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5年1月21日(星期二)午安3時舉行“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請工業與資訊化部副部長張雲明介紹“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 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工業和資訊化部運作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下一步,工業和資訊化部將深入實施消費品“三品”策略,不断夯实扩大内需策略的供给基础,進一步豐富百姓的消費體驗感與獲得感。一是全力以赴擴內需。加力擴圍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制定增強輕量消費品供需適配性輔助擴大內需行動方案,組織實施紡織服裝卓越品牌“賦新”計劃,培育一批千億級輕工業紡織產業群,支持地方創造一批傳統優勢食品產區與地方特色食品產業,例如大家熟悉的山西老陳醋,持續打造消費新的成長點。
二是千方百計優供給。以歷史經典、時代優品、潮流新銳三個大類為重心,加速中國消費名品方陣建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著力培育千件優質品牌,打造一批國際一流消費品企業。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智慧家電等產品下沉到鄉鎮和農村,讓更多優質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
三是多措並舉促升級。制定紡織、輕工、食品、醫藥等重點產業的數位轉型實施方案,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加快推動數位技術、人工智慧在消費品工業領域的融合應用,遴選推廣一批“數位三品”應用場景典型案例,培育壯大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
工業及資訊化部資訊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稱,資訊基礎設施是實體經濟和數位經濟深度整合的先決條件。2024年,工信部統籌規劃,協同創新,圍繞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應用持續發力,加速資訊通信業現代化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全年電信業務收入累計超過1.7兆元,電信業務總量年增10%。
网络基础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行動通訊和光纖寬頻網絡,5G基地台達到425萬個,千兆用戶突破2億,實現“縣縣通千兆,鄉鄉通5G”。30年來首次批准新設6個國際出入口局,網路骨幹直連點總量達到29個。行動物聯網加快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發展,終端用戶超過26億户,“物超人”持續擴大。在用算力中心標準機架數超過880萬,算力規模較2023年底成長16.5%。
文字實錄如下:
國務院新聞處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記者會。今天我們繼續舉行“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張雲明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 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表會的還有:工業與資訊化部運作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女士,資訊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先生。
現在,先請張雲明先生介紹狀況。
工業與資訊化部副部長 張雲明: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午安!首先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工業和資訊化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2024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工業和資訊化系統堅決扛牢實現新型工業化這項關鍵任務,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取得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積體電路、人工智慧、量子通訊等領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號首次月背採樣,‘夢想號’探秘大洋”。回顧2024年工業和資訊化發展,我想用4個關鍵字來做概括。
第一個關鍵字是“穩中有進”。我們牢記總書記“製造業必須築牢”的囑托,深入實施十大重點產業穩健成長工作方案,支持工業大省“挑大樑”。202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價值年增5.8%,較2023年提升1.2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40.5兆元,製造業整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訊息傳輸、軟體及資訊科技服務業增加價值佔GDP的比重達到4.7%,工業和資訊化領域對經濟成長的貢獻超四成,有效發揮了“穩定器”“壓艙石”作用。
第二個關鍵字是“創新突破”。我們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重大裝備有突破,C919累計交付16架,300百萬級F級重型燃氣渦輪機點火成功,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花城號”實現全船貫通;基礎領域有突破,全球首台25百萬級风电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全球最大打樁船主油缸等成功下線,高鐵、核電裝備以高性能緊固件開發及產業化填補國內空白;高技術產業突破,2024年48種創新藥、65個創新醫療器材核准上市,1000千瓦級民用渦流軸發動機取得型號合格證,首個商業航太發射場首次發射成功,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價值年增8.9%。
第三個關鍵字是“數位賦能”。基礎建設加快,堅持“適度超前”,在城市發展千兆光網,在鄉村和偏遠地區擴大網路覆蓋,累計建設5G基地台425萬個,5G網路不斷向農村延伸。融合應用深度拓展,5G已融入80個國民經濟大類。“5G+工業互聯網”全國建設項目數超1.7萬個,實現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數位產業持續壯大,2024年前11個月完成數位產業業務收入31.7兆元,年成長5.4%,数字产业實現利润总额2.4兆元,年成長4.0%。
第四個關鍵字是“助企強企”。我們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出台《關於解決拖欠企業帳款問題的意見》。現行支持科技創新及製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全年減稅降費及退稅超2.5兆元。上線中小企業服務網,累計為70餘萬家中小企業免費提供各類服務。我們加速優質企業培育,實施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的政策措施,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14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1.46萬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557家,專注主業、聚力創新、梯次成長的培育體系基本形成。
成績來得並不容易,未來更需努力。我國工業基礎穩、產業韌性強、發展潛力大,我們對推動今年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好充滿信心。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加力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品質發展行動,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促進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創新發展,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加速建構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我先簡單介紹這些情況,今天我們還為大家準備了2024年工業和資訊化發展回顧這本資料,供大家參考。接下來,我和我的同事很願意回答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
謝謝大家。
邢慧娜:
謝謝張雲明副部長的介紹。以下歡迎大家舉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
剛才提到,我國工業經濟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發揮了“壓艙石”作用,請詳細介紹一下2024年工業經濟發展情形和2025年工業經濟穩定成長工作部署。謝謝。
張雲明:
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您這個問題。2024年,我國工業經濟克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加的複雜嚴峻情勢,保持整體平穩、穩中有進,呈現出3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穩”的基礎不斷鞏固。從業界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保持成長,電子、有色、化工、汽車等重點產業對工業生產成長的貢獻率超4成。從地區看,31個省份中29個實現年成長,增長面達到93.5%。10個工業大省平均成長率為7%左右,紹興、南昌等工業大市實現兩位數成長,成为穩定工业增长的中坚力量。
第二個特點是,“進”的動能不斷增強。主要表現在規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價值年增7.7%,高於全部規上工業1.9個百分點,對全部規上工業成長貢獻率達46.2%。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價值年增8.9%,佔全部規上工業的比重較2023年提高0.6個百分點。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能力進一步提升,新材料、生物製造、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快速成長,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高的新產品不斷湧現,带动产业结构進一步优化升级。
第三個特點是,持續向好的正面因素不斷累積。投資成長速度上,製造業投資維持較快成長,2024年全年年增9.2%。特別是,在“兩新”政策的作用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年比15.7%,比全部投資高12.5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成長2.2個百分點。企業活力上,全國規上工業中小企業生產、效益均高於規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目前,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51.2萬家,較2023年末成長6.1%。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聚力推動存量政策與漸進政策落地見效,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平穩向好。
一是抓重點產業及重點地區成長。啟動實施新一輪十大重點產業穩健成長工作方案,把這些產業規模大、關聯廣、帶動強的效應充分釋放出來。加大對工業大省、工業大市的支持力度。改善促進產業有序轉移政策機制,支持各地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為工業經濟成長多作貢獻。
二是抓有效需求擴大。研究制定建立保持製造業合理比重投入機制工作方案,加力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著眼“十五五”規劃推出一批重大投資項目。深入實施消費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行動,分級打造中國消費名品方陣,促進歷史經典、時代優品、潮流新銳產業發展,加強工貿政策協同,穩定工業品出口。
三是抓發展環境最佳化。我們堅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產融合作,進一步發揮產業投資基金與國家產融合作平台的作用。實施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專案行動,推動落實加速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關措施,合理降低製造業綜合成本和稅金負擔。配合有關部門,推動市場化合併重組,支持優質企業做強做大。
謝謝!
中國證券報記者:
剛剛介紹了數位產業,近年來,我國通訊、軟體、網際網路、電子資訊製造等數位產業發展動能良好,已成為驅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動能。能否再具體介紹一下2024年以來我國數位產業發展運作狀況,取得了哪些進展?謝謝。
張雲明: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陶青來回答。
工業和資訊化部運作監測協調局局長 陶青: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數位產業包括電信業、電子資訊製造業、軟體及資訊科技服務業、網際網路及相關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實體經濟和數位經濟深度整合的重要支撐,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2024年,我部與各地區、各部門一道,採取系列有效措施,推動數位產業加速發展。
第一,主要指標實現較快成長。收入方面,2024年1—11月完成數位產業業務收入31.7兆元,同比5.4%,成長速度較上年同期提升0.4個百分點。其中,資訊通訊業、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等服務部分業務收入年增8.4%。利潤方面,數位產業實現利潤總額2.4兆元。
第二,集群化發展態勢明顯。圍繞新一代資訊通信、軟體和資訊服務、新型顯示、物聯網等領域,加速佈局建置一批數位產業集群,成為數位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1—11月,數位產業業務收入規模前10大省份合計完成業務收入25.8兆元,年成長6.4%。廣東、江蘇、北京、浙江、上海、山東、四川、福建八個省市規模超過兆級,拉動全國數位產業業務收入成長4.9個百分點。
第三,新興動能持續累積。目前,數位產業領域已累計支持建置了13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企業創新能力穩步提升。人工智慧、基礎軟體等領域核心技術加速突破,智慧工廠、智慧車間等新模式新業態競相湧現。2024年1—11月雲運算、大數據服務業務營收年增10.5%,發展動能不斷增強。
第四,產業生態更完善。不斷優化數位產業標準體系,制定了40餘項人工智慧產業關鍵標準,截至2024年底,全國獲得資料管理國家標準認證的企業達5727家。透過加強產學研用協作,打造創新聯合體,推動建構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業上下游協同創新的生態體系。
下一步,我們將加快研究推出促進數位產業高品質發展的文件,加大政策支持與要素保障,加強數位產業運作監測,強化產業政策、金融政策等銜接落實,加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位產業集群,為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
謝謝。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請問,工信部在推動產業科技創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如何?2025年還有哪些規劃和安排?謝謝。
張雲明:
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您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我們大力推動產業科技創新,重點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品質發展行動,組織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案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統籌推動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及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著力補短板、鍛造長板、強基礎,取得一批標誌性成果。比如,碳纖維複合材料全球首次應用於商業化營運地鐵列車關鍵承載零件,高溫超導材料支撐世界首條35千伏特公里級超導電纜連續穩定供電超1000天,工業母機、儀器儀表、工業軟體等領域突破一批創新技術與產品。可以說,推動產業科技創新,做到“頂天有重器,立地有基礎”。
二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積極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擴大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案,推動企業佈局建設更多國家級創新平台,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承擔國家科技創新項目。目前,有效期限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達46.3萬家,規上工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9萬家。我國已有570多家工業企業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佔比近1/4,科技領軍企業在產業科技創新中的“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更加凸顯。
第三是完善製造業創新體系。2024年在新型儲能、微納製造、分子藥物、人形機器人、具身智慧機器人等領域新佈局5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累計達到33家,突破關鍵共通性技術672項,實現技術成果轉化690項,孵化企業182家。為更好支撐技術迭代、工藝改進、產品創新,我們也加快佈局建設製造業中試平台,全國建設製造業中試平台超過2400個,已有超過15萬家規上工業企業進行中試活動。
四是做優做強科技服務業。健全孵化器管理體系,已累計培育1606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24年新增在孵企業超1.2萬家。加速興建全國一體化技術市場,2024年全國技術合約成交總額突破6.8兆元,年成長約11.2%。同時,我們深入實施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2024年我部組織制定71項強制性國家標準,批准發布2259項行業標準,支持我國企事業單位主導制定144項國際標準,標準引領產業升級效果明顯提升。
下一步,本部將加強與相關部門協同配合,以產業發展需求為牽引,以企業為主體,深入推廣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數轉化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工業化的最大增量,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置更多重大標誌性成果。謝謝!
北京青年報記者:
我們關注到,2024年工信部在通信、資訊服務民生方面採取了許多措施,例如對網站和APP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等,這些措施現在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下一步還會往哪些方向發力?謝謝。
張雲明: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謝存來回答。
工業及資訊化部資訊通信發展司司長 謝存:
謝謝您的提問。資訊通信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發展與安全,努力讓人民在資訊化發展上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4年,我們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實際履行資訊通信業行業主管部門職責,積極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在便民利民惠民、應急通信保障、用戶權益保護、網路安全保障等四個面向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便民利民惠民方面,我們推動基礎電信業者進一步提升電信業務線上辦、異地辦的能力,APP及客服專線等線上通路業務辦理量佔比超過90%,同比提升10個百分點。全國3萬家營業廳支援跨省通辦,覆蓋所有的區縣。開展“數字適老中國行”活動,3000餘家網站和APP完成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助力老年人群跨越“數位落差”、樂享“數智生活”。
在緊急通訊保障方面,我們聯合13個部門制定出台加強極端場景緊急通訊能力建置的意見,在災害易發多發地區改建超級基地台1200多個,配置應急通信無人機87架。針對洪澇、颱風以及地震等重大突發事件,廣大產業企業聞“汛”而動,迎“震”而上,向險而行,累積儲動人員152萬人次,車輛53萬輛次、油機85萬台次,全力保障搶險救災“生命線、保障線、指揮線”。
在用戶權益保護方面,我們建成全國APP檢測及認證公共服務平台,常態化開展APP偵測,著力整治彈跳窗關不掉、“搖一搖”亂跳轉等突出問題,全年命令整改和通報下架5200餘款APP,在架APP抽檢合格率較去年同期提升5個百分點。加大非應邀商業電子資訊治理力度,“來電來信免打擾”服務9.7億用戶,用心守護人民安寧生活。
在保障網路和資料安全方面,我們深化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及時發現並消除各類公共網路安全威脅1.5萬餘個。健全電信領域資料安全保護制度,切實加強重點業務場景資料安全管理與個人資訊保護。“一證通查”服務再迎重磅升級,實現主流網路應用全覆蓋,累計接受用戶查詢2億餘次。
下一步,我部將著眼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數位生活的嚮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提升資訊通信業治理水平。加速數位科技與居民消費場景深度融合,助力政務、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公平可近。完善電信與網際網路服務標準規範,2025年力求全面實現電信業務線上辦。深入推動網站和APP適老化改造,引導業界企業推出更多的便利惠民服務。完善APP全鏈條治理長效機制,築牢開發營運、應用程式分發、終端運作“三道防線”。
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新能源汽車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購買汽車的“首選”。請問,如何看待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情勢?下一步如何促進汽車產業高品質發展?謝謝。
張雲明:
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您的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發展,2014年考察上海汽車集團時強調,發展新能源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經之路。過去十年,我國新能源車年產銷售量從萬輛級跨越到千萬輛,產品出口到7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世界比重超六成,成為中國製造的一張“亮麗名片”。具體到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所取得的新成效可概括為“一個突破、三項提升”。
“一個突破”,是指新能源車年產銷量邁上千萬輛階梯,分別達到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在汽車新車總銷量的佔比達到40.9%,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
“三項提升”是指產品性能、產業體系、使用便利性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方面,車輛平均續航里程接近500公里,智慧輔助駕駛、人機互動技術的快速進步讓開車變得更加輕鬆有趣,主動懸吊、智慧燈光系統等配置從高級車向大眾用車普及,新能源汽車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購車“首選”。產業體系方面,建成了涵蓋基礎材料、零件、整車、製造裝備等全鏈條、完备高效的產業體系,向全球供應了70%的電池材料、60%的動力電池。使用便利性方面,以充電服務為例,我國已建成充電樁1281.8萬個、換電站4443座,形成全球最大規模充電網絡,15分鐘充電80%的快充技術實現量產應用。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國內競爭加劇、國際貿易壁壘高企等新情勢新挑戰。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推動高品質發展,針對性採取措施,努力維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是加強企業技術創新。深入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加速突破新體系電池等關鍵核心技術。
二是加大市場推廣力度。落實好汽車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車購稅減免等優惠政策,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制定促進換電模式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力推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深化重點領域推廣應用。
第三是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最佳化“雙積分”管理政策,探索開展汽車碳排放、汽車動力蓄電池碳足跡管理,推動核算標準和結果的國際互認。
四是著力優化產業生態。研究進行整車企業集團化管理,支持優勢企業提質增效做優做強。規範市場競爭秩序,不斷優化產業生態。謝謝!
新華社新華財經記者:
去年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資訊基礎建設加速發展,與實體經濟的融合也在加速,可否請您介紹一下有關情況?下一步在推動資訊基礎建設方面還會有哪些考慮?謝謝。
張雲明: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謝存來回答。
謝存:
謝謝您的提問。資訊基礎設施是實體經濟和數位經濟深度整合的先決條件。2024年,工信部統籌規劃,協同創新,圍繞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應用持續發力,加速資訊通信業現代化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全年電信業務收入累計超過1.7兆元,電信業務總量年增10%。下面,我從四個方面作一介紹。
第一,网络基础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行動通訊和光纖寬頻網絡,5G基地台達到425萬個,千兆用戶突破2億,實現“縣縣通千兆,鄉鄉通5G”。30年來首次批准新設6個國際出入口局,網路骨幹直連點總量達到29個。行動物聯網加快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發展,終端用戶超過26億户,“物超人”持續擴大。在用算力中心標準機架數超過880萬,算力規模較2023年底成長16.5%。
第二,技术产业实力显著提升。行動網路方面,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全球佔比達到42%,輕量化5G的核心網、客製化基地台實現商用。固定網路方面,空芯光纖、高速光電模組元件研發取得重大進展,400GB長距離傳輸、光纖到房間等新技術規模部署。衛星通訊方面,“手機直連衛星”商用服務加速落地。產業企業實力持續壯大,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進入全球前10強,9家平台企業進入全球網路市值前30強。
第三,应用赋能作用显著提升。5G、千兆光網、算力創新應用在工業、醫療、能源等領域實現規模推廣,優秀案例數分別達到13.8萬、3.7萬、1.3萬個。全國建設5G工廠4000餘家,重點工業企業數位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4.1%,推动示范工廠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5G行動電話用戶數突破10億戶,人口普及率超過71%,每月戶均行動流量達到19個GB,智慧產品應用蓬勃發展,推動全球最大的數位消費市場,數位消費規模超6萬亿元。
第四,行业营商环境显著提升。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4地啟動實施加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電子證照全面推廣,發放加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電子證照2.35萬張。資訊通信企業數量達到17.7萬家,年成長11%,十年間成長近5倍。其中,民營企業的佔比超過93%,外商投资电信企业数量年成長31%,市場活力充分釋放。
2025年,我部將繼續抓好“建、用、研”,推動資訊通信業發展實現三個“升級”。一是网络演进升級,完善“雙千兆”网络升級政策,試行部署萬兆光網,有序推進算力中心建設佈局優化;二是融合應用升級,打造5G應用“揚帆”和“5G+工業互聯網”升級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應用;三是创新能力升級,加大5G演進和6G技術創新投入,適時擴大電信業務開放,推動資訊通信業持續健康發展。謝謝。
第一財經記者:
2024年,中央鼓勵引導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請問,消費品工業發展如何?2025年,在提高優質消費品供給能力、更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方面還會有哪些舉措?謝謝。
張雲明: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陶青回答。
陶青:
消費品工業涵蓋民眾衣食住行、教育康養、文旅醫療等各方面,是我國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目前90%以上的縣域城市將消費品工業視為支柱性產業。2024年以來,我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消費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策略,協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落實,消費品產業高品質發展穩步推進,優質消費品供給能力持續提升,為工業經濟穩定成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做出了積極貢獻。
整體看,2024年,規模以上消費品工業增加價值年增4.5%,增速高於2023年同期3.6個百分點。在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家電領域消費成長尤為突出。例如,2024年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較去年同期成長12.3%。2024年“十一”期間,國內市場彩電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成長28.1%,75英吋、85英吋电视和Mini LED電視等產品進入了更多華人家庭。超百種消費品產量居世界前列,輕工、紡織出口額均佔全球30%以上,小家電、化纖、大宗原料藥年產量分別佔全球80%、70%和40%,人民多元化個人化需求不斷得到滿足,越來越多優質優價消費品受到世界人民的廣泛歡迎。
下一步,工業和資訊化部將深入實施消費品“三品”策略,不断夯实扩大内需策略的供给基础,進一步豐富百姓的消費體驗感與獲得感。
一是全力以赴擴內需。加力擴圍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制定增強輕量消費品供需適配性輔助擴大內需行動方案,組織實施紡織服裝卓越品牌“賦新”計劃,培育一批千億級輕工業紡織產業群,支持地方創造一批傳統優勢食品產區與地方特色食品產業,例如大家熟悉的山西老陳醋,持續打造消費新的成長點。
二是千方百計優供給。以歷史經典、時代優品、潮流新銳三個大類為重心,加速中國消費名品方陣建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著力培育千件優質品牌,打造一批國際一流消費品企業。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智慧家電等產品下沉到鄉鎮和農村,讓更多優質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
三是多措並舉促升級。制定紡織、輕工、食品、醫藥等重點產業的數位轉型實施方案,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加快推動數位技術、人工智慧在消費品工業領域的融合應用,遴選推廣一批“數位三品”應用場景典型案例,培育壯大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謝謝!
極目新聞記者:
我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我們注意到,工業和資訊化部去年採取了許多新措施,例如開通了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等等,能否介紹下整體情況,下一步也將推出哪些措施來助力中小企業的發展?謝謝。
張雲明:
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小企業能辦大事,明確指出要激發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工業及資訊化部統籌推動政策惠企、環境活企、創新強企、服務助產士、人才興企,持續擦亮“專精特新”金字招牌,推動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2024年,中小企業經濟運作穩中有進,規上工業中小企業增加價值年增6.9%,高於大型企業2.8個百分點。
在政策惠企方面,2024年,我部聯合有關部門、各地方推出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舉措,涵蓋財稅、金融、校企協同、智慧財產、大中小企業融通、人才引進、拖欠中小企業帳款清理等多個方面,初步建構了與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相適應的政策體系。截至2024年末,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年增13%,普惠小微貸款年增14.6%,持續高於同期全部貸款增速。
在環境活動方面,連續6年開展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第三方評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優效果持續顯現。規上工業中小企業生產、效益均高於規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於解決拖欠企業帳款問題的意見》,解決拖欠企業帳款問題的長效機制逐步健全。本部完善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登記(投訴)平台,2024年共处理投訴4.8萬筆,企業獲得感不斷增強。
在創新強企方面,形成培育有標準、發展有支持、要素有保障的體系化培育格局。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全国科技和创新型企業数量超过60萬家。“小巨人”企業平均研发强度7%,以占全国规上工业中小企業3.2%的數量,貢獻了10.9%的利潤。培育国家级中小企業特色产业集群300個,創造年產值7.8兆元,年成長9.9%。聯合財政部支持66個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的3萬家中小企業开展改造,分場景推廣典型案例196個,促进更多中小企業“看樣學樣”、轉型發展。
在服務協助方面,統籌建設線上“一張網”和線下“一張網”。2024年7月,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網正式開通,累計為70餘萬家中小企業免費提供830餘萬次政策、招標等資訊匹配。截至目前,已建成國家、省、市、縣四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機構1788家。另外,在人才興企方面,聯合教育部持續進行全國中小企業線上百日招募大學畢業生活動,引導中小企業和大學畢業生“雙向奔赴”。累計培訓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超過2萬人。
下一步,我部將堅持服務和管理並重、發展和幫助並舉,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抓緊修訂出台《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深入實施中小企業數位化賦能專案行動,2025年再支持30個以上試辦城市,新認定1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群。加速建構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研究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二期,積極培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優質高效服務,助力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謝謝。
邢慧娜:
大家還可以繼續舉手提問,還有兩位記者。
海報新聞記者:
國家高新區已成為我國高端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2024年,國家高新區發展取得了哪些新的成績?下一步將如何加力支持國家高新區發展?謝謝。
張雲明: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陶青回答。
陶青:
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是高新區的初心使命。我國目前已經有178家國家高新區,在創新能力、企業實力、產業競爭力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面對新情勢新要求,2024年,我部把“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作為新時期推動高新區發展主線,加速興建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打造產業科技創新高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高新區發展取得了新成效,可以用“三個高”來概括。
第一,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效应显著。2024年1—11月,全部國家高新區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8.7兆元,年成長4.4%,利潤總額1.9兆元,佔全國比重約30%。
第二,高水準科技創新成果加速湧現。目前,所有國家高新區聚集了70%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80%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區內企業研發經費投入、擁有發明專利數均佔全國的50%左右。憑藉創新優勢,國家高新區積極佈局了人工智慧、量子資訊、生物醫藥等策略性方向,取得一批重大突破。例如,世界首個具身通用人工智慧系統原型等原創技術、首發產品都在不斷湧現。
第三,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所有國家高新區匯聚了全國約30%的高新技術企業、40%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0%的独角兽企業和科创板上市企業等,培育形成了新一代資訊技術、科技服務業等兆級產業群聚,六大類高技術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家高新區有五類在全國的佔比超過30%,已成為國家先進製造業群聚的核心承載地。
下一步,我們將指導國家高新區繼續做實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努力建設成為創新驅動髮展示範區、新質生產力引領區與高品質發展先行區。圍繞提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實施國家高新區新賽道培育行動,支援國家高新區佈局建置一批中試驗證平台和高能階孵化器,做強勢做大主導產業,支持區內企業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圍繞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推動一批符合資格的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支持有條件的國家高新區建設世界級高科技產業園區,在成果轉化、產業發展、企業創新、開放合作等方面,積極開展政策試點。謝謝!
邢慧娜:
最後一個問題。
鳳凰衛視記者:
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是全球性的議題,中國在這方面做了努力,也備受關注。可否為我們介紹一下目前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進展?另外,未來將採取哪些措施去實現碳減排目標?謝謝。
張雲明:
好,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工業是綠色低碳發展的主戰場。2024年,我們把推行綠色製造作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的重點任務,全面實施節能降碳行動,工業發展的生態底色越來越鮮亮。主要表現為“四增三降”。
第一個“增”,是指國家級綠色工廠達到6430家,實現產值佔製造業總產值比重約20%,比前一年增加2個百分點。這些工廠基本上實現了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
第二個“增”,是指預計2024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超過55%,較上年增加1.2個百分點。
第三個“增”,是指預計2024年退役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量突破30萬噸,年成長33%。
第四個“增”,是指目前共有近3萬種電器電子產品達到中國RoHS管控要求,也就是限制使用鎘等有害物質指令,年成長約10%。
“三降”,是指鋼鐵、水泥、玻璃等重點產業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工業領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持續下降,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持續下降。
工業綠色發展所取得的成績是在維持工業穩定成長的情況下實現的,說明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既是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新型工業化必須抓住的重大機會。比如,去年我們聯合相關部門進行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拉動綠色建材消費約2000億元,年成長約10%;再例如,2024年我國新接綠色船舶訂單佔全球市佔率超過70%。
下一步,工業和資訊化部將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推出政策措施,加速製造業綠色低碳發展。一手抓“存量改造”,加速傳統產業綠色化升級。加強先進綠色低碳技術設備推廣應用,探索興建零碳工廠和零碳工業園區,再培育一批綠色製造標桿。一手抓“增量做強”,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推出促進環保裝備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冶金、石化化工等重點產業,積極拓展清潔低碳氫化合物應用場景。做優做強綠色智算產業鏈,打造一批綠色智算中心。聚焦廢棄動力電池、廢舊光電模組等新興固體廢棄物,加速健全法規政策,完善回收及綜合利用體系,促進安全高效循環利用。謝謝。
邢慧娜:
今天的發表會就到這裡。感謝張雲明副部長和兩位發佈人,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再見!
本文編選自“中國網”,FOREXBNB編輯:李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