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蘋果公司(AAPL.US)已經與阿里巴巴(BABA.US)和百度(BIDU.US)在人工智能(AI)領域達成合作,這家iPhone製造商正加快步伐,計劃在年中之前將AI技術引入中國市場,以此來提振其銷售業績。
有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已在中國和美國組建了多個團隊,專注於為其Apple Intelligence平台進行本地化適配工作,目標是在5月之前推出。消息人士指出,這項複雜的任務不僅包括軟件調整,還深度依賴於本地合作夥伴。除了技術工程上的挑戰,蘋果在中國還面臨監管障礙。
對於蘋果來說,這無疑是一項充滿壓力的任務。在中國——其在美國之外的最大單一市場,蘋果的銷售額已經出現了大幅下降。國產品牌憑藉其AI功能從iPhone手中奪走了大量客戶,因此,正確把握技術方向被視為蘋果重振在華業務的關鍵。
報導稱,蘋果與阿里巴巴合作開發了一套設備端系統,該系統能夠為中國市場的iPhone、iPad和Mac用戶分析和調整蘋果的AI模型。該系統將對AI輸出進行審查和過濾,以符合監管要求。百度則將負責包括視覺智能在內的一些功能,視覺智能是iPhone 16上的一項新功能,能夠掃描物品並從網上獲取相關信息。
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董事會主席蔡崇信週四表示,公司是蘋果為此項目接洽的少數中國合作夥伴之一。他在迪拜的一場會議中表示:“蘋果在選擇合作夥伴時非常挑剔,他們希望用我們的AI為他們的手機提供動力。”
蘋果代表對此不予置評。
實際上,將蘋果的AI功能引入中國市場並非易事。美國版的Apple Intelligence中有多個元素無法直接移植到中國。
在美國,該平台主要包含三種AI類型:運行在設備本身的蘋果功能、由蘋果互聯網服務器驅動的蘋果功能,以及運行在OpenAI基礎設施上的聊天機器人功能。
在該市場上,Google(GOOGL.US)和OpenAI的技術已經整合進蘋果的視覺智能功能。蘋果還依托OpenAI為Siri助手提供智能支持,並輔助文本生成。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功能並非都在設備端運行。
在中國,蘋果將像在美國一樣使用自己的設備端AI模型,但阿里巴巴的軟件將作為上層架構,能夠在不被用戶察覺的情況下審查敏感內容。
此外,在某些情況下,Apple Intelligence需要調用外部服務器進行額外的AI處理,例如重寫大段文本時。為此,蘋果使用了一個名為Private Cloud Compute的系統——依賴蘋果Mac芯片處理用户数据的安全服务器。而在中國,蘋果可能需要一個合作夥伴來支持這一機制。目前,蘋果已使用國資背景的雲上貴州(GCBD)來運營其在中國地區的iCloud在線存儲服務。
在中國以外的地區,蘋果設備目前已經具備了可在後台更新的設備端模型,但在中國,為追上進度,這一過程將更加頻繁且迅速。
新的AI系統僅適用於在中國銷售的iPhone和其他支持的蘋果設備。這意味著如果客戶在國際市場購買iPhone並帶入中國,該手機將無法使用本地的AI系統。
Apple Intelligence套件的下一次更新計劃於4月隨iOS 18.4一起發布。蘋果表示,該版本將包括對包括中文在內的新語言的支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語言更新與向中國引入全新平台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