽車製造商站在了同一技術起跑線上。在這種背景下,除了少數頂尖團隊外,專注於通用大模型已經難以形成新的技術壁壘,技術供應商和汽車製造商都應該盡快投身於大模型的應用創新和落地,儘早佔領用戶心智,從而建立護城河。
對於技術供應商來說,機遇在於不再需要重資本投入大模型研發,即使是小公司和輕資產也能獲得入場券。挑戰在於原本積累的大模型技術壁壘被拉平,且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商的競爭。建議利用DeepSeek的技術方案提升垂直領域大模型的效果,投入更多資源到大模型應用創新,注重提高產品體驗而非專注於底層技術。
對於汽車製造商來說,機遇在於消除了技術短板,可以輕鬆投入大模型應用的競爭。同時,汽車製造商擁有數據優勢和資源優勢,並且控制著座艙操作系統、硬件和底層應用等入口。建議首先以DeepSeek為基礎構建自身的大模型能力,然後投入大模型應用和智能體的開發,增強用戶粘性,最後通過大模型整合座艙中的各類應用,打造完整的智能座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