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OREXBNB的报道,申万宏源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长期资金进入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其中保险公司将发挥重要作用,预计当前的举牌热潮将继续,同时期待更多支持政策出台:1)对于头部保险公司的海外资产配置可能会有所放宽;2)偿付能力和准备金计量的优化;3)短线交易和举牌规则的改进。报告建议关注两个投资主线:1)弹性较高的标的:推荐新华保险(01336)和中国人寿(02628);2)攻守兼备的标的:推荐中国财险(02328)、中国平安(02318)和中国太保(02601)。
以下是申万宏源的核心观点:
保险公司举牌的定义是什么?
根据原保监会的规定,保险公司举牌是指:“保险公司单独或与其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以及之后每增加5%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3日内通知该上市公司并公告的行为”。在A股市场,证监会要求当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的有表决权股份达到5%时必须公告;在H股市场,香港证监会规定,首次持有某上市公司5%或以上的股份权益(包括衍生工具)时,产生披露责任,对于A/H两地上市的公司,H股权益应按已发行H股股数的比例计算。
保险公司举牌可能面临政策优化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目前,对于公募基金的举牌要求相对宽松。2007年发布的《对于公募基金持股变动信息披露问题的指导》明确:1)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几只公募基金持有某一上市公司的股份累计达到5%的,是否披露,由基金公司自行决定;2)鉴于基金公司不具备要约收购的功能,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不鼓励基金公司进行披露;3)要防止基金公司通过披露集中持股的行为操纵市场。参考历史上在资本市场提振阶段监管对险资的政策放松,预计下阶段保险机构的举牌要求可能会有所放宽,以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
险资举牌经历了5个阶段,从24年开始新一轮热潮
1)第一阶段(2015-2016年):资、负两端政策大幅放宽,以宝能系和安邦系为代表的险企通过“万能险+股权投资”的方式聚焦“资产驱动负债”经营模式,引发大规模举牌。2)第二阶段(2017-2019年):考虑到激进式发展的潜在风险,监管针对资、负两端出台一系列管控政策,险资举牌热度迅速下降。
3)第三阶段(2020年):牛市的推动下,大型险企引领举牌升温,策略上更倾向于长期持有以赚取稳定的分红现金流。4)第四阶段(2021-2023年):在寿险改革的背景下,负债端表现承压,权益市场波动加剧,举牌显著降温。5)第五阶段(2024年-今):在低利率+中长期资金入市+新会计准则落地的背景下,险企再次迎来举牌热潮,截至2月11日,24年以来除重后险资举牌达24次。
预计本轮险企的举牌热潮背后的动因可以分为5类:
1)增持股票类资产:从被举牌企业行业分类Top5为公用事业/银行/交通运输/环保/医药生物,除重后举牌次数分别达5/5/5/3/2次,被举牌公司股息率(交易日收盘价对应最新完整财年DPS)高于3%的占比达75%,最新财年平均ROE(2023年)超过8%的占比达75%。2)优化会计计量:新会计准则下,险企股票投资的会计计量面临新挑战,举牌并派驻董事后可使用权益法将其计入长期股权投资,降低利润波动。
3)谋求进一步合作:平安人寿举牌多家银行H股,除了考虑到银行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外,预计隐含深化双方后续业务合作考量。4)战略布局考量:新华保险举牌海通证券(H),有利于提升公司在申万宏源及海通证券合并后新主体中的持股比例。5)相较于普通增持,举牌更有利于发挥险资入市的正外部性。
风险提示:
政策推动不及预期、权益市场波动、长端利率下行、大灾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