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4月29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佈關於印發《養殖業節糧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到,持續調整優化生豬產能。實施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把住能繁母豬存欄量“總開關”,引導養殖場戶優化母豬存欄結構、合理控制產能。持續完善生豬產能監測和預警體系,及時發佈市場信息,指導養殖場戶適時出欄和優化養殖規模,促進供需適配。
同時,建立重點新產品審批綠色通道。落實好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新產品諮詢服務機制,抓好靠前指導服務。對低蛋白飼料配方必需的小品種氨基酸和酶製劑等重點產品,主動跟進審批服務。建立重點產品生產許可審批快速通道。
原文如下: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印發《養殖業節糧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畜牧獸醫、漁業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部機關有關司局、直屬有關單位:
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和糧食節約行動的部署安排,按照《農業農村部關於實施養殖業節糧行動的意見》要求,在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前提下,持續推進飼料糧減量替代,推動養殖業節糧降耗、降本增效,我部制定了《養殖業節糧行動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細化目標任務,採取務實舉措,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25年4月25日
養殖業節糧行動實施方案
一、行動目標
統籌推進提效節糧、開源節糧、優化結構節糧三方面措施,力爭到2030年,標準化規模養殖方式的每公斤動物產品平均飼料消耗量比2023年減少0.2公斤以上(降幅達7%以上);微生物蛋白飼料、餐桌剩餘食物飼料化產品、農副資源飼料化產品、昆蟲蛋白飼料、動物源蛋白飼料等非糧飼料資源開發利用產能達1000萬噸以上,優質飼草產量比2023年新增4000萬噸以上;建成一批適度規模、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智慧管理的家庭農場或標準化養殖場;全國養殖業消耗的飼料中糧食用量佔比降至60%左右,其中,豆粕用量佔比降至10%左右。
二、重點任務
(一)大力推廣養殖提效節糧技術
1.加快推廣精準飼料配方技術體系。重點圍繞肉雞、蛋雞、肉牛、肉羊、魚、蝦等養殖動物品種,構建基於淨能體系和氨基酸平衡模式的動態營養需要模型。組織制修訂主要養殖動物品種的低蛋白飼料標準、飼養標準和低蛋白多元化飼料生產技術規範,編制發佈應用技術要點。(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漁業漁政管理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參與,全國畜牧總站、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參加)
2.開展動物精準飼養管理技術產品集成應用。研發基於多元化飼料配方結構的綠色高效飼料添加劑應用技術,針對不同養殖條件開展飼料供給與營養需求精準適配的調控技術集成與推廣。支持低蛋白飼料配方必需的小品種氨基酸和酶製劑等產品研發創制。(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漁業漁政管理局、科學技術司參與,全國畜牧總站、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參加)
3.研發推廣數智化飼餵決策和飼料配方軟件系統。支持飼料原料營養價值參數、加工特性參數、動物營養需要量、養殖生產等數據信息共享,集成應用智能決策模型等信息技術手段,引導飼料加工設備核心部件自主創制,研創推廣數智化飼餵決策和飼料配方軟件系統。(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4.推進智能化標準化養殖設施裝備集成配套。大力推廣精細化階段飼養管理工藝,鼓勵養殖場配備智能化精準飼餵成套設施設備,推動精準飼養工藝、技術、設施三配套的一體化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畜禽立體養殖和水產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等模式。(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漁業漁政管理局負責,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科学技術司参与,全國畜牧總站、全国水产技術推广总站、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參加)
(二)充分挖掘利用非糧飼料資源
1.開展地源性特色飼料資源調查評估。組織開展全國性飼料資源種類、分佈及開發利用情況調查摸底。評價建立重點品種營養成分及其飼用價值參數和抗營養因子、有毒有害物質等基礎參數數據庫。支持開展肉雞、肉牛、肉羊、奶牛等主要飼料原料營養價值參數試驗評價,完善飼料原料營養價值數據庫。(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2.積極發展非糧飼料資源提效加工利用。支持發酵飼料推廣應用,有序開展發酵飼料產品生產許可。加快推動農作物秸稈、糟渣類產品等地源性低值原料的發酵、酶解提效加工利用。加快生物發酵工業副產品安全性評估與飼料化利用。(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科學技術司參與,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3.加快推廣新型高效資源轉化型飼料原料。支持乙醇梭菌蛋白等以一碳氣體爲原料合成的微生物菌體蛋白擴大產能。有序擴大餐桌剩餘食物、毛皮動物屠體、動物源蛋白水解物等新蛋白資源飼料化利用試點範圍和規模。加快推廣尿素等非蛋白氮飼料化利用,積極探索昆蟲蛋白、藻類蛋白等資源飼料化利用途徑。(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4.增補開發潛力較大的新飼料原料。修訂發佈《飼料原料目錄》,明確發酵飼料分類管理要求,增補微生物、微藻、昆蟲等蛋白資源產品和食品、糧油、農產品加工副產品等地源性飼料原料品種。適時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增補納入《飼料原料目錄》。(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三)加快發展優質飼草生產
1.提升飼草良種供給能力。圍繞苜蓿、羊草、飼用燕麥、雜交狼尾草等,加快培育優質高產、飼用性能優良、抗寒耐旱耐鹽鹼的飼草新品種。進一步完善草品種區域試驗評價工作機制,支持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點基礎條件建設。支持建設高標準優良飼草種子田。(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科學技術司負責,計劃財務司、種業管理司參與,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2.加快發展飼草種植。支持各地特別是牧區、農牧交錯帶,合理利用耕地發展飼草種植,積極支持糧飼輪作,穩步擴大苜蓿、飼用燕麥、青貯玉米等飼草種植面積。繼續實施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項目。支持在土壤、水熱等條件適宜的天然草原科學有序開展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植。(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計劃財務司、種植業管理司參與,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3.積極拓展飼草發展空間。堅持“以種適地”同“以地適種”相結合,分類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支持利用中重度鹽鹼地發展飼草種植。強化種地適配,在適宜地區推廣種草改鹽爲主的鹽鹼地治理和利用模式,因地制宜推進羊草、冰草、披鹼草、鴨茅、狼尾草、田菁等品種種植。(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計劃財務司、農田建設管理司參與,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4.推動飼草全產業鏈發展。分區域集成推廣飼草高效生產技術體系,積極發展高密度草捆、草顆粒和裹包青貯等便於商品化流通的飼草產品,推行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模式。(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參與,全國畜牧總站、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四)引導優化養殖品種結構
1.持續調整優化生豬產能。實施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把住能繁母豬存欄量“總開關”,引導養殖場戶優化母豬存欄結構、合理控制產能。持續完善生豬產能監測和預警體系,及時發佈市場信息,指導養殖場戶適時出欄和優化養殖規模,促進供需適配。(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2.大力發展節糧型高效肉禽生產。積極推廣家禽適度營養水平、最優轉化效率的精準飼料配方技術,調優飼料蛋白含量、豆粕佔比。積極引導禽肉消費,進一步提高禽肉消費比重和產量佔比。(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科學技術司參與,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3.促進牛羊產業穩定發展。開展肉牛肉羊增量提質行動,支持優質基礎母牛擴羣提質和種草養畜。實施牧區畜牧良種補貼、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等項目,推進牛羊養殖節本增效。推廣“牧繁農育”、“暖季適度放牧、冷季舍飼半舍飼”等生產模式,促進以草代料。有序開展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爲主體的奶業養殖加工一體化發試點。(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4.加快發展設施漁業。推進傳統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集成應用池塘養殖多功能智能化設備、生態養殖管理系統及裝備技術。推廣池塘工程化循環水、工廠化循環水、室內魚菜共生等設施養殖模式,穩步提升養殖水產品供應能力。(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負責,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參與,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參加)
(五)持續開展技術集成創新與推廣
1.加快飼料飼草領域創新平臺建設。支持養殖業節糧減排科技創新聯盟等協作平臺建設,推動建設飼料飼草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引導技術創新型企業與科研機構創建新型研發機構,推動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負責,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2.強化節糧養殖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研發。支持動物精準營養、飼料精準配方、良種繁育、智慧養殖、動物流行病淨化、優質飼草種植加工等核心技術和設施裝備研發。加快智能生產性能測定、全基因組選擇、分子設計育種等新技術研發應用,建立飼料轉化率測定評價體系和高飼料轉化率基因組遺傳評估參考羣體。(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科學技術司、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參與,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全國畜牧總站、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3.大力培育推廣節糧型優良新品種。支持培育飼料轉化率高、節糧性能突出、綜合性狀優良的畜禽水產新品種(配套系)。加快培育推廣高蛋白玉米等飼用作物品種。支持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良種擴繁場和核心種公畜站,強化水產原良種場建設。加快推廣優良種畜禽及優質精液和胚胎、水產新品種。(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種業管理司、畜牧獸醫局、漁業漁政管理局負責,計劃財務司參與,全國畜牧總站、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參加)
4.加強動物疾病防治技術集成推廣。聚焦重大動物疫病、垂直傳播病和季節性常見病,集成推廣一批適宜有效的流行病淨化無疫模式,擴大疫病淨化場和無疫小區範圍。集成推廣牧區、半牧區、農區牛羊傳染病、寄生蟲病防控技術。加快多聯多價疫苗研發應用。組織實施規範獸藥使用專項整治鞏固提升行動。(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漁業漁政管理局負責,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參加)
5.深入開展先進適用技術培訓指導。組織開展養殖業節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遴選,加強應用示範。組織成立養殖業提質節本增效技術服務團,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鼓勵龍頭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面向中小養殖場戶開展技術服務。(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漁業漁政管理局負責,全國畜牧總站、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6.總結推介養殖業節糧典型案例。面向社會徵集資源與規模適配的高效智慧養殖、現代飼草產業高效發展、優質高效非糧飼料資源發掘利用等典型案例,總結模式要點和運營經驗,向全行業宣傳推介,引導發展高效節糧養殖模式。(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漁業漁政管理局負責,全國畜牧總站、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六)加快完善制度性保障措施
1.持續優化飼料獸藥審批制度。完善新飼料和新飼料添加劑靶動物有效性、耐受性、毒理學和代謝殘留評價指南。優化生物技術創制產品的安全性評價程序,加快飼用微生物菌株生物安全性評審進度。優化動物疫苗用菌(毒)種變更備案審查程序,簡化獸用中藥註冊資料要求,對水產養殖用獸藥、多聯多價疫苗新產品實行優先評審。(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科學技術司參與,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全國畜牧總站參加)
2.建立重點新產品審批綠色通道。落實好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新產品諮詢服務機制,抓好靠前指導服務。對低蛋白飼料配方必需的小品種氨基酸和酶製劑等重點產品,主動跟進審批服務。建立重點產品生產許可審批快速通道。(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3.完善飼料領域新產品評價監測制度。制定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試驗評價機構管理規定,加強機構監督管理和業務培訓。建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新產品跟蹤監測制度,明確監測期滿後新產品的管理要求和質量標準規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參加)
三、階段性進度安排
(一)2025年進度安排。制定完善精準配方低蛋白日糧應用技術要點。推廣養殖數智化飼餵決策和飼料配方軟件系統。啓動全國地源性特色飼料資源調查評估工作。修訂發佈《飼料原料目錄》。餐桌剩餘食物飼料化定向使用試點城市擴大至20個以上,在河北、遼寧、山東開展毛皮動物屠體飼料化利用試點。審定通過飼草新品種20個以上。成立養殖業節糧減排科技創新聯盟。組織成立養殖業提質節本增效技術服務團。總結推介節糧養殖典型案例。出臺應用生物技術創制飼用產品的安全性評價簡化程序,優化動物疫苗用菌(毒)種變更備案審查程序和簡化後的獸用中藥註冊資料要求。
(二)2026—2027年進度安排。集成推廣不同養殖條件下飼料供給與營養需求精準適配的調控技術體系。完成全國地源性特色飼料資源基本情況調查摸底。完成肉雞、肉牛、肉羊、奶牛等主要飼料原料營養價值數據庫構建。推廣昆蟲蛋白、藻類蛋白飼料化。建設一批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點、高標準優良飼草種子田和優質飼草產區。審定推廣一批飼料轉化率高、節糧性能突出、綜合性狀優良的畜禽水產新品種(配套系)。集成推廣牧區、半牧區、農區牛羊傳染病、寄生蟲病防控技術。
(三)2028—2030年進度安排。全面推廣應用基於全產業鏈效益最大化的國產數智化飼餵決策和飼料配方軟件系統。建設一批適度規模、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智慧管理的家庭農場或標準化養殖場。編制全國地源性飼料資源存量“一張底圖”。建設一批穩產高產節水飼草地。持續提高節糧型畜禽水產新品種(配套系)佔有率,提升動物疫病淨化和科學防病治病水平。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實施保障。農業農村部成立養殖業節糧行動領導小組,下設專家指導組、政策協調組、推廣培訓組、新產品評價組等4個工作組。各省份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落實工作機制,確保上下貫通、協調聯動。
(二)細化管理服務措施。各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因地制宜細化實化落實舉措,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各地要建立低蛋白飼料配方必需的小品種氨基酸、酶製劑等產品生產許可審批快速通道,認真做好新資源飼料化利用試點跟蹤監管。研究出臺人工種草支持政策的落實舉措。
(三)推動形成良好氛圍。充分發揮畜牧獸醫領域智庫、產業技術體系、科研教學機構、行業協會學會的作用,舉辦多種形式的培訓、交流等活動,有序開展新產品、新技術、好案例等評選推介,引導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積極主動參與。
本文編選自“農業農村部”官網,FOREXBNB編輯:劉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