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化工和工程三大核心產業同時陷入了衰退,德國商業模式走到頭了嗎?

製造業是德國的傳統強項,但德国的工业生产面临着显著下降,其中,汽車業因外來競爭加劇而節節敗退,化工產業由於能源價格上漲、資金不足而受到嚴重限制。

經濟學家和商界領袖將德國的經濟困境歸咎於高能源成本、高企業稅負和高勞動成本,以及過度官僚主義。更糟的是,由於技術工人短缺、基礎建設長期缺乏投資,這些問題又被加劇。

同時,根據德國統計局的數據,德國消費者因焦慮而儲蓄的比例已達到11.1%,是美國同類消費者的兩倍——而這進一步拖慢了經濟成長。

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在過去三年穩定下滑,而且目前很難看見曙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的預測顯示,德國GDP明年將只成長0.8%。作為歐盟最大的淨貢獻者,德國的危机也将影响整个欧盟。

去工業化是一種現實風險

製造業作為德國的傳統強項,情勢尤為嚴峻:

大眾汽車先前警告其德國本土工廠可能關閉;重工業企業Thyssenkrupp正陷入一場關於鋼鐵業務未來發展的董事會鬥爭,數千個工作面臨風險;擁有225年歷史的家族船廠Meyer Werft在9月險破產,幸虧獲得4億的歐元政府紓困……

慕尼黑經濟智庫Ifo的主席Clemens Fuest表示,低利率、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以及強勁的世界貿易曾為德國提供了強勁的就業成長、財政盈餘和豐厚的產業利潤,而現在,德國正面臨極大的逆風。

以化學工業為例,俄烏衝突後,能源價格上漲對德國的化學工業造成了嚴重打擊,化學品生產比2018年下降了18%。目前,雖然天然氣價格似乎已經見頂,但仍然比衝突前貴了三倍,資金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限制因素。

顧問公司AlixPartners的德國區負責人Andreas Rüter則表示,當前德國企業所面臨的局面“前所未有”,並且“規模和嚴重程度完全不同”。

許多業內人士對此持相同看法,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總統Siegfried Russwurm在9月警告稱,德國到2030年可能會失去五分之一的剩餘工業生產。Russwurm表示:

“德國的商業模式正面臨重大風險——不是未來某個時候,而是眼下,去工業化是一種現實風險。”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感到悲觀。德國聯邦銀行行長Joachim Nagel在9月底的演講中表示,德國的失業人數為280萬,是十年來的最低水平,Nagel堅稱:

“德國並沒有衰退,作為一個商業地點,德國遠勝於當前的聲譽。”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