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增長9.4%,聯想和惠普在美國市場出貨量顯著增長

根據Canalys最新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和工作站的總出貨量同比增長9.4%,達到6270萬臺。其中,筆記本電腦(包括移動工作站)出货量達到4940萬臺,同比增長10%;臺式機(包括臺式工作站)出貨量爲1330萬臺,同比增長8%。

Canalys指出,第一季度出貨量的增長主要得益於OEM廠商在特朗普政府宣佈首輪關稅政策前,加快了對美國市場的出貨節奏。然而,隨着更高關稅將在更多國家陸續生效,其直接和間接影響將對全球PC市場的復甦勢頭以及Windows 11系統的換代進程造成影響。

Canalys首席分析師Ishan Dutt表示:“得益於廠商爲應對首輪關稅政策提前向美國加速出貨的推動,2025年第一季度,PC出貨量大幅增長。” 其中,聯想(00992)和惠普(HPQ.US)第一季度在美國的出貨量分別增長約20%和13%。儘管終端用戶的實際需求依舊相對穩定,但這一前瞻性策略使得廠商及渠道能夠在成本上漲前提前備貨,從而推動了出貨量的增長。廠商也在爲2025年4月9日生效的新一輪關稅採取相似措施,但隨着庫存水平逐步恢復正常、消費者面臨更高價格,未來幾個季度的市場表現或將放緩。

關稅對消費者需求的影響預計將更爲顯著。隨着多類商品價格上漲,購買更昂貴PC的支出將不得不與其他日常開銷進行權衡。與此同時,企業用戶,尤其是中小型企業(SMB),也將面臨一定壓力,可能會放慢在Windows 10於2025年10月停止服務(EoS)前完成設備更換的節奏。Dutt指出:“3月對熟悉中小企業PC更新計劃的渠道夥伴的調研顯示,14%的受訪者表示客戶並不知道Windows 10即將停止服務,另有21%的受訪者表示客戶雖然知情,但暫無升級計劃。对於这些客户而言,計劃延遲意味着其在更新設備時,可能面臨更高的成本問題。”

儘管越南、泰國和印度等國家也被納入新一輪關稅範圍,頭部OEM廠商仍在加速推進生產多元化,持續將產能從中國轉移至海外。預計到2025年底,大部分PC廠商將完成面向美國市場的出貨轉移,以增強供應鏈的靈活性和抗風險能力,同時減輕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例如,惠普首席執行官Enrique Lores在最新財報電話會上透露,到今年底,惠普在美國銷售的產品中將有90%在中國以外生產。

Canalys高級分析師葉茂盛(Ben Yeh)表示:“雖然這些替代國家同樣面臨關稅問題,但整體稅率相比中國仍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展現出與美方談判的意願,也提高了未來關稅被削減或豁免的可能。相比之下,中國迅速出臺新一輪反制關稅政策。在此背景下,各大廠商的生產轉移計劃仍在穩步推進,短期內不會因關稅政策的變化而大幅調整,除非有更明確的實施細節出臺。”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PC市場出貨量排名

排名 品牌 出貨量(萬臺) 同比增長 市場份額
1 聯想 1520 11% -
2 惠普 1280 6% -
3 戴爾 950 3% -
4 蘋果 650 22% 10.4%
5 華碩 400 9% -

2025年第一季度,聯想保持其在全球PC市場的領先地位,筆記本和臺式機出貨量達1520萬臺,實現11%的增長。排名第二的惠普出貨量年增長6%,達到1280萬臺。戴爾在連續幾個季度同比下降之後,第一季度出货量達到950萬臺,實現3%的增長。蘋果憑藉22%的強勁增長,穩居第四,出货量達到650萬臺,佔據10.4%的市場份額。華碩以9%的增長和400萬臺的出货量跻身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