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由於DeepSeek所推出的性能堪比OpenAI o1大模型,但是AI訓練與推理成本卻比OpenAI低得多的開源AI大模型DeepSeek R1,引發全球投資者對中國互聯網公司以及對於中國半導體與軟件領軍者的狂熱看漲情緒,在香港股市交易的中國科技股基準指數——恆生科技指數步入“技術性牛市”。在A股市場,涵蓋眾多科技股的創業板截至週五上午收盤暴漲超3%,週漲幅已接近7%,該指數自10月以來長期處於橫盤震盪,近期跟隨DeepSeek引發的中國科技股狂歡而大幅反彈。

恆生科技指數截至午間休市上漲2.79%,使其從1月的低點漲幅超過20%。小米、聯想和理想汽車是推動該指數週五上漲的主要科技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該指數波動性非常大,在上個月曾深跌至“技術性熊市”區域。儘管近期大舉反彈,恆生科技指數仍較2021年初的峰值低超過50%。

DeepSeek引爆中國AI投資狂潮 港A股這是要復刻2023年“美股瘋牛”? - 圖片1

在港股,憧憬“長牛行情”的樂觀情緒可謂比A股更加沸騰,受益於美聯儲降息,以及國內貨幣刺激政策提供的流動性支持,港股可謂吃到“中美雙重流動性紅利”,疊加近期DeepSeek引爆中國AI投資狂潮之後,港股作為外資投資中國的門戶,同時也是華爾街大行高盛、大摩和小摩等外資機構投資中國公司的最佳切入口,引發對沖基金與資管機構蜂擁至港股。

DeepSeek R1大模型橫空出世所引發的港股與A股市場史無前例“人工智能熱潮”幫助緩解了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的負面擔憂情緒。有交易員表示,中國股市(包含港股與A股市場)的科技股在美國關稅低於預期、且中國的回應精準且具有針對性的背景下表現良好。

2023年美股“瘋牛行情”,將是港A股劇本?

如此火熱的情緒,不由得讓人想起2023年ChatGPT風靡全球引發各大企業佈局AI、英偉達多個季度無與倫比的財報所引爆的AI投資熱潮,進而全面驅動美股的2023年瘋牛行情,在這一年,美股基準指數——標普500指數大漲25%,有著全球科技股風向標稱號的納斯達克100指數則瘋漲55%。而2023年美股瘋牛行情正是由高盛等華爾街投行以及眾多槓桿型對沖基金所主導。

縱觀當前港A股走勢,國內流動性支持政策與財政刺激,疊加DeepSeek引爆的中國AI投資狂潮,所帶來的市場看漲熱度以及亞洲股民們狂熱情緒,足以與2023年史無前例AI熱潮驅動的美股“瘋狂牛市”相媲美。

作為非嚴格意義上的對標,涵蓋幾乎有所中國核心資產的滬深300指數,被一些機構對標於堪稱美國核心資產的標普500指數,滬深300指數从规模来看与标普500指數、歐洲斯托克600指數以及日经225指數共同构成所谓的“全球核心資產”,并且滬深300指數的规模和影响力仅次于标普500指數。

與此同時,涵蓋阿里巴巴、騰訊以及百度等中國科技巨頭們的恆生科技指數,有著“東方納斯達克”美譽,被一些機構對標於涵蓋蘋果、英偉達、微軟以及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的納斯達克100指數,認為隨著這些中國科技巨頭業績與市值繼續成長,未來的“恆科指完全體”可能就是納斯達克100指數。

華爾街大行高盛在經歷“DeepSeek衝擊波”重創美股科技巨頭之後,重申該機構對於中國股市的看漲熱情,高盛預期在中性預期下,MSCI中國指數今年有望出現14%的漲幅至75點,樂觀預期下該指數漲幅則將飆升至28%,高盛強調,“軟科技”領域的股票表現有望強於整個大盤。MSCI中國指數涵蓋阿里巴巴、騰訊、貴州茅台以及長江電力等中國核心資產,當前徘徊於67點附近。

DeepSeek引爆中國AI投資狂潮 港A股這是要復刻2023年“美股瘋牛”? - 圖片2

當阿里巴巴以及騰訊展現出“涵蓋最前沿AI大模型+強大雲端AI算力體系+完整AI應用軟件開發者平台”這些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標籤,且這些標籤的規模隨著AI應用軟件滲透至中國各行各業,未來市場規模有望比肩亞馬遜AWS與微軟,可能將引發類似2023年-2024年全球資金湧向北美雲計算巨頭的投資盛況。

DeepSeek引領的以“低成本”和“高能效”為核心的新AI大模型技術路線有望帶來AI產業鏈成本的整體下降態勢,對於互聯網大廠以及消費電子公司等聚焦於AI應用端的中國科技公司來說,隨著AI應用向國內各行各業加速滲透引發生產率大變革,必然存在更多的市場機遇,以及規模大得多的AI應用與推理端算力需求。

若殺手級別的AI應用軟件/AI代理自2025年開始呈現大規模湧現之勢,對阿里巴巴、騰訊以及京東等雲巨頭來說可謂重大利好,這些AI軟件無論是前期AI軟件開發者生態平台還是後期無比龐大的雲端AI推理算力資源,离不开這些云巨头提供的强大算力平台支持。這些云巨头聚焦于布局与生成式AI相關的B端以及C端AI應用軟件开发者生态,旨在全面降低各行各業非IT人士開發AI應用的技術門檻。

來自新加坡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的投資組合經理Sat Duhra表示:“這是一個長期被忽視的行業,但像其他純國內行業一樣,依然有不少亮點。最近DeepSeek的震撼發布,恰好提醒我們,在幕後的大國產業政策——例如‘中國製造2025’——推動了許多行業邁向世界級水平。”

德銀高呼中國市場估值折價將消失,2025年或迎來“斯普特尼克時刻”

DeepSeek自發布性能比肩o1的開源AI大模型後,中國互聯網大廠等科技公司成為美國AI領域的新興威脅。儘管在進口最先進芯片方面遭遇西方國家限制,但DeepSeek應用的開發成本遠低於美國競爭對手。這一發布使得“AI芯片霸主”英偉達的市值蒸發單日超5000億美元。

近期,來自中國DeepSeek的AI工程師團隊所開創的DeepSeek R1大模型可謂霸榜美國熱搜,並且DeepSeek應用持續登頂蘋果中國地區和美國地區應用商店免費APP下載排行榜,在美區下載榜上超越ChatGPT。

DeepSeek團隊證明,他們能夠在沒有世界最頂級的英偉達高性能AI GPU提供強大AI算力的情況下,以極低成本加上性能普通的AI加速器訓練出推理能力一流的突破式開源AI大模型。在不到600萬美元的極低投入成本和2048塊性能遠低於H100與Blackwell的H800芯片條件下,DeepSeek團隊打造出性能堪比OpenAI o1的開源AI模型,相比之下Anthropic與OpenAI訓練成本高達10億美元,DeepSeek的推理输入與输出token定價相比於OpenAI定價則可謂“骨折級”促銷。

隨著這股來自東方的“DeepSeek低算力成本風暴”席捲全球,投資者們開始強烈質疑美國科技巨頭們對於人工智能堪稱狂熱的AI燒錢計劃是否合理,畢竟動輒千億美元的支出,相比於DeepSeek僅僅百萬美元級別成本令這些美國科技股投資者無比震驚的同時也無比憤怒。由於投資者們擔憂DeepSeek引領的“低成本AI大模型算力範式”推動科技巨頭們在短中期內大幅削減AI GPU訂單,因此英偉達股價上週一大跌近17%,單日的市值蒸發規模達到5890億美元,為美國股市歷史上最大規模市值損失。

華爾街的交易員們在DeepSeek橫空出世後,普遍對中國股市予以看漲觀點,認為隨著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競爭力的認可度提升,其“中國折價”將徹底消失,股指有望突破之前的歷史高點。

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彼得·米利肯(Peter Milliken)在2月5日發布的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為,2025年將是全球投資界意識到中國超越其他國家競爭力的一年。在2025年,中國在一周內發布了世界首款第六代戰鬥機和其極低成本+高性能的開源AI大模型DeepSeek。”

德銀的這份最新研報以 “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為核心概念,認為中國的技術創新已在全球範圍內引發“認知躍遷”。美國矽谷投資人Marc Andreessen甚至將DeepSeek的發布稱為 “AI 的斯普特尼克時刻”,象徵著中國科技崛起已不可忽視。(蘇聯在1957年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斯普特尼克時刻”因此成為全球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轉變的象徵)。

該報告指出,2025年將是全球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股票市場的一年。從紡織、鋼鐵到電子產品,再到近年來快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車、核能、高速鐵路、人工智慧(AI),中國企業展現出強大的全球競爭力,市場有望重新估值“中國折價”,並推動中國A股和港股進入長期牛市。

德銀預計,中國股市將在2025年迎來長期牛市,Minato MatawaA股將成為全球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美聯儲政策不確定性、歐美製造業衰退,以及西方企業競爭力下降的背景下,全球資金可能會重新配置至中國市場。

匯豐表示,隨著外國資金流入規模不斷增加,以及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愈加受到全球認同,可能會縮小中國股市與其他新興市場之間的估值差距。

過去24個月,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大部分漲幅來自少數幾隻科技巨頭,導致估值膨脹且市值集中度極高。因此,這一科技股所主導的基準指數的前瞻市盈率高達27x,高於其10年期的平均水平,而恆生科技指數的前瞻市盈率僅僅為17x。

當然,華爾街對於中國股市的謹慎情緒同樣存在。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師團隊在2月1日的報告中重申了對中國半導體和硬件股票的謹慎態度,指出關稅和其他風險,其中包括美國政府可能擴大對於中國的先進芯片系統銷售限制。

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策略師Marvin Chen的報告,南向資金在1月略有上漲,境內投資者大量買入香港股市的科技股,隨著DeepSeek全面引爆中國AI投資狂潮,這一資金流入趨勢可能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