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動家族辦公室稅務寬減措施 預計2026年立法審議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近日表示,政府正與業界溝通,評估家族辦公室稅務寬減政策的成效,並計劃在2025-2026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出進一步優化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和附帶權益優惠稅制的建議。這些建議包括拓寬免稅制度下“基金”的定義和優化私募基金分發附帶權益的稅務寬減安排。政府已完成業界諮詢,並正與金融監管機構商討相關優化措施,預計今年制定具體方案,2026年將立法建議提交立法會審議。若通過,相關措施可從2025/2026課稅年度起生效。
家族辦公室業務對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的重要性
根據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2023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截至2023年底,香港私人銀行和私人財富管理業務中,來自家族辦公室和私人信託客戶的資產規模達到14520億元,爲相關產業帶來了巨大商機。
稅務優惠措施
香港立法會於2023年5月通過稅務寬減條例草案,規定由單一家族辦公室在香港管理,且符合2.4億港元最低資產門檻和實質活動要求的家族投資控權工具,其合格交易可豁免繳納利得稅。
牌照申領和內地高淨值人士吸引
若單一家族辦公室不在香港經營受規管活動的業務,便無需申領《證券及期貨條例》牌照。據香港投資推廣署委託顧問2024年3月公佈的研究結果,估計2023年底約有2700家單一家族辦公室在港運營,其中超一半由資產超過5000萬美元的超高淨值人士設立。自2021年6月香港投資推廣署家族辦公室團隊成立至2025年2月底,已協助超160家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或拓展業務,包括98家單一家族辦公室和63家聯合家族辦公室。目前,約有150家家族辦公室表示正籌備或已決定在港設立或拓展業務。
家族辦公室類型 | 數量 |
---|---|
單一家族辦公室 | 98家 |
聯合家族辦公室 | 63家 |
香港投資推廣署將通過舉辦多種投資推廣活動,吸引更多高淨值人士,包括內地高淨值人士在港設立家族辦公室。此外,內地投資者可通過“互聯互通”安排在港投資。2024年2月起,香港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提高個人投資者額度、降低南向通參與門檻、擴大參與機構和合格投資產品範圍,並優化宣傳銷售安排。未來,香港政府還將繼續與內地金融管理部門探討跨境資金匯劃安排,在可控風險前提下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