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
工信部于4月22日公开征求对《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旨在到2027年新制定云计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以健全引领云计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标准体系。计划中还包括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以标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加凸显,并加快云计算领域国际标准供给,提升标准国际影响力。
产业发展现状
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技术基座。产业涉及硬件、软件、服务、应用、网络和安全等六个部分,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数据中心装备、云服务的终端设备、基础软件、云资源管控系统、云平台软件、应用软件等。我国云计算产业已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新兴技术持续演进、行业应用融合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亟需完善云计算标准体系,以高水平标准引领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体要求
该指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强化云计算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加强全产业链标准工作协同,统筹推进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国际化,为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到2027年,计划新制定云计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加快云计算领域国际标准供给,进一步提升标准国际影响力。
建设思路
云计算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基础、技术、服务、应用、管理和安全等六个部分。其中,基础标准主要规范云计算术语概念、技术架构等;技术标准主要规范云计算基础支撑、平台、交互和部署等技术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服务标准主要规范面向云服务客户提供的各类云服务;应用标准主要规范云计算与其他各类信息技术和行业的融合应用;管理标准主要规范云计算解决方案和云服务的设计、交付部署、运营、运维以及质量评价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标准规范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系统安全、服务安全和应用安全。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涵盖了基础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标准和安全标准,具体包括术语、参考架构、人才培养、基础支撑技术、平台技术、交互技术、部署技术、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数据即服务、人工智能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安全即服务等。
保障措施
包括完善组织建设、强化宣贯实施和深化国际合作。将充分发挥云计算标准化技术组织作用,统筹产学研用各方、产业链各环节优势力量,协同推进云计算标准建设。指导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等,面向企业开展重点标准的宣贯培训,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交付部署、运营运维、质量管理等环节对标达标。加快云计算国际标准转化,提升国际国内标准关键指标的一致化程度,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组织的云计算国际标准化活动。