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Omdia公司最近發布了《2024年人工智慧市場成熟度調查》,首席分析師Eden Zoller指出,企業仍然看好人工智慧的潛力,各種規模的公司都能透過專案獲得可衡量的投資回報(ROI)。然而,研究也發現企業對人工智慧的看法開始趨於謹慎。最重要的是,人工智慧預算,尤其是用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預算,受到了更嚴格的審查,而且來得不易。企業對投資報酬率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並將對供應商及其解決方案的交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她表示,人工智慧策略的兩個基本面:預算和投資報酬率(ROI),未來將成為企業的思考任務,即如何將財務優先順序與人工智慧雄心相協調。

Omdia公司的調查顯示,隨著人們對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期望值的重新調整,廠商對GenAI的盲目炒作正在減弱。企業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46%的調查對象正在擴展人工智慧或加強即時部署。更豐富的人工智慧經驗使人們對人工智慧能力有了更現實的認識。

有26%的受訪者表示,人工智慧專案改善了客戶體驗/服務,21%則表示人工智慧提高了效率和自動化。人工智慧專案對頂線收入和底線成本的影響較小,但仍很显著,分別為16%和15%。人工智慧提高最高收入和降低最低成本的能力影響深遠,因為它會影響公司的財務業績,透過增強獲利能力和提高股東價值對財務績效產生正面影響。另外,調查也表明,各種規模的企業都能從人工智慧中獲得投資回報。

調查還顯示,規模化人工智慧會加強人工智慧對關鍵業務目標和投資報酬率的正面影響。例如,45%的規模化人工智慧企業表示客戶體驗/服務改善了11%以上,而規模化GenAI企業的這一比例更高達61%。此類投資報酬率報告將促使更多企業加強人工智慧部署,從而增加對可擴展基礎設施、先進的人工智慧平台以及開發、測試和部署工具的需求。

人工智慧指標和關鍵績效指標(KPI)在確定和支持人工智慧投資回報率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們提供了評估人工智慧計劃成功與否所需的可衡量證據。例如,透過確定哪些人工智慧應用表現良好與表現不佳,人工智慧KPI有助於預算和資源優化。人工智慧KPI的另一個用處是支援品質保證,例如,監控模型、系统或应用程序的人工智慧指标有助于识别性能下降。調查中,有77%的企业制定了评估人工智慧性能的指标/KPI,這是正面的一面。然而,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将人工智慧指标应用于所有人工智慧用例,大多數企業(42%)採用的是針對性的方法,即人工智慧指标仅应用于某些选定的用例。更重要的是,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根本没有制定人工智慧指标。这可能是因为某些企业缺乏量化人工智慧影响所需的专业知识,而歸因等原因,量化人工智慧影响可能比较困难。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尋求外部支持,例如,提供人工智慧绩效管理工具和/或人工智慧影响分析平台及类似产品的供应商。

與2023年的調查相比,2024年的研究顯示,100萬美元以上的預算收縮或維持穩定,而100萬美元以下的預算有所成長。這在50,000美元至249,000美元的預算範圍內最為明顯,年成長了8%。對100萬美元以下預算的重視可能反映出,在圍繞GenAI的炒作逐漸降溫的情況下,人们對人工智能的期望更加谨慎。許多市場持續存在的經濟不確定性和限制因素,以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政治不穩定局勢,很可能會影響預算。還應該牢記的是,雖然在2024年的調查中顯示有更多的企業正在擴大人工智慧的部署規模,但許多仍處於人工智慧部署的早期階段,分為仍在投資人工智慧技術和用例的企業(27%)和試行人工智慧的企業(27%)。

在這些受訪者中,大多數是預算低於2.5億美元的小型企業。對於處於這種狀況的企業來說,人工智慧的投資報酬率尚未得到證實,因此很難推動人工智慧預算的大幅成長。供應商被擁有大量人工智慧預算的企業所吸引,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只關注大額支出者意味著錯失良機。許多預算不高的企業會在人工智慧方面取得成功並發展壯大,因此贏得他們的業務和信任非常值得。人工智慧預算較為有限的企業將需要靈活的定價模式,如基於訂閱的模式、較低的初始成本和/或基於消費的定價,以降低進入門檻。

雖然軟體仍然是2024年人工智慧預算的重點(55%的受訪者將其列為第一或第二預算優先事項),但人們的注意力正在轉向人工智慧運算基礎設施(45%的受訪者將其列為第一或第二預算優先事項)和內部人員投資(41%的受訪者將其列為第一或第二預算優先事項)。考慮到受訪者更傾向於外部商業人工智慧解決方案(38%),將支出用於計算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令人好奇。然而,調查中35%的企業正在使用混合解決方案,28%的企業正在內部開發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對於後一種情況的企業來說,為計算硬體分配預算是一項策略性投資。

展望未來,企業對人工智慧在未來12-24個月內實現業務目標的正面成果仍充滿信心,其中44%的企業表示非常有信心。關於2025年的人工智慧預算,87%的企業預測將比2024年有所成長;其中,大多數企業預期成長幅度在1%至10%(31%)和11%至25%(28%)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