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形機器人產業迎來密集催化。馬斯克表示,如果一切進展順利,2026年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產量將增加10倍。受此訊息影響,人形機器人板塊午後異動拉升。而在此前,黃仁勳在CES 2025上再次強調人形機器人的GPT時刻到來。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显著进展,不少企業積極佈局,並發布產品。華安基金表示,人形機器人產業可望迎來內部政策+外部巨頭共同催化,進入國內外整機廠商雙輪驅動階段。

馬斯克再“畫餅”,產業迎密集催化

1月9日,財聯社報道稱,據“Tesla Owners Silicon Valley”當地時間週三在社群平台X上發布的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連線訪談中表示,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人人都會想要擁有至少一個機器人……除非有人藏了什麼(先進技術),否則我敢說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精細的機器人,手部有22個自由度,看起來就像人類的手。

同時,馬斯克對人形機器人做出了產能規劃,特斯拉計畫在2025年生產數千台人形機器人Optimus(擎天柱),初期這些機器人將在特斯拉工廠內測試。如果一切進展順利,計劃在2026年將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產量增加10倍。也就是大約5萬-10萬台;後年(2027年)將進一步提高至10倍,也就是50萬台起。

而在一天前,馬斯克剛在個人直播中表示,可能在幾週後推出Optimus更新,進展非常順利,團隊表現很棒。

另外,在CES 2025上,英偉達創辦人兼執行長總裁黃仁勳再次強調人形機器人的GPT時刻到來。人形機器人可望透過Apple Vision Pro演示任務,透過模擬快速生成訓練數據。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最新研究,隨著人型機器人邁向高度系統整合,並有望從工業場景走進家庭生活,前端的AI模型訓練將更為關鍵,以滿足更多後端理解與互動需求。預估含AI訓練、AIGC解決方案在內的全球機器人大型語言模型市場,有望於2028年超越1000億美元,且從2025至2028年之年複合成長率將達48.2%。而英偉達在CES 2025上推出內含生成世界基礎模型的Cosmos平台,可望成為重要的市場動能。

受到近期消息面上密集催化的影響,人形機器人指數1月9日午後異動,最終收漲1.73%。個股方面,兆威機電(003021.SZ)、弘訊科技(603015.SH)強勢漲停,勝宏科技、凱爾達、步科股份等漲幅居前。

人形機器人迎密集催化!馬斯克:2026年產量增10倍 - 圖片1

產業快速發展,企業積極佈局

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显著进展,吸引了大量資本湧入,不少企業積極佈局,並發布產品。

2025年1月7日,傅利葉宣布完成E輪融資,融資金額約8億元。投資方為具有上海國資背景的國鑫投資、浦東創投、張江科投、沙特阿美旗下的Prosperity7 Ventures等。

2023年,傅利葉推出了首款人形機器人GR-1;2024年9月,傅利葉發表新一代通用人形機器人GR-2;GR-1和GR-2主要涵蓋醫療復健、學術科學研究、導覽諮詢等應用場景。

人形機器人迎密集催化!馬斯克:2026年產量增10倍 - 圖片2

2024年12月26日,廣汽集團推出第三代具身智慧人形機器人GoMate,採用業界首創可變輪足結構,未來可望應用於安防、康養、汽車後市場、物流及教育等領域”。

同日,矩陣超智正式推出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MATRIX-1,並計劃在2025年實現小規模量產。

2024年12月13日,比亞迪官微發布消息稱,比亞迪具身智慧研究團隊開始招聘。目前團隊已開發完成製程機器人、智慧協作機器人、智慧移動機器人、類人型機器人等;另外,比亞迪也參與了對上海智元機器人的投資。

2024年12月2日,魔法原子展示了旗下人形機器人MagicBot進駐工廠產線展開訓練作業的進展,並計劃在2025年交付數百台量產版MagicBot”。2026年交付量將達到千台級別。

優必選此前於2024年6月宣布與東風柳汽達成合作,其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已經進入東風柳汽的總裝車間進行工作,執行包括門鎖質檢、車燈蓋檢測、安全帶偵測以及貼車標等任務”。 2024年10月14日,優必選正式發表新一代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1,並宣布已進入比亞迪工廠訓練。截至2024年10月,Walker S已獲得來自車廠超500台的意向訂單。

後市怎麼看?

對於人形機器人的後續發展,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十大趨勢展望》中顯示,未來人形機器人將突破複雜地形行走的困難,有望適應為人類搭建的斜坡、階梯、門檻等複雜地形及狹窄環境,實現穩定、自適應、抗干擾行走;在下半身抖動的情況下,將透過雙臂協作,使用人類的工具和裝備,完成高效能操作任務。

《人形機器人十大趨勢展望》中也提到,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預計將接近27.6億元人民幣,而到2029年,市場規模可望達到750億元,佔據全球市場的32.7%。人形機器人產業在未來幾年可望迎來爆炸性成長。

國海證券研究表示,2024年,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經過技術積累+政策刺激,複合影響因素的傳導效應開始顯現。2025年,廠商相繼入場機器人本體製造,大廠持續佈局AI大模型,全行業加速人形產鏈建設與商業化、量化落地,上游需求等待放量,維持對人形機器人產業“增持”評級。

華安基金表示,人形機器人整合人工智慧、高端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慧型手機、新能源汽車後的顛覆性產業,可望迎來內部政策+外部巨頭共同催化,進入國內外整機廠商雙輪驅動階段。

本文轉載自“萬得股票”,FOREXBNB編輯:李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