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利嘉閣地產研究部的負責人陳海潮透露,由於連續數月的節日假期導致市場交易清淡,香港的住宅市場在今年一月和二月的一手買賣均表現不佳。根據土地注册处的数据,2025年一月香港共記錄了711宗一手私人住宅的買賣登記,與2024年十二月的831宗相比下降了14%,連續兩個月下降,創下近四個月的新低。一月份的登記總價值也大幅下降了32%,僅為75.33億港元,連續兩個月下降,為近四個月的最低值。陳海潮還指出,市場在二月底也在期待《財政預算案》的好消息,因此預計真正的一手市場回暖至少要等到三月份。
從地區來看,今年一月份香港三個區域的新盤登記量呈現兩降一升的趨勢,其中港岛区的跌幅最为显著,超過了四成。主要原因是該時期內缺乏大型新盤的銷售登記。一月份港島區一手私宅的登記量環比下降了43%,跌破了百宗的水平,僅為95宗。同時,該月的買賣登記總價值也下降了30%,僅為17.75億港元,部分原因是該月有相對平價的新盤銷售登記,涉及的平均价格僅為442萬港元。
九龍區也出現了登記量下降的情況,這主要是由於去年十二月下旬至今年一月上旬的聖誕和元旦假期導致市場交易清淡,開發商放慢了推盤的步伐,市場失去了焦點,主要依靠啟德區的一些餘貨登記來支撐。一月份九龍區一手私宅的登記量僅為239宗,較上個月的312宗下降了23%;而該月的登記金額更是大幅下降了45%,僅為31.02億港元,出現了量價齊跌的情況。
與此相反,新界區的表現逆市而上,但買賣登記量也只是略有上升。在屯門和元朗一帶的新盤帶動下,環比保持穩定,但與去年十一月的出色表現相比明顯遜色。一月份新界區一手私宅的買賣登記共377宗,較去年十二月的352宗微升了7%。至於該月新界區的買賣登記金額則下降了8%,為26.55億港元,主要原因是该月以低价新盘登记為主。
從樓盤分類來看,屯門凱和山在一月份記錄了125宗登記,成為登記量最多的一手私宅項目,登記總價值達到了5.87億港元,平均每宗登記约为470萬港元;其次是元朗匯都II和屯門NOVO LAND 3B期,分別記錄了73索卡祖48宗登記。至於排行榜中上月平均每宗買賣成交價最高的是港島南岸1期晉環的1,656萬港元;而匯都II的425萬港元则是较低的平均价格。
對於二月份的展望,陳海潮表示,由於一月下旬至二月上旬的實際市況受到農曆新年長假期、對美息的觀望以及特朗普政策走向的影響,預計一手新盤的推售步伐將保持極慢,因此預計二月份一手私宅的登記量將維持在低位,最多環比微升7%左右,達到約760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