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谈粤港澳大湾区合作进展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在立法会政制事务委员会上表示,特区政府正不断努力与粤澳加强合作,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涵盖法律服务、专业资格互认、货物及基础设施联通、资金流动、创科资源、跨境安老及医疗协作等多个领域,以全面推动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大湾区建设被视为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最佳切入点,以及在由治及兴关键期的重要发展动力源。香港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及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之一,与广东省、澳门特区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共同积极推动湾区建设,为香港各界带来无限机遇,同时为国家和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香港国际机场物流园合作案例

香港与东莞合作的香港国际机场物流园是“海空货物联运”的创新安排。在此模式下,内地出口货物可在东莞设立的上游物流园内预先完成航空安检、装箱、打板及收货,无缝运抵香港国际机场的货运码头,再利用香港的国际航空网络,直接转运到世界各地,免去了重复的清关和安检程序。国际货物空运亦可使用上述反向路线进入内地。此模式在基建“硬联通”以至规则做法“软联通”方面都有创新突破,为大湾区货物提供更无缝、更便捷的通行便利,大大提高了跨境航空货物中转的效率,同时进一步发挥香港的空运中转枢纽功能,是规则衔接的典型成功范例,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法律服务与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在法律服务方面,“港资港法”及“港资港仲裁”在试行数年后,今年二月十四日扩展至更多内地湾区城市。这体现了中央对香港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下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中心的策略定位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证明了通过制度创新突破和体制衔接,“一国两制三法域”能成为大湾区的独特优势,优化推动大湾区营商环境。

“跨境理财通”自2021年9月启动,是推动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一项重要举措。截至2025年2月底,已有25间香港合格银行连同内地伙伴银行提供跨境理财通服务,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超过14万5千人,粤港澳三地跨境汇划资金超过1056亿元人民币,促进了大湾区内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为三地银行、证券及财富管理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数据跨境流通

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促进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自2023年年底与国家网信办共同推出便利措施,于银行、信贷资料及医疗业界先行先试,并得到业界的广泛支持后,有关便利措施已于2024年11月扩展至所有行业,常态化推行。个人信息在大湾区内安全有序地跨境流动,是粤港澳三地共同努力下,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的突破,大大提高生产要素的畅便流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展。

以上只是列举几个大湾区之间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的典型例子,而实际上大湾区城市间各方面的融合发展可说无远弗届。随着香港与粤澳的合作不断加深加强,以后各种创新突破、互利共赢的项目将会不断增加扩大,而三地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亦必将迎来更广、更深、更快的前景。此外,香港亦会继续用好其与国家融合一体、与世界联通接轨的独特优势,把一些创新与世界接轨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做法引进湾区,而湾区作为国家的重点改革创新基地,当一些创新政策有利于国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亦可以把成功经验和政策模式辐射至全国各地,从而达致国家对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要求。

跨境理财通参与情况 数据
香港合格银行数量 25间
个人投资者数量 超过14万5千人
粤港澳三地跨境汇划资金 超过1056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