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的消息来源,苹果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团将联手为中国的iPhone用户打造人工智能(AI)功能。内部人士透露,这是苹果公司为了应对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降而采取的策略之一,目的是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软件特性,目前国行版本的苹果AI功能已经提交给国内相关部门进行审查。

AI技术的发展是苹果智能手机的明确趋势,而外部大型模型的接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据内部人士透露,苹果自2023年起就开始测试来自中国知名人工智能开发者的不同AI模型,并在上一年度选择了百度作为主要合作伙伴。然而,由于百度在为苹果智能开发模型方面的进展未能满足美国公司的要求,双方的合作最终被终止。

内部人士还提到,苹果在近几个月开始考虑其他选择,评估了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以及Deepseek开发的模型。报道中指出,苹果最终没有选择最近备受关注的DeepSeek,原因是DeepSeek团队缺乏支持像苹果这样的大型客户所需的人力和经验。

据悉,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Qwen系列大模型在开源领域和性能评测中均表现优异,位于行业领先地位。2月4日凌晨,Chatbot Arena LLM Leaderboard发布了最新一期的排名,新近发布的Qwen2.5-Max直接跻身前十,超越了DeepSeek V3、o1-mini和Claude-3.5-Sonnet等模型,以1332分的成绩位列全球第七。同时,Qwen2.5-Max在数学和编程领域排名第一,在Hard prompts方面排名第二。(小K注:Qwen-Max是阿里云通义团队对MoE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

市场已经预期苹果手机将在中国大陆推出AI功能。2月9日,苹果向开发者发送邮件,宣布将于北京时间3月25日10:00-12:00在上海举办“利用Apple智能的力量”开发者活动,活动的主题将聚焦于苹果智能和机器学习。

另外,据iOS用户透露,iOS18.4预计将在2025年4月正式发布,同时中文版的Apple Intelligence也将在该版本中首次亮相。

目前,苹果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正逐渐被国产手机品牌侵蚀。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7740万台,同比增长5%。其中,苹果出货量达到1310万台,市场份额为17%,排名第一。但由于国产旗舰设备的竞争加剧,苹果的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了25%。

华西证券表示,国行版本的苹果AI上线有望推动出货量的增长。根据Canalys的数据,43%的中国大陆消费者对AI手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该机构认为,国行版本的苹果AI的推出有望提升苹果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量。

该机构进一步表示,对国行AI上线后对苹果销量的拉动持乐观态度,加上iPhone后续新品在芯片、存储、散热、电池等方面的持续创新,苹果供应链的核心供应商有望获得深度利益。相关受益企业包括:1)组装厂商:立讯精密;2)软板厂商:鹏鼎控股、东山精密;3)结构件厂商:领益智造、蓝思科技、比亚迪电子、信维通信;4)光学厂商:水晶光电;5)电池厂商:珠海冠宇;6)声学厂商:歌尔股份、瑞声科技;7)设备厂商:博众精工、赛腾股份、快克智能、燕麦科技等。

招银国际此前指出,2025年AI应用在手机端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换机周期,预计2025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至12.5亿台。考虑到AI手机在光学/声学、电源、散热和折叠屏等方面的创新,预计将持续推动零部件规格的升级。在国内供应链在全球份额提升、竞争趋缓、降本增效等因素的推动下,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本文转载自“科创板日报”,由FOREXBNB编辑徐文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