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日本1月份批發通脹率升至七個月高點4.2%,連續第五個月加速,顯示出持續的價格壓力,並增強了市場對日本央行今年再次加息的預期。
數據顯示,衡量企業間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企業商品價格指數(CGPI)同比上漲4.2%,超出市場預期的4.0%,而去年12月份修正後的漲幅為3.9%。
這是自2023年6月上漲4.5%以來的最高年化漲幅。由於大米、雞蛋和肉類價格穩步上升,農產品價格飆升36.2%,食品成本上漲2.9%。
數據顯示,儘管日本政府逐步取消補貼推高了能源成本,但包括紡織品、塑料和有色金屬在內的價格普遍上漲。
數據公佈前,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週三警告稱,食品價格持續上漲可能影響公眾的通脹預期,凸顯出日本央行對物價上行風險的關注。
農林中央金庫首席經濟學家Takeshi Minami表示:“儘管工資穩步上漲,但食品和能源成本上漲正在打壓消費者信心,並推遲家庭支出的回升。日本央行沒有理由加快加息步伐。”
日元贬值推高通脹
數據顯示,1月份以日元計算的進口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3%,而去年12月修正後的漲幅為1.4%,這表明日元走軟繼續推高企業成本。
日本進口物價可能進一步上漲,因為周三公佈的美國通脹數據火熱,打擊了市場對美國近期降息的預期,美元兌日元升至一周高位。
美元兌日元隔夜上漲1.29%至154.44,週四亞洲時段報154.33。在日本公佈批發價格數據後,美元兌日元幾乎沒有變化。
日本國債收益率全線上漲,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升至15年高點1.37%。
分析師表示,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以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是日本債券收益率上升的主要驅動因素,市場定價日本央行7月份加息的可能性約為80%。
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首席債券策略師Naomi Muguruma表示,持續存在的通脹壓力可能將促使日本央行在未來幾年再加息幾次。
Muguruma稱,“我認為日本央行還沒有到被迫通過加息來冷卻需求的階段。但企業可能會繼續轉嫁上漲的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這意味著日本央行將至少將利率上調至被視為對經濟中性的水平。”
日本央行已發出信號,如果工資大幅上漲能夠支撐消費,並允許企業繼續提高商品和服務價格,日本央行準備進一步加息。
雖然日本央行的目標是消費者通脹而非批發通脹,但批發價格上漲可能會推高家庭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價格。
去年12月,日本核心消費者通脹率達到3.0%,為16個月以來的最高年化通脹率,並且近三年來一直高於日本央行2%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