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OREXBNB的报道,2025年2月14日的早盘交易中,快手-W(01024)的股价继续保持了近期的强劲势头,股价一度达到52.55港元,相较于上一个交易日上涨了5.73%,刷新了近三个月的最高记录。

在新闻动态方面,瑞银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特别指出快手作为“市场尚未充分认识到的人工智能受益者”的价值。瑞银认为,快手运营的可灵AI视频生成模型已经展现出了全球竞争力,这种技术优势正在快速转化为商业价值。

可灵AI(Kling AI)是快手推出的新一代AI创意生产力平台,始终保持着快速迭代和升级,效果持续领先。目前,该平台已经形成了包括App、Web端(中、英文版)以及快手站内小程序在内的多端跨平台产品矩阵。截至12月10日,可灵AI已经拥有超过600万用户,累计生成了超过6500万个视频和超过1.75亿张图片。根据快手2024年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可灵AI在9月份实现了月活跃用户超过150万;商业化单月流水也超过了千万人民币。

此外,AI技术的溢出效应在影视领域也开始显现。今年春节档的热门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认为,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中国电影视效行业在技术水平、呈现理念、推动电影工业化等方面均超越了以往,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哪吒之魔童闹海》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部影片的特效镜头接近2000个,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片尾出现了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

浙江时光坐标科技公司的创始人陈奕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目前AI技术在视效前端设计阶段已经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一年前,视频生成大模型Sora问世,当时国内还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生成大模型。但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像可灵AI这样的国产视频生成大模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国内大模型的发展,也给视效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

之前,快手的“可灵AI”曾与李少红、贾樟柯、叶锦添、薛晓路、俞白眉、董润年、张吃鱼、王子川、王卯卯等9位知名导演共同发起了中国首个AIGC导演共创计划。9部短片全部使用“可灵AI”进行视频生成,电影导演完全依赖视频生成大模型,深度参与电影级内容的创作。薛晓路导演表示,“可灵AI技术的发展助力了影视制作,在这次影片制作中AI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可灵让制作有了新的可能,同时也给创作者带来了更多的创意空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突破,以可灵AI为代表的视觉大模型及产品逐渐成为视觉行业的新基础设施和新工具,并极大地提升了制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