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对环保和低碳建筑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预制建筑已经成为中国建筑行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预制建筑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4463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023年的6606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

在预制建筑市场中,预制钢结构建筑因其高强度、轻质结构和高施工效率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高层办公楼和公共设施等领域,并逐渐被视为绿色低碳建筑的典范。2023年,我国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规模约为4897亿元人民币,过去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9%。

随着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行业内的领先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据FOREXBNB观察,美联钢结构建筑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联股份”)最近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美联股份成立于1999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以2023年的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的工业领域排名第三,市场份额约为4.4%。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年美联股份的财务表现并没有随着行业规模的增长而改善,反而出现了逐年下滑的趋势,这可能会增加资本市场对其成长性的担忧。此外,在竞争激烈的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中,美联股份仍需面对来自同行业的强大竞争,这可能会增加公司业绩回升的难度。综合考虑,美联股份在港股上市的道路上可能会面临挑战。

业绩“连续下滑”寻求海外市场增量?

从业务布局来看,美联股份专注于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三个部分: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专业工程总承包以及工业环保装备。

如前所述,美联股份在国内预制钢结构建筑的工业领域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尽管行业地位显著,但这似乎还不足以使美联股份高枕无忧。2022年和2023年,美联股份的收入分别为19.03亿元和14.5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770.6万元和6213.2万元,核心财务数据均出现大幅下滑。2024年前9个月,美联股份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8.85亿元和4660.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55亿元和5223.5万元继续下滑。

从收入结构来看,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一直是美联股份的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4年前9个月,该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3.1%、89%和83.3%,呈现下降趋势。同期,专业工程总承包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3%上升到2024年前9个月的9.1%;工业环保装备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6%增加到2024年前9个月的7.6%。然而,就业务规模而言,目前这两大业务的年收入均未达到1亿元人民币。

新股前瞻|出海“淘金”也止不住业绩下滑趋势,美联股份拿什么缓解“增长焦虑”? - 图片1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报告期内美联股份的业绩持续负增长,但从结构上看,公司仍有一定的亮点。例如,如果按地区划分收入,可以发现自2023年以来,美联股份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22年,美联股份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97.8%,但次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91.9%;相比之下,2023年公司来自东南亚和其他地区(包括北美、澳洲等)的收入占比分别上升到3.2%和4.9%。到了2024年前9个月,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至72%,而东南亚市场和其他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增加至19.5%和8.5%。

新股前瞻|出海“淘金”也止不住业绩下滑趋势,美联股份拿什么缓解“增长焦虑”? - 图片2

此外,在规模不断缩小的过程中,美联股份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同步下降。2022年至2024年前9个月,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12.7%、14.8%和14.9%,呈现小幅上升趋势。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大幅扩产能以解决增长焦虑?

从行业角度来看,中国采用预制钢结构建筑仍处于起步阶段。2023年,按已竣工楼宇占地面积计算,我国预制钢结构建筑的渗透率为13.9%,相比之下,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数据分别高达50%和40%。

尽管市场潜力看似巨大,但即便处于起步阶段,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目前也已成为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根据美联股份的招股书披露,2023年中国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里的工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前两大参与者市占率分别达到了32.5%和9.6%。其中,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在2023年的相关业务收入达到了95亿元人民币,远高于第二名和排名第三的美联股份的收入总和,仅从规模上看,可以说是断层式领先。

新股前瞻|出海“淘金”也止不住业绩下滑趋势,美联股份拿什么缓解“增长焦虑”? - 图片3

或许是出于追赶行业领头羊的考虑,美联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将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大幅扩充预制金属建筑构件和工业环保装备的产能;同时,公司还计划在东南亚寻找建立生产设施的机会,以把握海外市场的机遇。

具体来说,美联股份计划在明年底完成新增年产能5万吨预制金属建筑构件及年产能2000吨工业环保装备的新项目,以实现增强核心业务竞争力和多元化发展的目标。

在加强国内市场的同时,鉴于东南亚预制钢结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美联股份也希望加强在该市场的影响力,为其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和深化提供支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24-2028年东南亚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预计将以9.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并在2028年形成一个规模可达21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为了抓住这一增长潜力,美联股份正在当地寻找建立生产设施的机会。

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已经显现,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美联股份急于在此时登陆港股。毕竟,如果能得到二级市场的支持,美联股份就能获得大量资金来支持其国内外市场的同步扩张战略,同时还可以提高市场知名度和信誉。然而,考虑到美联股份目前正面临业绩连续大幅下滑的困境,如果公司不能向市场证明其业绩下滑只是暂时的困难,那么即使能够成功上市,美联股份的基本面恐怕也难以吸引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