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隨著技術成熟度的不斷提升,腦機介面的應用範圍正迅速擴大。年初,北京、上海相繼發布行動方案,針對腦機介面領域關注的監理政策、臨床試驗、產業群聚、商業化、產業鍊等給了明確發展方向。機構指出,目前腦機介面主要落地為非侵入式的相關應用。一些用於提升注意力、改善睡眠等的頭戴式設備,以及用於醫療復健控制外骨骼的設備,已经实现了商業化落地,非侵入式腦機介面產品的市場空間非常大。

在去年1月29日工信部等七部門發布的《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中,腦機介面作為未來產業中的創新標誌性產品出現。文件要求以《實施意見》為指南,圍繞腦機介面、量子資訊等專業領域制定專案政策文件,形成完整的未來產業政策體系。

腦機介面作為一種前沿的生物電子技術,透過直接讀取大腦的神經訊號來實現人腦與外部設備之間的通信。目前,國內腦機介面技術已在醫療、遊戲等領域取得了應用上的進展。同時,各地開始將腦機介面作為重要的新質生產力,2025年開年,北京和上海相繼發布五年行動方案。

1月8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經濟與資訊化局聯合製定了《加速北京市腦機介面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計劃到2027年,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3-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潛在獨角獸和獨角獸企業;到2030年,腦機介面產業生態初步形成,培育3-5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領導企業、100家左右創新中小企業;打造1-2個腦機介面產業發展集聚示範區。

1月10日,上海正式印發《上海市腦機介面未來產業培育行動方案(2025-2030年)》,上海的目標是2027年前,半侵入式腦機介面產品在國內率先實現臨床應用,侵入式腦機介面研發取得突破,腦機介面創新生態初步構建;推動5款以上侵入式、半侵入式腦機介面產品完成醫療器材型式檢驗,引育5家以上具備腦機介面核心技術與產品研發能力的自主創新企業、10家以上產業鏈骨幹企業;形成腦機介面產品與檢測評估標準規範;2030年前,腦機介面產品全面實現臨床應用,系列侵入式、半侵入式腦機介面產品進入醫療器材註冊審核階段,打造國家級腦機介面產業發展集聚區。

除北京、上海外,1月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公開發布,《重慶市智慧醫療設備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推動醫工融合創新,圍繞腦磁心磁、連續動態監測器械(穿戴式器械)、眼科植入器械、心血管植入介入器械、神經外科植入器械、醫用手術機器人、植入式神經刺激器(腦機介面)等新興產品,支持醫療機構進行聯合研發,積極推動試用和應用推廣。

業界高度關注腦機介面領域的支援政策,階梯醫療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目前有全植入式和介入式兩條技術路徑的腦機介面系統。一個是國內首款能夠實現複雜腦控任務的高通量無線全植入式腦機介面系統,另一個是全球獨家專利的高性能血管介入式腦機介面方案,可望免開顱實現複雜腦控功能和精細神經調控。在新政策的鼓舞下,計劃加速該方案的技術研究和商業化落地。

僅從醫療類市場看,麥肯錫預測腦機介面醫療應用市場規模可望在2030年達到400億美元,並於2040年達到1450億美元。其中,以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為主的嚴肅醫療的潛在應用規模2030年預計為150億美元,2040年為850億美元,而以情緒評估與介入為主的消費醫療的潛在應用規模2030年預計為250億美元,2040年為600億美元。

Precedence Statistics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腦機介面市場規模為23.5億美元,預計2033年達到108.9億美元,2023—2033年複合成長率為16.55%。目前腦機介面主要落地為非侵入式的相關應用。一些用於提升注意力、改善睡眠等的頭戴式設備,以及用於醫療復健控制外骨骼的設備,已經實現了商業化落地,非侵入式腦機介面產品的市場空間非常大。

東吳證券曾測算,在1%市場滲透率情況下,光是睡眠儀這一品類未來潛在空間就有望超過150億元。

西部證券研發指出,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是“十四五”七大科技前沿領域攻關計畫之一,腦機介面是目前來看應用有望落地的核心關鍵技術之一。建議關注0-1階段相關海外標的,以及國內映射。

腦機介面概念相關港股:

南京熊貓電子股份(00553):南京熊貓先前在投資人互動平台表示,腦機介面方面,公司承擔了省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目前還在研發階段。

心瑋醫療-B(06609):2023年6月2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國內首例介入式腦機介面在北京成功完成動物試驗。该介入式脑机接口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段峰科研团队牵头与心瑋醫療联合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