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OREXBNB的报道,最近,申万宏源证券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重点关注全球贸易不平衡和美国的“孪生赤字”现象,并构建了一个“双循环”分析框架进行深入研究。自80年代以来,全球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占全球比重达到6-7成,其原因包括居民储蓄率的下降和财政赤字率的上升,同时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及其高估也是导致不平衡的因素之一。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任米伦认为,美元汇率的高估是不平衡的结构性因素,但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居民储蓄率的下降和财政赤字率的上升。“孪生赤字”导致美国的债务杠杆和外债积累,但美元-美债危机并不紧迫,财政整顿显得尤为迫切。
以下是申万宏源证券的观点:
特朗普经济学的“悖论”:全球不平衡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幽灵”
自1971至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全球不平衡”问题一再成为全球经济、货币大幅波动和贸易政策摇摆不定的根源。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两个“结构性不平衡”:一是商品和要素全球化时贸易不平衡加剧,二是全球经济增长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合流”,但发达国家内部收入与财富分配的“大分化”。自80年代以来,全球不平衡的实质是“美国的不平衡”,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占全球比重已升至6-7成。历史经验表明,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纠错机制”,例如1971年的《史密森协定》、1985年的《广场协议》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米伦认为,美元汇率的高估是不平衡的结构性因素,但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居民储蓄率的下降和财政赤字率的上升。
美国特色的“双循环”:内部不平衡与外部不平衡的因果关系
全球不平衡是各国内部不平衡的总和,经常账户收支是国内储蓄与投资关系的“镜像”。自特朗普1.0时代以来,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因强美元和高赤字而恶化,符合“孪生赤字”假说,即财政赤字是原因,经常账户赤字是结果,从经验上看,财政赤字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常账户逆差占GDP比重提高0.3-0.5个百分点。80年代的“里根大循环”与“特朗普大循环”有相似之处,但解决方案可能不同。
美国“例外论”:美国政府债务风险与美元汇率的重新评估
“孪生赤字”导致美国的债务杠杆和外债积累,但美元-美债危机并不紧迫,财政整顿显得尤为迫切。财政整顿需要开源节流双管齐下,但需要综合考虑推进方式,克林顿和奥巴马时期分别是正反教材。推动美元汇率贬值可以同时解决贸易和财政不平衡问题,但“广场协议2.0”存在合理性、可行性和操作性问题,极端情况下如果美元大幅升值,该协议可能更具经济共赢性和政治协同性,但相关细节尚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