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管理收益率超过被动投资成为行业的热议的话题,仅仅一个月半,已有主动管理基金涨幅超50%,再次回到聚光灯下,主动管理基金这次亦有明显的变化,即主动管理开始对规模保持克制。

2月13日,年内亚军基金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即日起限购,产品单人、单日申购金额上限为100万元。截至2月12日,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年内涨幅达到47.59%,仅次于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50.75%)。

随后,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经理张璐给投资者信中表示,限制大额申购,一方面是保护现有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能够适当分散投资 ,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不要把资金全部押注到单一赛道。

主动业绩回归,资金也迅速回归。财联社记者获悉,当前亦有基金产品单日流入超亿元。在业内看来,当前市场热度依然在科技,主动限购无疑会对基金公司规模增长有所影响,但是从保护投资者角度而言,通过限购的方式降温,定投方式的参与更为稳妥。

亚军基金限购了!单日上限100万元

2月13日,永赢基金公告,为保护持有人利益,旗下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即日起暂停该基金大额申购,产品单人、单日申购金额上限为100万元。

“亚军基”涨到限购!基金经理长信谈限购,喊话定投参与 - 图片1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是永赢旗下智选系列产品之一,公司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智选系列布局已久,从新质生产力角度出发,寻找相对最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潜力巨大且颇具稀缺性的“独角兽”行业,助力相关产业实体发展的同时,提供投资者把握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的“好用/专业工具”。

当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时,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早就重仓了机器人板块;DeepSeek出圈,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已重仓AI应用很久了;低空经济板块行情还在起步阶段,永赢低碳环保早就重仓了低空经济概念股。此前这些产品一定程度上“养在深闺”,不过机构对智选系列了解较早,配置也相对较多,已经进入不少投顾的组合中。随着行情的到来,净值的攀高,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关注到这些产品。

基金经理写长信谈限购

随着主动管理产品回到舞台中央,基金经理的陪伴长信也如约而至。在披露限购公告的同时,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经理张璐也给投资者写了一封长信,感谢投资者的信任,也详细介绍了限购的原因以及对市场的最新看法。

张璐表示,伴随着关注人数的增多,作为基金经理,自豪之余也深感责任重大。出于保护现有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考虑,我们最终决定自2月13日起暂停永赢先进制造大额申购,2月12日15点后,产品单人、单日申购金额上限为100万元。

张璐进一步表示,限制大额申购,一方面是保护现有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能够适当分散投资,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不要把资金全部押注到单一赛道。

“亚军基”涨到限购!基金经理长信谈限购,喊话定投参与 - 图片2

“机器人的广泛出圈是近期才发生的事件,但我们从2023年产品成立以来就一直聚焦于机器人板块。当时市场上关于机器人的讨论很少,我们也曾遭遇过一些质疑。逆市前行不易,但我坚定看好中国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潜力。”张璐介绍,在板块经历剧烈波动的阶段,为了和持有人真正站在一起,他开始通过“定投”的方式自购。起初,板块也一度比较低迷,但通过在低位坚持投入,伴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获得了不错的投资体验。

对于为何限购?限购并不代表对机器人长期的不看好,张璐坚定认为,人形机器人是未来十年大级别beta机会。但他也同时提醒投资者,作为一个高成长性板块,难免会伴随较大的市场波动。面对机器人这样一个具有长期向好逻辑的赛道更优的策略或许不是一味追高或恐慌离场,而是将其纳入关注列表,若看好板块未来发展可以考虑采用定投方式稳步参与。通过定期分批入场,可以有效熨平短期波动带来的影响同时在市场回调时力争获得更优的成本布局。

主动基金限购会引发跟进吗?

就在永赢这只产品限购的当天,2月13日,恒生科技在进入技术性牛市后回落,DeepSeek炒作有所回落,AI等短期热门板块回调,A股科技跟跌,资金回归消费避险。机构在当前阶段观点也有所分歧。

和永赢观点类似,摩根资产管理认为,维持对当前市场环境的乐观判断,春季攻势进入佳境,高位成长资产不排除短期存在震荡波动,但成长趋势扩散较为明确。其认为,当下市场同2013-2015年越来越像,当时从iPhone到国内智能手机的爆发,带动移动互联网浪潮,同时国产电影的崛起,对应现在从ChatGPT映射到国产的DeepSeek,带动人工智能浪潮,同时文化出海惊喜不断。应对当前产业发展保持高敏感度,积极把握结构性投资机遇。

交银国际认为,恒指过去两周的上涨均由估值驱动,当前位置较1月上旬低位已修复较为充分,且短期上涨斜率较快,恒指已进入超买区间,短期可能存在一定的调整风险。

这时候的限购似乎是踩对了时间节点,能够在火热的行情中主动限购,从公司角度讲,是一定程度上舍弃规模的,但当板块行情来到高位,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出发进行合理地限购应不应该成为必然,这也引发了市场关于基金限购时间节点的讨论。

有业内人士认为,看好今年是主动管理的大年,主动在业绩上可能会较被动有更好的表现。但是主动管理不能再重蹈明星基金经理时期的覆辙,除了基金管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客户的陪伴,在合适的时间节点提示风险,是重获基民信任的重要一环。未来,或将有更多的主动产品根据判断,采取限购等调节申赎节奏来保护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主动管理产品限购在当下依然小众,全市场当前有1370只基金处于暂停大额申购状态,其中,囿于外汇额度的QDII基金、债券等固收产品是限购的主流,权益基金方面仅为278只,主动权益则仅为226只,在全部限购产品中占比仅16.5%。

诚然,限购不应该成为“道德绑架”,不限购的产品也不应该被贴上过分追求规模的标签。基金限购也意味着将一部分投资者,或者投资者的部分资金阻挡在门外,毕竟不同公司对于市场判断不同,而且从长期来看,多数机构看好这一波AI行情的延续。

本文转载自财联社,FOREXBNB编辑:陈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