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智通财经APP的消息,2月12日,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在立法会会议上回应葛佩帆议员的提问时表示,行政长官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宣布了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工作方向,其中包括在特定应用场地设置试点项目。将以顶层设计为核心,从整体基础设施规划的角度出发,并利用香港一国两制、内外联通以及人才汇聚的独特优势,在低空经济领域发挥香港所长,为国家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政府将继续从多方面推动香港低空经济的发展,通过实施监管沙盒试点项目、加强跨境合作,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配套,为香港建立一个创新、高效及安全的低空经济生态系统。


具体回应如下:


(一)首批监管沙盒试点项目于去年十一月开始接受申请,并已于去年年底截止。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工作组)正在审查共72位申请者提交的项目,预计会在今年第一季公布结果,并随即开展项目工作。根据首批试点项目的推进情况,将稍后公布第二批监管沙盒试点项目的申请详情。


同时,政府正在检讨现行的民航法规和监管制度,目标是在今年第二季内向立法会提交第一阶段的修例建议,扩大现行《小型无人机令》(第448G章)的监管范围,涵盖重量介于25至150公斤的无人机。也计划借此机会,在《1995年飞航(香港)令》(第448C章)中加入条文,授权民航处处长在符合民航安全的前提下允许载人的先进空中运输系统(Advanced Air Mobility,简称AAM)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试飞。希望此修改可以加速未来监管沙盒试点项目的推进,特别是可以应对市场和业界以及议员过去讨论中曾建议香港可以在高载重和载人项目进行试验。长远而言,正着手研究为重量超过150公斤的各类AAM制定新的专用法规。这些修例工作不仅能配合未来技术及应用的发展,也为日后的低空载人飞行活动奠定基础,让香港在推动低空经济法规认证方面大有作为。


(二)除了推动本地应用外,政府也积极探索跨境运输货物以及运送乘客的可行性。同时,跨境直升机服务可提升往来大湾区内不同城市的便利和效益,并促进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多元经济进一步融合,进一步发挥香港作为内外联通枢纽的独特优势。就此,政府正积极推动与相关内地当局对接,以商讨共同构建低空跨境航线、出入境及清关安排和基础设施配套等事宜。


去年十一月,在财政司副司长的领导下,运输及物流局、保安局、民航处、入境处,以及香港海关的代表前往深圳,与有关当局就跨境飞行活动进行交流,确立负责的牵头单位并同意继续就发展低空经济进行沟通。未来,工作组将继续联系有关当局,期望尽快促成有关合作,为建设大湾区低空跨境通道创造有利条件。


(三)低空经济要飞得起,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目前,多个政府部门已在不同场景应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提升服务。相关部门也运用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及开放数据平台上的各类数据(例如地图、航空照片、三维空间数据、交通数据及天气数据),以促成无人机的创新应用及相关城市数据的开放共享。此外,数字政策办公室也已推出多项中央平台服务,进一步支援各政策局和部门善用数码科技,优化公共服务及城市管理。科技日新月异,政府会考虑不同部门政务创新及城市管理的需要,以及参考海内外经验,构建低空智联网,并探讨各类有助促进数据互通、共享及分析应用的数字方案。


与此同时,收到的监管沙盒试点项目申请中,包括不同城市管理应用项目,其中不乏结合人工智能分析、自动识别系统、算法、高精度定位等技术的提议。会积极推动第一批监管沙盒试点项目,希望借着这些项目,推动本地科技产业迈向专业化、标准化,实现低空经济飞得稳、飞得远,同时让香港成为低空经济创新产业的孵化基地。


另外,政府也正就低空基础设施展开技术研究,包括低空监视和管理系统及低空数据共享的可行性,以及如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三维地理空间数据。在这方面,会在工作组的领导下继续积极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