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A股市場表現不一,上證綜指小幅波動,而創業板指數則快速上漲近1%。到9:41時,上證綜指下跌0.03%,深證成指上漲0.38%,創業板指數上漲0.81%。

在板塊方面,新能源領域出現反彈,光伏和固態電池板塊漲幅領先,領湃科技漲幅超過10%;醫藥股也集體上漲,AI醫療、中藥、醫療器械等板块涨幅居前;而在下跌板塊中,消費股出現回調,影視、教育、白酒等板塊跌幅居前。

資金流向方面,主力資金流入通信設備、醫療服務、能源金屬、風電設備、消費電子等行業;而專用設備、軟件開發、普鋼、黑色家電、廣告營銷等行業則出現資金淨流出。

機構觀點

對於未來市場,光大證券預計,在“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市場有望在政策利好的預期下,消化完獲利盤後繼續震盪上行。

1、華泰證券:隨著兩會的臨近,市場政策環境趨向正面

華泰證券分析稱,春節後,市場情緒在科技板塊的帶動下有所升溫,中小盤股表現相對較好,結構性主題機會不斷出現,科技板塊成為市場活躍的主要力量。儘管科技板塊短線出現分化和波動,但權重週期和大消費板塊能否接力成為關鍵。隨著兩會的臨近,市場對政策面的預期和期待也在增強,政策環境趨向正面。

2、光大證券:市場有望在消化獲利盤後繼續震盪上行

光大證券認為,A股市場週四的調整部分原因是部分獲利盤在高位了結。展望未來,儘管美聯儲降息預期有所降溫,但國內刺激經濟的主基調不會改變;同時,中國發展科技的趨勢也不會改變。在“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市場有望在政策利好的預期下,消化完獲利盤後繼續震盪上行。

3、國融證券:市場風格以高景氣板塊為主,關注政策驅動方向

國融證券指出,儘管AI產業鏈在短期上漲後出現退潮,但中期上漲趨勢未變。預計在2025年第一季度,在宏觀政策刺激取向不變、經濟數據有邊際改善跡象的背景下,A股指數有望呈現震盪上行的走勢,市場風格以高景氣板塊為主,同時適當關注政策驅動方向。

熱門板塊

1、AI醫療概念集體走強

AI醫療概念股集體走強,塞力醫療實現9天4板,Yoshiwamiyasu、迪安診斷漲幅超過10%,貝瑞基因、安必平、金域醫學、美年健康等也跟漲。

點評:華為數據儲存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將發布基於華為DCS AI解決方案的瑞金病理模型。該模型將在2月18日的“2025醫療人工智能與精準診療發展論壇”上發布。

2、固態電池板塊上漲

固態電池概念股上漲,領湃科技實現2連板,瑞泰新材、科恆股份、豐元股份、力王股份、三祥新材漲幅超過5%,華盛鋰電、多氟多、華友鈷業、上海洗霸等也跟漲。

點評:五礦證券指出,固態電池技術持續取得突破,特別是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隨著技術成熟和規模化生產,成本有望大幅降低,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本文來源於“騰訊自選股”,由FOREXBNB編輯徐文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