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我國放假辦法迎來了一次重要調整。新增了2天法定假日:農曆除夕和5月2日。

此次調整的放假辦法看,有兩大主要看點:一是除夕放假,春節假期延長。二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法定假日多1天,調休減少。

從單休到雙休,從三大黃金周到如今的小長假,從除夕“被踢”到重回法定假期,中國的公休制度經歷了數十年的變革,步伐從未停止。

每次調整,雖然看似小小的改變,卻都折射出華人社會從生產導向到消費驅動的轉型。這過程中,不僅為國民提供了更多休閒和消費的機會,也有力推動國內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經濟成長注入新的活力。

從“單休”到“黃金週”——中國公休制度的成長史

中國假期制度75年變遷:單休改雙休用了45年,除夕重回法定假期 - 圖片1

1949-1993:單休制度的試水與調整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的公休制度非常簡單——單休。

1949年,《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首次提出法定假期制度,新年、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紀念日成為全體人民共同享有的可休假節日,其中新年、勞動節各放假1天,國慶紀念日放假2天,春節放假3天,總天數7天。

另外,婦女、中等學校以上學生、儿童及军事机关人员还分别享有婦女节、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各半天的假期。

1949年版還規定,屬於全體群眾的假日,如果遇到星期日,應於週一補假;屬於部分群眾享有的假日,則不補假。

雖然假期安排看起來不多,但畢竟是為了解決當時特殊時期社會生產力有限的問題。

中國假期制度75年變遷:單休改雙休用了45年,除夕重回法定假期 - 圖片2

不過,隨著經濟發展,政府也開始對勞工的休息時間進行調整。1952年,國務院發布了《勞動就業問題的決定》,提出有害健康的工作可以減少工時,甚至實施“做三休一”制度。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在高強度生產的同時,勞工能夠有更多的休息。

1994-2006:經濟起飛,迎來了中國的“黃金週”

到了90年代,改革開放帶來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這時候,公休制度的改革加速了。

1994年,國務院推出了《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規定每週工作44小時,並且提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大小週休假。同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法律形式確定8-44工作制度,並嚴格限制每日加班時間不超過3小時,平時、休息日、法定假日加班工資為正常水平的150%/200%/300%。

1999年,假期改革的腳步再加快。國務院改革推出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春節、勞動節及國慶日的法定假日均設為3天。也就是從這一年“十一”開始,旅遊黃金週的概念漸漸誕生。至此,我國法定假期提升至10天。

1999年版延續了上一版本中適合部分公民假期的節日及紀念日安排,仍為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及建軍節。不同的是,將兒童節由半天延長至1天,婦女節、青年節、建軍節放假時間維持半天;且對於適應人群的身份限定得更為具體、規範。

對於補假安排,1999年版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這與1949年規定只在周一補假的情形有所不同,因而也令放假前後調休、調班現像出現,事實上每年都會出現兩次“七天長假”。

中國假期制度75年變遷:單休改雙休用了45年,除夕重回法定假期 - 圖片3

2007-2024:黃金周一存一廢,增加傳統節日

進入2007年,國務院再次對《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進行了重大調整。五一勞動節的3+4黃金週取消,改為1天的法定假期,但清明、端午和中秋節卻被增設為法定假期,令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天數由10天增至11天。

具體安排為:新年、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各1天;春節、國慶日各3天。與前兩個版本都不同的是,春節开始放假的时间由初一提前到了除夕。

至此我國已確立115天法定休息日制度,並沿用至今(法定假期達11天,全年休104天)。

中國假期制度75年變遷:單休改雙休用了45年,除夕重回法定假期 - 圖片4

隨後的幾年裡,假期安排逐漸向“彈性化”邁進,並引入小長假與調休制度。例如,2013年,國務院對《辦法》進行了第3次修訂,除夕曾被“踢”出法定假日;2015年,除夕重回春節假期,但這不代表除夕又“回歸”為法定假日,而只是被納入春節長假之中,把調休時間提前,體現了政策執行的靈活性。

2023年,國務院也為2024年安排的假期新增一天,春節假期更是延長至8天,實際休假天數不斷上升,2024年全年假期天數達116天,為勞動市場帶來了更多的休息與消費機會。

“調休”與“放假”——假期政策的背後,隱藏著哪些商機?

這次最新的調整,將農曆除夕和5月2日納入了法定假期,為春節和勞動節增添了更多的假期時間。特別是對於春節,4天的假期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享受家庭團聚的同時,也可以進行短途旅遊或休閒。

中國假期制度75年變遷:單休改雙休用了45年,除夕重回法定假期 - 圖片5

同時,國務院也強調了“合理調休”這一點,指出“除個別特殊情形外,法定假日假期前後連續工作一般不超過6天”,給企業更多的彈性,這不僅是能讓員工的工作與生活更平衡,也意味著一個更健康的消費市場正在悄悄形成。

假期制度的變化不僅僅是為了“休息”,更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財通證券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旅遊收入達到5.7兆元,佔當年GDP的5.8%。黃金週、雙休制和小長假激發了人們的出行熱情,帶動了飯店、景區、餐飲、交通等一系列消費產業。

中國假期制度75年變遷:單休改雙休用了45年,除夕重回法定假期 - 圖片6

國金認為,假期政策的潛在調整(如取消調休)可能進一步激發休閒旅遊需求。特別是自然景區和線上旅遊平台。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國內旅遊人次達到15.7億,年成長21.3%。前三季總出遊人次為42.9億,年成長16.8%,顯示出旅遊意願的強勁釋放。

財通證券也指出,假期制度改革对旅游行业的经济贡献显著。2019年,國內旅遊收入達到5.7兆元,佔當年GDP的5.8%。報告指出,假期制度不僅拉動了短途和長途出行的需求,也刺激了相關產業如景區、飯店、線上旅遊平台(OTA)、餐飲和零售的成長。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