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十年里,美国资产的卓越回报吸引了全球资金的大量涌入,包括欧洲、日本、亚洲的主权基金,以及中东产油国的资金,都在不断增加对美国股市和债券的投资。随着资金的持续流入,美元的价值也随之上升,但现在这个“美国例外”的神话已经破灭。
高盛对冲基金业务负责人Tony Pasquariello最近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目前美元的价值被高估了20%,这种高估正是美国例外主义的结果。他强调,关税政策正在破坏强势美元的核心支柱,而这一次是美国与全球的对抗,因此更类似于“英国脱欧”而不是第一次贸易战。
此外,高盛还指出,到目前为止,主要是欧元区的投资者在抛售美国股票,而外国投资并没有大规模净抛售美国国债。
高盛提出了美元可能大幅贬值的三大理由:
1、估值泡沫:当前美元的估值与基本面脱节,高估幅度达到20%。
2、利润与消费受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来的不仅仅是价格上涨,更深层次的是它对美国公司利润和美国家庭消费能力的损害,而这两者正是“美国例外论”的动力。换句话说,关税政策正在动摇强势美元存在的核心支柱。
3、结构性资本外流:这次的情况与2018年的关税摩擦不同,更像是“美国版的英国脱欧”。2018年美国是针对个别国家,而现在美国是与全世界对抗,连盟友也不放过,欧盟、日本、加拿大、韩国等都受到了影响。这不是战术性的摩擦,而是结构性的脱钩。
高盛在报告中还提到了一个关键风险。目前全球有2.2万亿美元的美元相关资产没有进行外汇对冲,一旦投资者决定撤资,影响将会很大。例如,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底,部分资金从美元资产流出,转向投资欧元区等其他地区的资产,导致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上升了20%,打破了利差和汇率之间的传统联系。
高盛认为,本轮调整的起点是美国资产在全球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不过,高盛强调,目前的外资动向并不是剧烈抛售美元资产,而是边际需求变化所驱动。例如,尽管欧元区投资者开始抛售美国股票,但“其他国家和地区”仍在持续购买美国资产。同时,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态度更加谨慎,并没有全面抛售美国国债。尽管他们减持了一些长期国债,但这部分资金大多转向了短期美国国债,避险效应仍在发挥作用。
另外,由于全球仍然缺乏更具吸引力的替代资产,一些资金不会直接卖出美国资产,而是通过外汇风险对冲的方式进行调整,也就是卖出美元,但保留底层资产。高盛强调,这些超配的美元资产仓位是多年积累的结果,调整也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