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求是》雜誌發表文章強調加快建設文化強國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設文化強國》。文章強調,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被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並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文章指出,建設文化強國對於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華民族復興大業以及提升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目標是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植根於中華文明,順應信息技術發展潮流,發展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築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

加快建設文化強國的五個方面部署

第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文化發展道路的本質特徵是堅持黨的領導,落實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黨管互聯網原則,提升文化領域治理能力,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

第二,着力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文化創新創造是文化生命力的源泉,要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機制,改進文藝創作生產服務,營造良好文化生態,推動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持續迸發,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

第三,始終堅持文化建設着眼於人、落腳於人。 文化強國之“強”體現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文化修養上,提升文化服務和產品供給能力,增強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重視文化養心志、育情操的作用,建設高水平文化人才隊伍。

第四,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賡續中華文脈。 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保護和弘揚中華文明瑰寶,堅持古爲今用、推陳出新,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

第五,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面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家文化影響力競爭日趨激烈,要主動宣介中國主張、傳播中華文化、展示中國形象,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廣泛開展國際人文交流合作。

文章強調,建設文化強國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要加強黨中央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文化建設領導管理體制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匯聚起文化強國建設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