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国有银行同步发布定增募资公告,募资总额达5200亿元

30日傍晚,中国银行(03988)、建设银行(00939)、交通银行(03328)和邮储银行(01658)同步发布定增募资公告,分别向财政部和中国烟草、中国移动等多家央企增发股份,募资总额为5200亿元。

多位接受采访的机构分析师和银行人士表示,六大行的增资计划去年已经明确,目前落地时机和方式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银河证券分析师张一纬在1月底曾发布观点认为,参照历史经验,预计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规模在1万亿-1.5万亿之间,采取由主要股东汇金公司、财政部或央企集团主导+市场化定增相结合的方式。

3月6日两会期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看待国有大行本轮注资规模提问时表示,“会分步实施”。

北京一机构银行业分析师对财联社表示,今日首批公布四家银行定增计划,意味着工行和农行将会在下一批进行注资,可能与两家银行规模和资本充足率实际情况等有关。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情况

银行名称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邮储银行 9.56
中国银行 12.20
建设银行 14.48
交通银行 10.24

从四家银行公告来看,募集资金合计52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定增募资详情

银行名称 募集资金规模(亿元) 财政部认购金额(亿元) 其他认购方
交通银行 1200 1124.20 中国烟草、双维投资
建设银行 1050 - 财政部
邮储银行 1300 1175.80 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
中国银行 1650 - 财政部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披露,“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按今日四家大行公告测算,财政部拟认购的金额正是5000亿元。

万联证券此前分析,按照分期分批的思路,本次5000亿元用于首批银行注资,有助于保持规模增长的稳定性、提高银行体系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国有大行补充资本进行时

本轮注资始于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提出,“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根据银河证券梳理,历史上国有大行有四次大规模定增,分别是2012年交通银行297.65亿、2018年农业银行1000亿、2021年邮储银行300亿和2023年邮储银行450亿,其中交行和农行定增发行对象是财政部+央国企,邮储银行两次定增对象分别为邮政集团和中国移动。

万联证券3月初的测算,若六家国有大型银行提高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个百分点,所需要注资的规模约为1.07万亿元。当前国有大行的杠杆约为14倍,理论上1.07万亿元的注资,能够撬动15万亿元的总资产投放。不过,大行获注资后确实会对每股分红有一定的摊薄。

此外,截至去年末,农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42%,较上年末提升0.70个百分点;工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1%。

工行副行长段红涛在上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工行在做好资本管理的同时,也注重加强资本的规划,将实现资本消耗与资本补充的内在平衡作为重要的经营目标,既持续为股东创造良好回报,又努力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积累更多内生资本,按照“内源性、外源性、平衡性”的思路,前瞻做好资本的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