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曲線定義

菲利普斯曲線是經濟學中描述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關係的理論模型。由經濟學家阿爾班·菲利普斯於1958年提出,顯示短期內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存在反比關係,即失業率下降時,通貨膨脹率趨於上升,反之亦然。

該理論的基礎是,低失業率通常意味著勞動市場緊張,企業需要提高薪資來吸引員工,導致成本上升最終轉嫁到物價上,形成通貨膨脹。相比之下,高失業率通常伴隨著需求不足,因此企業不需要提高薪資,從而導致通膨較低。

然而,從長遠來看,它可能不再有效。經濟學家提出“長期菲利普曲線”,認為長期來看失業率趨於自然失業率(即不引起通貨膨脹變化的失業率),通貨膨脹率與預期相關通貨膨脹率,因此短期內的反向趨勢關係不一定在長期內保持一致。

菲利普曲線(短期)

菲利普曲線的三個階段

在最初時期(1950年代至1960年代),阿爾班·菲利普斯(Alban Phillips)提出了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的反比關係,其基礎是實證研究顯示低失業率​​往往伴隨高通貨膨脹。這理論被廣泛接受,政策制定者試圖透過調整貨幣和財政政策來實現失業和通貨膨脹之間的平衡。

進入滯脹階段(20世紀70年代),經濟經歷了高失業率和高通膨並存,挑戰了它的基本假設,促使經濟學家重新檢視這段關係。為了應對滯脹,各國央行開始關注通膨預期,採取措施控制物價上漲,導致經濟政策發生變化。

在現代階段(20世紀80從現在開始),經濟學家發展了長期菲利普曲線的概念,該曲線認為,從長期來看,失業率趨於自然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無關。這一階段強調了預期通膨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新凱因斯主義理論,認為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市場預期的影響。

菲利普曲線長期與短期的區別

它的長期與短期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的關係及其背後的機制上。在短期內,菲利普曲線顯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呈現反比關係。

在實施減稅、降息等經濟刺激政策時,國家經濟就像一輛汽車。此時,消費者需求增加,推高價格,進而增加製造商的利潤,鼓勵他們擴大生產,從而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導致失業率下降,汽車左轉。

相反,當採取經濟緊縮政策(如加稅、加息)時,消費者需求減少,物價下跌,生產動力減弱,迫使製造商減少生產、減少勞動力,導致失業率上升以及對汽車的向右推動。這種動態關係為政策制定者透過調整經濟政策平衡失業和通貨膨脹提供了理論基礎。

相反,失業率上升通常會導致需求不足,從而阻礙企業提高薪資,進而導致通膨下降。這種短期關係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經濟以減少失業率或收緊政策以控制通膨的理由。

從長期來看,長期的它認為失業率趨於自然失業率,即不引起通貨膨脹變化的失業率。現階段,通膨率主要受預期通膨影響,不再與實際失業率呈反比關係。

因此,從長期來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市場參與者預期的影響,政策效果長期可能不如短期明顯。一般來說,短期的它強調失業率與通貨膨脹之間的反比關係,而長期的它則強調失業率向自然失業率的回歸以及通貨膨脹預期對經濟的影響。

菲利普曲線與總供給曲線的關係

菲利普斯曲線與總供給曲線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主要體現在經濟模型中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和產出水準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描述了短期內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的反比關係。

當失業率下降時,通貨膨脹往往會上升,反之亦然。這種關係在短期經濟波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反映了經濟中勞動市場的動態。

總供給曲線代表經濟中所有企業願意並且能夠在不同價格水準下生產的總產出。在短期內,總供給曲線通常向上傾斜,表示企業願意在物價水準上升時增加產量。然而,從長遠來看,總供給曲線被認為是垂直的,代表經濟的潛在產出水平。

在經濟模型中,它與總供給曲線的相互作用有助於理解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動態關係。例如,在經濟擴張期間,需求上升可能導致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從而降低失業率並提高物價水平,導致短期菲利普曲線移動。

隨著通貨膨脹加劇,央行可能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來控制通貨膨脹,這將使總供給曲線左移,導致失業率上升,形成新的經濟均衡。

因此,它與總供給曲線之間的關係有助於分析經濟中通貨膨脹、失業和產出水準的相互作用,特別是在短期和長期的經濟調整過程中。

菲利普斯曲線為理解失業率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理論框架,儘管其長期適用性受到質疑。在不同經濟階段的變化中,它與總供給曲線的相互作用為分析通貨膨脹、失業和產出水準之間的動態關係提供了新的視角。

面對複雜的經濟環境,政策制定者應考慮這些理論模型的限制和適用性,以便制定更有效的經濟政策,促進經濟穩定和成長。了解這些經濟動態不僅對經濟學家至關重要,對政策制定者、商業決策者和公眾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