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手私人住宅新盤貨尾量連升4季創新高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一手私人住宅新盤貨尾量達到22,654個,連續4季上升,創下2003年第四季度22,485個后的21年按季次高,僅低於2023年第四季度的22,936個,并已連續7季高企逾二万個水平。

首季多個大型新盤推售,銷售情況理想,現存貨尾盤去貨速度亦不俗,故只輕微推高貨尾數字。然而,4月初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打擊全球經濟,股市波動,買家態度轉趨審慎,樓價調整持續,成交明顯放緩。儘管發展商減少推盤,個別新盤銷售遇到阻力,預計今年第二季新盤貨尾將升到2.3萬個或以上。

統計數據 單位總數 登記售出 貨尾 貨尾比重
2025年第一季度 136,613個 113,799個 22,654個 16.6%

貨尾量連升兼連續7季超過二萬個,打破了2002年第三季至2003年第四季連續6季高於二萬個的記錄,創出歷史最長時間處於危險水平。

區域貨尾量變化

三大區域統計顯示,只有新界區貨尾按季上升,增加408個,現有8,831個。九龍區貨尾按季輕微減少24個,現有10,700個。港島區貨尾按季減少53個,現有3,123個。

區域 貨尾量 變化
新界區 8,831個 增加408個
九龍區 10,700個 減少24個
港島區 3,123個 減少53個

貨尾量較多的地區

2025年第一季度貨尾量較多的地區包括黃大仙(包括啓德) 5,162個,將軍澳2,215個,屯門1,899個,元朗1,667個,觀塘1,584個,何文田1,347個,長沙灣1,240個。

發展商貨尾量變化

按發展商計,第一季新盤貨尾量增加最多的是會德豐,按季增加451個,現有2,280個。恆基增加114個,有3,260個。货尾逾千個单位的发展商包括:新地3,751個,及信和1,401個。

發展商 貨尾量 變化
會德豐 2,280個 增加451個
恆基 3,260個 增加114個
新地 3,751個 -
信和 1,401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